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二语发展研究20年

摘 要: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二语发展的研究自Larsen-Freeman提出以来已经历了20余年发展时间,出现了一大批成果。文章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500余篇外文相关文献、CSSCI数据库收录的40余篇中文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分别用CiteSpace软件、Excel软件和CNKI的分析功能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国内外二语发展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并分析了该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文献和作者等。研究将为拓展国内二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二语发展;知识图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2)01-0045-12

收稿日期:2021-09-20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外语教师能力发展叙事研究(17YJA740018)

作者简介:雷鹏飞(1976-),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A Mapping-Knowledge-DomainsAnalysis of Foreign Language Development Study Based on Dynamic Systems Theory (1997—2016)

LEI Peng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The recent 20 years has witnessed the promising advancement of study on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S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s theory (DST) since Larsen-Freemans initial proposal in 1997.Taking as data sources the about 500 English articles from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and about 40 Chinese articles from CSSCI database,this article makes a visualizing analysis of them by using CiteSpace,Excel and the analyzing function in CNKI.Main research areas,key issues and mostly influential references and their authors were analyzed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SLD based on DST abroad and at home,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dynamic systems theory;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apping-knowledge-domains analysis

二語习得作为应用性交叉学科大约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1],主要“研究儿童或成人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习得或丧失母语之外的第二或第三语言或方言的特点和规律”[2]。其发展受益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主要理论发现,成果丰硕。但Laresen-Freeman认为,传统二语习得研究仅类似于相机(camera),反映不出其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因而引入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DST)[3],并极力推荐使用术语“二语发展(second language develop,SLD)”代替“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旨在倡导对SLA作“摄影机(camcorder)”式研究[4]。近20年来,DST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了解和把握DST视角下国内外SLD的主要研究方向、前沿热点及权威研究专家的文献等,不仅有助于我们熟悉这个领域,而且对我们更好地推动SLD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目的,本研究使用可视化分析手段,尝试对以下两个问题作探讨:

(1)国内外DST视角下SLD研究主要方向与研究热点是什么?

(2)国内外该领域有哪些高影响力的文献及研究者?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外文献作知识图谱分析。CiteSpace软件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co-cit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等对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实现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5]。研究使用的软件版本为CiteSpace III。

对于国内DST视角下SLD研究,本文主要利用Excel软件和CNKI数据库的图表功能来呈现,这主要是因为国内DST视角下的SLD研究起步晚于国外[6],且研究不具有规模性,不适合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处理。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研究使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数据库收集外文文献,以dynamic* system* theory OR complex* theory OR chaos theory OR complex* dynamic* theory合并second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动态系统理论在国外文献中有很多中表达方法,如dynamic systems theory、complex theory、chaos theory和complex dynamic theory等,为了使文献检索全面,我们使用了*代替所有与此相关的内容;因为Larsen-Freeman建议用二语发展代替二语习得,而且外文文献中讨论外语学习中也有使用DST的情况,所以我们使用“second language”* OR“foreign language”*的检索式,意在使检索更全面。]为检索词作主题检索,时间限定1997—2016年[我们统计的具体时间截止到2016年4月份,所以2016年文献较少。],文献类型为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和书评,精炼依据为三大领域的相关核心词:linguistic、education和psychology[因为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很多讨论了DST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的文献,我们在Web of Science的检索将与此相关的学科限定词都选上,如psychological experiment。],语言为“英语”,人工清理出不相关文献后得到文献145篇。为获得尽可能全面的文献,研究利用引文索引法(Citation Indexing)对数据进行了扩展:使用WoS的“创建引文报告”功能,将数据扩展范围定位在该领域权威专家的成果上,如Larsen-Freeman、de Bot et al、Verspoor、Nick Ellis和van Geert等,又扩展检索出相关文献649篇。下载时间为2016年4月29日。使用CiteSpace“去重(Remove duplicates (WoS))”功能,最终获取527篇,作为本研究数据来源。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中文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中CSSCI来源期刊,以 “动态系统理论” OR “复杂理论” OR “混沌理论” OR “复杂动态理论”合并“二语*” OR “外语*”[原因同①]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文献类型为学术论文,时间限定1997—-2016年[原因同②]。下载时间同上,清除不相关文献,得到文献41篇,人工通读每一篇论文,根据研究论文主题和关键词等标准将文献分类,做成Excel表格。

二、数据结果与讨论

(一)基本情况:总体趋势

从文献数量发展趋势看,国内外学界对DST视角下SLD研究日益感兴趣,研究呈上升态势(2016年统计到4月份,不完全)。自1997年Larsen-Freeman首次提出基于DST理论研究SLA至2005年,国外该领域研究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6年文献数量才开始有较大增长,其中3期国际语言学期刊专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Applied Linguistics”第四期的涌现主义(emergentism)专刊(8篇),2008年“Modern Language Journal”第二期動态系统理论专刊(7篇),2009年“Language Learning”增刊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专刊(6篇)。

国内研究自2008年冀小婷对Larsen-Freeman所做的专访中详细阐述DST理念开始,此后相关研究处在自发状态[7]。截至2016年3月,CSSCI期刊共统计得到相关论文41篇,其中,访谈1篇,理论述评21篇,共占51.22%。可以认为,国内研究仍然处在对DST理论引介阶段,整体规模较小。

综合文献内容可知,国内外DST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发展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以线性思维方式和横截面(cross-sectional)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二语习得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了挑战,研究者们不得不采用多维的视角,关注二语习得的历时性发展特征,因此DST核心理念在沉寂了近10年后重新受到了研究者重视,这种理念和方法上的集体性转向几乎都发生在2006年前后。其次,Vygotsky创立的社会文化理论体系在2006年前后经过Lantolf 等西方语言学家引入二语习得研究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理论从学习者与社会文化环境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用心理发展(genetic method)的方法探讨二语习得的机理[8],重视环境在个体知识内化中的作用,社会文化理论核心在本质上与动态系统理论具有很大互补性,很多以社会文化为视角的研究都将DST作为其哲学基础或方法论基础。最后,生态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逐渐使用也是动态系统理论逐渐为学者青睐的原因之一。该理论关注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 SLA各层面的影响[9-10],重视社会环境所提供的“给养(affordances)”对二语习得的作用。Larsen-Freeman 和 Cameron在其论著中就曾经多次提到“给养”这一概念,并对其复杂顺应性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11]。可以预见,二语习得研究在理念和方法上的重大转向还会继续推动DST应用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

1.国外研究主要领域。参阅Chen的研究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和调试:时间跨度为1997-2016年,时间分区为2年,“Term Source”选择“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和“Keywords Plus”,“Term Type”选择“Noun Phrase”,“Node types”选择“Cited Reference”“Terms”“Keyword”,“Selection Criteria”为“top20 per slice”,选择最小生成树算法(MST),由软件自动抽取聚类,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聚类值Modularity Q为0.772 1,聚类内部相似度指标Silthouette值为0.770 8,均大于0.7,说明聚类效果较为理想。

CiteSpace 软件依据词频共现原理提取文献标题和摘要中的共现高频词作为聚类命名,但孤立词语存在歧义的可能性,且该研究文献扩展较大,因此我们使用文献内容分析方法来聚类内容[12]。软件自动析出10个聚类,但仔细阅读各聚类标签及其高被引、施引文献后发现:聚类#5(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过于宽泛,而聚类#1(twentieth century)和#7(discursive history)与语言政策相关、#8(seeking home)讨论的是移民教育问题,此3聚类文献量少、代表性有限,囿于篇幅,在此不作详细讨论。我们将重点探索阅读(#0 reading)、涌现性(#2 emergence)、动态性(#3 dynamic)、动态纠正性反馈(#4 dynamic corrective feedback)、学习态度(#6 attitude)和产出实践(#9 production practice)等6个主要研究领域。

(1)阅读(#0 reading)。阅读研究是SLD研究重要领域,涉及阅读感知理解过程、阅读模式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从高被引文献看,Carrell 依据图式理论认为,输入信息必须与读者脑中已有信息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因此阅读前应帮助学习者建立相关知识背景图式,并要成功将其激活[13]。该研究认为,二语阅读是学习者个体、语篇和社会文化三者间的互动过程。Ketchum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3R阅读策略模式(Recognize,Research,Relate),旨在增长读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14]。高引文献关键词集中在second language reading、complex systems、language awareness等。因而该聚类主要代表DST视角下二语阅读模式和能力发展的研究。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2)涌现性(#2 emergence)。与传统语言学理论不同,语言涌现理论认为二语习得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发展的系统,语法规则以涌现的方式出现,认知具有适应性特征[15]。基于这一理论,学者们对词汇[16]、句法[17]、语篇[18]等语言层面,动机[19]等非语言层面的涌现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该聚类的高引文文献中,multilingualism、heritage language acquisition和language development等是出现在标题中的高频术语。据此,研究认为该聚类代表SLD涌现性特征的研究。

(3)动态性(#3 dynamic)。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来自de Bot[20],他系统介绍了DST主要内容,论述了语言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动态系统的一些核心特征,如蝴蝶效应与“引子状态”等;并认为SLD研究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这篇文献为后续研究提出了规划。“The Five Graces Group”认为,语言基本功能是交际,伴随认知过程的交际行为决定了语言结构和内容,但这些行为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存在于同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语言结构产生于话语者经验、相互作用和认知机制等因素的联系[21]。从高引用文献看,标题中关键词分布非常广泛,有L2 morpheme、grammatical、collocations等微观研究,也有acquisition、education等宏观研究。因此,这个聚类主要代表SLD的动态系统性特征研究。

(4)动态纠正性反馈(#4 dynamic corrective feedback)。最高被引文献来自于Larsen-Freeman,她对生活在美国的5位中国女性英语学习者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历时研究,结果发现:写作的词汇复杂度、语法复杂度、流利度和精确度等4个子系统维度并未呈现出同步线性的进步趋势,而是存在变异性,且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的作用,说明SLD具有复杂性和联结性特征[22]。该研究不仅是DST的经典阐释,同时也是实证研究的范例。Spoelman[23]和Hartshorn[24]等學者所作研究被引用率也很高。该聚类主要标签术语有dynamic corrective feedback、writing accuracy、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以及effect等。综合可知,该聚类代表二语写作等语言产出的研究。

(5)学习态度(#6 attitude)。本聚类体现了学界动机研究与学习态度研究具有重合性的特点[25]。高被引文献中,Dornyei认为,动机是动态复杂系统,语言学习者动机会经历不同的变化发展阶段,因此研究动机应该结合具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26]。Waninge 等学者 使用转数计(Motometer)、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4位语言学习者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动机变化情况追踪研究,发现学习者学习动机随时间发生变化,呈现个性化特征,学习动机的变化与学习语境不可分割[27]。高引用文献标题中的高频关键词有:ideal L2 self、anxiety、beliefs、multilingualism、complexity、cognition、willingness和conceptual等。据此,本聚类重点关注的是SLD动机研究。

(6)产出实践(#9 production practice)。最高被引文献中,van Patten和 Oikkenon认为,聚焦形式的输入活动对SLD非常必要,聚焦形式的输出互动及语法解释则没有必要[28]。而DeKeyser和Sokalski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语言理解和产出的效果取决于词汇句法复杂程度,而且与测试时间有关系[29]。该研究验证了技能习得理论,即输入实践更有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而输出实践则更有益于产出能力的提高。引用文献标题中的关键词主要有:implicit learning、explicit rule presentation、processing instruction、input和output等。综合分析可知,本聚类集中探讨SLD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

2.国内研究主要领域。国内文献总量较少,但经过归纳分类后我们发现,除了对DST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引介外,学者们开始应用DST探索SLD具体领域,主要涉及:DST理论要点的引介(34%),以DST为视角对二语发展过程进行重新解读,分析其复杂性、动态性、非线性等重要特征;DST与研究方法的介绍(7%),介绍DST视角下二语发展研究的方法特征和主要研究方法,如微变化法、仿真模拟法等;DST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应用(24%),如词汇习得、语法习得、阅读与写作、翻译等,且应用性研究文献主要在近两年内出现;DST 对二语习得中认知心理现象的解读(12%)、社会文化现象的解读(7%)和个体差异的解读(7%)等(如图3所示)。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国内外研究者在DST视角下对二语发展研究的领域存在很大一致性,研究领域集中于DST要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DST对二语发展产出实践的解读(如读写译、词汇和语法)、个体差异(如态度)的动态系统解释、DST视角下的社会互动(如纠正性反馈)等,且在比例上具有相似性。但我们也注意到,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成果上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首先,国内外文献对DST视角下SLD研究的深度存在较大差异。国外文献对DST视角下SLD的特征研究较为深入,大量实证研究对SLD的涌现性(emergence)、动态性、适应性等特征进行了验证,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国际权威语言学期刊的3期专刊汇集了这些研究成果;此外,已有学者深入研究学习者SLD的“动荡分岔期(bifurcations)”,并计算出其发展轨迹(trajectory)的结构方程[30]。但国内文献多局限于对基本概念作字面上的解读,如复杂动态性、非线性特征、“吸态”和“斥态”等,对DST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探讨验证,以及DST应用的实证研究几乎还是空白,相关专题研讨也很匮乏,研究深度略显不够;有些研究虽然标有“动态系统理论”或“复杂理论”,但实际上却仍沿用了传统设计原则与分析方法,或只是借用了DST思路进行了小部分解读。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其次,国内外研究者在DST视角下SLD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差别明显。DST原本是研究自然界中离散或连续系统的数学理论,有严密科学的研究方法。国外该领域中的权威学者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借鉴,已经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形成了较完备的方法体系,这些方法在国外文献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国内文献中实证研究比例较小,目前仅可见于少数学者研究设计之中[31-32],总体来看,国内相关研究在方法使用上较为单一,研究者选择方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研究热点

1.国外该领域研究热点。为了廓清DST视角下SLD的研究热点,研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该做法依据是: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凝炼,如果某关键词在其所在的领域文献中反复出现,则意味着该关键词就是受关注较多的热点[33]。在共现图谱中,节点代表论文的关键词,其大小与出现频次成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节点与节点间的共现关系,其粗细与节点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相关。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词频排序详见表1。

图4中,3个最大的节点分别是acquisition、language和English,含义较为宽泛。但从第四个节点开始,关键词“emergence”“complexity”“accuracy”等属于特色较明显的专业术语,能反映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4和表1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出以下研究热点:

第一,语言现象仍是主要研究热点。就目前研究技术看,SLD系统中各变量的互动作用在词、句法、篇章等语言本体层面的表现较容易被记录和分析,所以语言现象还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complexity、accuracy、fluency、discourse、inter-language、vocabulary、grammar等关键词作为高频词被析出,就验证了这一点。

第二,该领域学者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体特征的研究。与传统二语习得研究不同,DST强调学习者个体在SLD中的动态变化和作用,并将其当作揭示SLD本质的重要窗口。因此,learner、proficiency、motivation、working-memory、awareness、identity、attitudes和education等学习者个体因素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语言发展的涌现性特征是研究热点之一。关键词“emergence”为第四大节点,说明该领域学者对语言发展的观点有了质的改变。在DST视角下,语言的学习不再被视为渐进的、线性的发展过程,当SLD系统在“软集合”中具备了跃出“吸态”的条件后,新的状态就会“涌现”。

variability、frequency、dynamic systems theory等DST核心术语就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研究热点。

第四,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热点研究课题也为该领域关注。Larsen-Freeman认为,DST可弥补这两种理论的不足[34]。所以classroom、instruction、context和communication等探讨学习者社会互动的关键词,knowledge、working-memory和output等探讨学习者认知的关键词都是本领域的热点。

2.国内该领域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41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汇总、同义词合并,按照频次的高低绘制了国内DST视角下二语发展研究文献关键词分类汇总图(见图5)。

第一,关注DST视角下二语发展/习得的特征,DST引介仍是研究热点。“复杂性”“动态性”“非线性”等高频关键词体现的是动态系统的核心特征,且多数文献发表于最近3年(共计27篇),但很多理论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可以预见,这种趋势短时间内仍将持续。

第二,融合认知心理理论(连通论、构式)与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有望成为热点。这两种理论先后被引入国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若两者置于DST框架下,可以产生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结论。

第三,应用性研究有成为热点的趋势。尽管词汇、互动协同、阅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等研究才刚刚起步,但这是SLD研究的主要领域,越来越多的成果可能会在这些热点课题上产出。

第四,DST视角下SLD方法论研究是重要热点。Larsen-Freeman &Cameron在文献[11]中承认,DST研究方法复杂,对人文学科学者极具挑战性,但却是该理论的灵魂之一。因此,对方法的探讨和普及是该领域的基础和重点。

分析发现,国内外文献在研究热点方面反映出了较大差异。其一,国外研究继续将如何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完善DST作为研究热点,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心理理论各自存在的不足,这也为DST臻于完善提供了契机,Larsen-Freeman、Verspoor等学者有多篇文献致力于此。国内相关研究对DST理论本身还处在吸收和理解阶段,批判性分析和评价的文献较少,不过也有学者开始理性地看待该理论[35]。其二,国外研究开始进入语言本体、学习者个体等微观层面,如分析Complexity、Accuracy、Fluency的动态发展、动机变化等;国内研究多聚焦于宏观因素,如理论要点引介、研究方法的介绍等,应用研究较少见。

(四)核心文献和研究者

1.国外核心文献和研究者。研究利用CiteSpace对被引文献及其作者进行分析,绘制出共现图谱(图6)。图谱中节点圆圈的大小与被引用频次成正比,但中心度(centraility)更具有参考性,是分析文献重要性的重要指标,表明该文献节点在图谱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程度,中心度越高,说明该文献引起的关注越多。

表2提取了前8位中心度最高的文献,这些文献代表该领域的核心,其中排在第4和7的文献前文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由表2可知,该研究领域创始人Larsen-Freeman的3篇经典研究文献高居第1、第2和第4位。Larsen-Freeman1997年在文献[3]中发现二语习得与复杂/混沌系统存在很多相似性:二语习得具有动态非线性、不可预测性和初始状态/反馈敏感性、开放自组织性等特征。该文献为DST视角下SLD研究搭建了基本理论框架。Larsen-Freeman和Cameron在2008年出版了论著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详细探讨了DST视角下语言发展、话语、语言课堂中的復杂系统,既是理论集成,又提供了大量实证研究案例,是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之一。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第3位文獻的作者是Tomasello,在该文献中他基于大量实证研究发现,语言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相互交织,其发展基于使用(usage based),即,人类在使用中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话语者从反复出现的符号序列中构建语言结构,频繁使用后就涌现成为语法[36]。这其实与DST视角下SLD理论有着共同的理念核心。

Ellis N.C.有2篇文献入围。Ellis N.C.认为语言处理与输入频率关系密切。在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看来,语言习得就是学习者从大量语言材料中零碎地习得语言结构,并基于频率抽象出语言规则的过程。Ellis N.C.认为频率理论可以有效弥合各语言习得理论流派的分歧[37]。Ellis N.C.和 Larsen-Freeman总结了二语习得研究的12个领域及其研究意义后认为,语言是具有涌现特征的复杂动态的系统,这一理论立场使传统上不相容的语言表征及能力研究与语言习得和使用研究得到完美统一[38]。

排序第6的Verspoor 等学者认为,研究个体内的变异可以揭示SLD的动态性。他们在DST框架下,使用微变化法和可视化技术,对1978年Cancino、Rosansky和Schuman关于“英语否定的习得”经典研究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形象再现了学习者习得该语法知识的非线性模式[39]。此文献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很多借鉴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高影响力的文献多是领军学者带领研究团队创造的集体智慧成果,如Larsen-Freeman 的“The Five Graces Group”团队、de Bot的University of Groningen团队等。

2.国内核心文献和研究者。研究使用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分析功能,根据国内论文被引频次的高低绘制了图7,并提取出前5位最高被引文献制作了表3。

其中有2篇是对DST的引介[6,40];另外3篇中,王初明从理论上阐释了语言学习是动态发展的、各因素交互的过程[41];郑咏滟则在DST框架下对二语词汇研究作了展望[42];盖淑华等人的研究为实证研究,其研究设计体现了DST的核心理念,且分析方法也较为新颖[43]。该统计表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如何科学使用DST来解释和解决SLD中的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尚未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团队。

三、研究结论

汇总以上研究,得出三点结论:

(1)基于DST的SLD研究总体来看刚刚起步,国内外文献总量均相对较少。国外研究集中于SLD的动态性、涌现性、二语阅读、二语写作、学习动机以及输入输出等方面;国内研究则集中于DST及其研究方法的引介,SLD具体语言层面的研究则较为分散。

(2)研究热点较多,主要有:语言维度如词汇、句法、语篇的复杂性、正确性和流畅性等,个体学习者差异,认知心理维度如动机、态度等,社会文化维度如互动、反馈等。国外与国内研究虽然数量差异较大,但在研究热点上具有相似性。

(3)国外研究核心文献成果多出于研究团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且研究较深入,其中Larsen-Freeman、de Bot、Verspoor、Ellis N.C.的文献被引频次较高;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较为分散,缺乏相关研究团队。

国内学界基于DST的二语发展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者们显然已经充分意识到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果在后续研究中能够着眼于以下几点,国内二语发展研究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1)打破学科藩篱,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共同帮助下,彻底领悟DST的核心理念,掌握基于该理论的研究方法。国内二语发展研究对DST的应用整体来说比较浅显,问题在于学者们对该理论的核心理念理解较为有限,方法较为单一。其实,除文献中经常提及的蝴蝶效应、涌现理论等,分形理论、分岔理论等也是解释系统非线性特征的重要理论;形成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行动研究,纵向个案研究、时间序列研究、微发展法,语料库法等既是研究设计的指导原则,又是数据收集的重要方法,趋势线法、移动极大值-极小值图表法、再抽样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等则是DST视角下数据分析的常用法[44]。

(2)审视二语发展研究领域,参照国外基于DST的二语发展研究较成熟的领域,科学规划国内二语发展研究维度。CNKI检索发现,国内的相关文献竟有百余篇,但高质量的研究却乏善可陈(CSSCI核心期刊),其中问题之一就是低水平重复研究太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限。所以应基于DST对实践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特征,优先选择二语发展中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进行研究,如课堂互动、外语技能获得等。这样既可解决传统研究方法难以突破的瓶颈,也可以彰显DST的优势。

(3)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研究团队的力量。调查表明,国外文献中相关研究多数为团队成果,国内该领域研究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利用集体的智慧拓展研究广度、挖掘深度,使基于DST的二语发展研究协调快速发展。

四、结语

本研究是使用文献计量学工具对大量文献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分析的一次尝试,虽然受相关研究文献量偏少、研究者本人相关理论储备不够等因素影响,所得结论难免有不准确之处,但总体而言,研究结果仍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学界在DST视角下SLD的主要研究方向、前沿热点及权威研究专家的文献等,这将为SLD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nd ed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8.

[2] DOUGHTY C J,M.Long.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5.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3] LARSEN-FREEMAN D.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7,18(2):141-165.

[4] LARSEN-FREEMAN D.Saying what we mean:Making a cas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become“language development”[J].Language Teaching.2015,48(4):491-505.

[5] 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6] 李蘭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3):409-421.

[7] 冀小婷.关于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拉尔森 ·弗里曼访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 (5) :376-379.

[8] LANTOLF J P,THORNE S L.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9] VAN LIER L.The Ecology and Semiotics of Language Learning: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M].Boston:
Kluwer Academic,2004.

[10] STEFFENSEN S V,FILL A.Ecolinguistics: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horizons[J].Language sciences,2014,41:6-25.

[11] LARSEN-FREEMAN D,CAMERON L.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2] 马晓雷,陈颖芳,侯俊霞,等.基于CiteSpace的二语习得研究可视化分析(1970~2014)[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1):121-129.

[13] CARRELL P L.Interactive Text Processing:Implications for ESL/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lassrooms [M]// Carrell P L,Devine J,Eskey D E.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ambridge:CUP,1988:239-259.

[14] KETCHUM E M.The cultural baggage of second language reading: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es and perspectives of a nonnative product[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6,39(1):22-42.

[15] ELLIS N C.The dynamics of second language emergence:Cycles of language use,language change,a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232-249.

[16] MEARA P.Emergent properties of multilingual lexicons[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620-644.

[17] MELLOW J D.The emergence of second language syntax:A case study of the acquisition of relative clauses[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645-670.

[18] CAMERON L,DEIGNAN A.The emergence of metaphor in discourse[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671-690.

[19] SAMPSON R J.Tracing motivational emergence in a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project[J].System,2015,50:10-20.

[20] DE BOT K,LOWIE W,VERSPOOR M.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7,10(1):7-21.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21] "FIVE GRACES GROUP",BECKNER C,BLYTHE R,et al.Language i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Position paper[J].Language learning,2009,59:1-26.

[22] LARSEN-FREEMAN D.The emergence of complexity,fluency,and accuracy in the oral and written production of fiv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590-619.

[23] SPOELMAN M,VERSPOOR M.Dynamic patterns in development of accuracy and complexity: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in the acquisition of Finnish[J].Applied linguistics,2010,31(4):532-553.

[24] HARTSHORN K J,EVANS N W,MERRILL P F,et al.Effects of dynamic corrective feedback on ESL writing accuracy[J].Tesol Quarterly,2010,44(1):84-109.

[25] ANTN-MNDEZ I,ELLIS E M,COVENTRY W,et al.Markers of success:A study of twins′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42:44-52.

[26] DRNYEI 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J].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2009,36(3):9-11.

[27] WANINGE F,DRNYEI Z,DE BOT K.Motivational dynamics in language learning:Change,stability,and context[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4,98(3):704-723.

[28] VANPATTEN B,OIKKENON S.Explanation versus  structured input in processing instruc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4):495-510.

[29] DEKEYSER R  M,SOKALSKI K  J.The Differential Role of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J].Language Learning,1996,46(4):613-642.

[30] VAN GEERT P.The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L1 and L2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179-199.

[31] 鄭咏滟.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自由产出词汇历时发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 (2) :279-288.

[32] 江韦珊,王同顺.二语写作句法表现的动态发展[J].现代外语,2015,38(4):503-514.

[33] 王立非,李琳.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J].中国外语,2014,58(2):88-96.

[34] LARSEN-FREEMAN D.Reflecting on the cognitive-social debat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7,91:773-787.

[35] 杨文星.二十一世纪新兴的二语习得理论评析[J].现代外语,2016,39(1):108-118.

[36] TOMASELLO M.Constructing a language:A usage-based approach to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7] ELLIS N C.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2):143-188.

[38]  ELLIS N C,LARSEN-FREEMAN D.Language emergence: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558-589.

[39] VERSPOOR M,LOWIE W,VAN DIJK M.Variability in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214-231.

[40] 沈昌洪,吕敏.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研究,2008,(3) :65-68.

[41] 王初明.语言学习与交互[J].外国语,2008,31(6):53-60.

[42] 郑咏滟.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J].现代外语,2011,34 (3) :303-309.

[43] 盖淑华 周小春.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同伴反馈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69 (2):36-40.

[44] 徐锦芬,雷鹏飞.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1:10-19.

[责任编辑:吴晓红]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相关热词搜索: 视角 理论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