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路径的研究

摘 要: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后,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的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广东省中山市经济产业和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具备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基础。在对中山市的政府、产业、教育等三个方面产教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后,本文提出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教育的主力军作用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推动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产教融合型城市;人才培养;建设路径

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2021年7月,经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确定天津市津南区、河北省唐山市等21个城市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要求试点城市切实深化产教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要求地方政府统筹全市资源促进教育和产业融合,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增强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服务贡献显著。

本文基于广东省中山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实践,通过调研分析当前产教融合现状,提出建设路径,为其他同类城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提供借鉴。

一、政府推进产教融合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中山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等,产业、教育、科技创新、制度环境持续提升。一是完善产教融合制度。2018年后政府相继印发《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推进产教融合。在专业布局方面,推进职业院校错位发展,实施主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工程,使主干专业和专业群在校生占全校60%以上;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在激励企业方面,实施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企业认定及奖补制度,经评审认定的实习实训企业,给予适当补偿;在组织制度与机制建设方面,鼓励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办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二是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根据产业发展现状,调整中职学校,由18所整合为11所,做大做优与产业相适应的专业群,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向量少质强发展。根据中山“3+4”产业发展格局,在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三个核心平台,布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北部产业园、西部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南部新城四个重大平台,布局中职学校和产业学院,一(产业)园一(產业)学院雏形已成。三是搭建合作平台,增强教育服务产业能力。引导学校“重心下移”,提升服务能力,探索建立项目化合作、资源配置共享等多样化的校地共建共管合作体制,通过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产业集聚区延伸。

二、产业产教融合现状及分析

中山市制造业发达,产业基础扎实,特色优势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建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具备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产业基础。“十三五”以来,政府实施快速发展战略性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推动产业飞跃发展。2018年中山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健康医药产业等三个产业确定为中山市的战略性产业,并通过政策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2019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增加值为11.47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超过4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健康医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1.75亿元和24.63亿元,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和影响程度,中山重要支柱产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2019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业增加值为244亿元,占比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139亿元,占比12%;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77亿元和66亿元,占比分别为7.25%和6.24%。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总计527亿,占工业增加值的4849%,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灯饰、五金、家电、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行业上,中山具有很大的优势。2019年中山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将近400亿元,占GDP比重达13%。规上企业近100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接近30%。

龙头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点,学校是产教融合的基点,都是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对600多个规上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诉求等;对学校进行访谈,了解与企业产教融合现状等,结果显示:

(1)中山市产教融合型组织丰富。有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牵头,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参与的职教集团2个,其中该中山市专业镇特色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立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34个企业被评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电梯学院、服装学院等产业学院10个。

(2)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强、要求高。在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调查中,有50.4%的企业愿意参与产教融合,其中34.7%的企业愿意开展深度项目式合作。

(3)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动机单纯。问卷中将动机归纳为五个方面:员工知识更新、科技研发、劳动力需求、政策支持和社会责任,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评价,结果是“承担社会责任”平均得分最高,为4.04;其次为“提高企业声誉和社会影响”,平均得分3.92。

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及分析

中山有普通高校2所,高等职业学院3所,在校生人数8.2万人;中职学校11所,在校生人数2.4万人。学校与产业互动频繁,校企合作形式多样,中等职业教育发达。从专业布局来看,高职院校专业数约60个,涵盖11个专业大类,专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中职学校专业总数分布较广,主要覆盖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5%左右。从协同育人来看,学校普遍和企业、政府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等方式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学校将产业理念、产业技术、产业文化、生产过程引入教学活动。从专业动态调整来看,学校主动设置面向新兴产业和人才紧缺行业的专业方向,把人才供需预测与预警作为学校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确定招生规模的主要依据。

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职责。中山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达,具备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基础。从数量上看,中山市建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院校16所,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院5个,在校学生超10万人,具有不错规模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从类型上看,产教融合型城市既要有普通高校,也要有职业院校,中山市既有一定的培养应有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也有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还有外省高校在中山的技术研究院。从产教融合组织间互动来看,中山市教育和产业紧密联系,政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就是缘起中山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院(工业)园融合”办学特色享誉全国,各职业院校都和企业共建有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

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根本在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统筹者,是政策制定者和落实者,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聚焦产教融合平台、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资源要素聚集融合。

一是统筹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联动规划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建设、产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布局规划,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个环节。根据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多元需求,科学合理确定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

二是出台具体激励要政策。政府推进产教融合主要通过政策来体现和引导,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运行更离不开政策的驱动。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系列政策及配套制度,着力推进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体制机制政策、人才政策,产教融合型企业扶持政策[3]。

三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政府鼓励科研院所研究选题来源于企业实际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项目研究机制。完善产教融合社会化服务机制,支持市场化、专业化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生产性实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社会化服务。

(二)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

《意见》指出要“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因此,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要有系统思维,重视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开展协同创新,以此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按照“政校企行共建共享”建设原则,搭建信息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使教育和行业企业的资源有机融合。

二是建設培育产教融合型行业。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行业组织牵头科学预测发布对创新型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制定行业技能大师进入高职院校的入职任教标准;参与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等服务。

三是建立企业职工终身学习培训体系。推动骨干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一批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基地。企业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与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合作开展定制化联合培养培训。积极发展和规范职业培训,实施全民职业培训,完善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

(三)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产教融合的初心是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相适应,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就决定了在产教融合中,教育要积极主动,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多元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教育,建设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共同举办的混合所有制学校、产业学院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校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发挥他们推动校企合作、开展监督评估的职能[4]。深化教学改革,与企业一同构建规范化的技术课程、实习实训和技能评价标准体系。

二是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水平。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开发路线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三是共建共享学校主导的产教融合平台。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建共享集实习实训、生产服务、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等平台,在订单培养、“双师型”师资与职工培训等方面实现共培共育。建立集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大学科技园,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教融合。

结语

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部署,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中要有系统思维,树立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理念,系统同步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要有战略思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要有辩证思维,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教育和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在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方面出实招、出绝招,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教育和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提升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服务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刘晶.对建设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07):511.

[2]李永红.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的实施路径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02):14.

[3]刘潇.深化产教融合的五个路径[J].浙江经济,2018(16):36.

[4]曹晔.关于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8):510.

基金项目:2019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校就业创业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基地提质增效路径研究——以广东中山为例”(项目编号:2019JKCY016);2019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产业学院的建设机制及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GWTSCX139)

作者简介:付林(1980— ),男,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人才培养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航海(2016年6期)2017-01-09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11期)2016-12-20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中国经贸(2016年19期)2016-12-12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相关热词搜索: 城市建设 路径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