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边界的模糊:从消费者行为视角看信息传播趋势

刘德寰 孟艳芳

【摘要】从Web2.0时代起,人与媒介、社会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传播的关系维度凸显,成为分析当前媒介现象与人的社会存在最为重要的基础视角。互联网群体传播从作为关系主体的人出发来解读互联网传播中关系的复杂性,是传播关系属性的突出和显在。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交需求及当前互联网中集合行为的常态化,是关系偏向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突出体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作为一种使得各方面力量聚合的媒介关系实践,这一偏向在新的社会关系、文化关系、人际关系中得到具体体现,由表及里对人的交往及社会的文明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群体传播 传播偏向 关系 关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6-047-05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6.008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研究”(20ZDA057)

作者信息:刘德寰(1966— ),男,北京人,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孟艳芳(1991— ),女,北京人,博士,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媒介形态的变化总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因此,对于媒体形态变化的研究,需结合用户使用行为和使用习惯变迁进行考量。对媒体边界模糊的探讨,也是对处在媒体技术和形态不断发展中的用户信息获取情况的分析和考察,从微观实践到宏观规律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从内到外认识媒体发展的脉络和社会影响。

本次研究使用的定量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刘德寰教授主持的“手机人移动互联网全景调研”,该研究每年完成10 000~11 500个样本的全国调查,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进行全景调研,已经历时12年。本次问卷覆盖我国各大城市线级大部分地区的互联网用户,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网民结构,采取等比例配额方式进行性别、年龄等配额抽样,通过在线可访问样本库(Access Panel)进行了取样,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0进行分析,帮助我们从消费者行为的变迁中一窥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和媒体形态的变革。

一、传统媒体的载体被大规模弃用的比例较高,多数传统媒体的形态不再是人们信息接触的主流

媒体的形态意指用于区别不同表征的信息载体,从环境学派将研究视角投向媒介的形态之后,对媒体形态的探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媒体整合趋势已经出现,通过对用户获取信息时的首选媒介进行历时性观察发现,从2016年到2020年,用户获取信息时所接触的媒体形态已经不再以传统媒体为主,如下页图1所示。

对比下页图2、图3、图4和图5,可以看出,从2016年到2020年,用户每天用于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和阅读报纸的时间上,“没有使用”的比例在升高,其他使用时长的比例均下降;与此同时,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的工具。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个结果不言而喻,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的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听广播节目、不看电视剧了,而是跨越了媒体形态的局限,通过手机上的各类应用来获取相应的节目内容。

在媒体形态变迁的过程中,新媒体已经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完成了对传统媒体形式的扬弃。这种扬弃表现为媒体之间的边界呈日渐开放、模糊、弱化的趋势,最终形成以手机终端为核心的復杂的信息集成系统。就像麦克卢汉所说,一种媒介在行使信息载体功能的同时,也被其他媒介吸收成为信息内容,这种思想在信息化时代表现为技术赋能下媒体形态的向下兼容,最终形成以信息内容为主导的“去形态化”发展趋势。

二、online式进化的媒体形式大行其道

与媒体边界模糊化发展伴生的是媒体组织的“去平台化”发展模式。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再是被物理空间和外在属性所局限的固定形态,而是以品牌为根基的适应不同平台的开放的媒体生态,表现为传统媒体的online式发展。研究发现,2016年的新闻客户端市场中,商业媒体占据用户常使用的新闻客户端排名前五,从2020年看来,原来的主流媒体已经通过转换形式重新挤入了用户常使用的新闻客户端排名前五。对比图6和图7,经过四年转型发展,以各大媒体平台为入口、以场景构建为竞争机制,灵活适应不同平台传播特点的《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奋起直追,开始夺回一部分市场。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8.9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了99.3%,较2018年底新增手机网民用户7 992万。[1]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推动了全员创造内容的崛起。研究发现,从2016年到2020年,电视、电脑等媒介终端的拥有比例明显下降(见图8),媒体生态整体呈现“一主多辅”的形势,电视和电脑等依然是重要的媒介终端,但拥有比例有所下降,手机成为主要的媒介终端。

在对2016年和2020年用户获取新信息的方式进行分析时还发现,微信公众号一直是重要的渠道(见下页表1),越来越多的媒体纷纷开设公众号扩大自己的舆论领地,走上了online式发展道路。

三、传统形态的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唯一形式,变形的泛媒体方式影响力快速上升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直播、短视频、专业音频软件的兴起蚕食着传统形态媒体的市场空间,影响了原来主流媒体的收费能力和盈利能力。在用户曾经付费的内容产品中,音乐占比达23%、直播节目占比达10%,以直播为例,相当于每十人当中就有一人曾经为直播付费。(见图9)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准推送、方便获取、高频互动的优势不仅让各种各样泛媒体类应用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还激发了用户潜在的创造能力。技术赋能消解了信息传播主、客体之间的身份边界,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身份变得更复杂、更灵活。知乎、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为用户的碎片化表达提供了新情境。对比2016年与2020年网民经常使用的视频类APP发现,过去作为首选的专业视频APP在网民的日常使用比例中已经被主打短视频的抖音和快手赶超。(见图10和图1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人们对于精神安慰和自我吐露的需求给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用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开始借助自媒体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输出个人的影响力,媒体的发展也开始由“大而全”转向“小而美”,微信公众号和知乎频频推出的网络爆款将媒体的垂直细分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海量信息通过泛媒体化的形式传播。技术赋能成为核心,高效互动创造的流量又进一步加剧内容生产者与接收者边界的模糊,这也是时下被热议的碎片化时代的典型特征。

四、传统意义上的非媒体类应用越来越侵入媒体领域,承担媒体功能

对用户在网络上获取新信息时的方式进行对比发现,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媒体类应用逐渐替代原本的传统类应用,承担起媒体的功能。在2016年的调查中,新闻媒体类应用中腾讯新闻和新浪新闻作为用户在网络上获取新信息的方式,占比分别为47.7%和25.9%;到了2020年,腾讯新闻占比为24.1%,新浪新闻为14.2%,而搜索类应用百度APP的占比达到21.3%,其他浏览器的占比也达到了22.1%。以社交为主要功能的微信群作为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占比高达20.5%,QQ和微博的比例也达到21.2%和20.9%(见表1)。互联网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竞争战术是“用高频打低频,用多维打单维”,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凭借与用户高频次的接触在信息传播中有明显优势,内容也实现了从文字、图片到短视频、长视频的多维发展,拓展了业务形态,在短短几年内迅速侵入媒体领域,实现社交功能的同时还承担起了媒体功能。同时,社区类内容平台(论坛、知乎、豆瓣等)的占比也达到了12.9%(见表1),相较传统媒体或官方媒体,用户可以在此类平台上获得更详细感性的内容。虽然伴随着社区的不断扩大,社区类内容平台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熵增”,但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已经养成,即使知乎或豆瓣的社区环境持续恶化,也会有下一个类属性平台代替,出走的用户已经不太可能再回到传统媒体上了。

整体来看,用户获取新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比例趋于均匀,没有一种信息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在了不同的载体中,不同内容形态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

五、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服务平台开始承担商业服务类媒体功能,吸纳了广告主的投放转移

在对用户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时发现,除了前文提到的社交类应用、专业的新闻客户端和视频平台之外,用户越来越多地将小红书以及其他一些购物APP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见图12和表1),原本投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资源也向社交类的内容电商、网购类平台倾斜。

平台要实现变现无非是做内容、做产品、做服务。内容难以变现,电商导流成本较高,在提供免费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流广告售卖增值服务成为此类平台开始转向商业服务类媒体的动因。虽然本研究数据中未涉及游戏平台的调研,但根据相关研究经验,不仅仅社交类内容电商和网购类平台,包括游戏、动漫等泛娱乐的内容平台也吸纳了大量广告,对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六、新技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多种可能性

新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多种可能性,人工智能技术让内容生产、分发更加高效,机器人写稿大大提升了传媒领域的产能,智能算法促进了内容推荐的精准性和个性化;5G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供低时延的高清内容,还能实现各类移动终端的大规模互联,提升用户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有了5G技术,过去AR/VR技術在媒体领域应用中面临的传输和带宽问题都得到了解决。AR/VR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从技术的角度讲,人工智能、AR/VR技术的应用让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重叠性越来越高。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里讲道: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有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互联网作为空间偏向性较高的媒介,采用高效便捷的传播方式在空间上和数量上获得显著的影响力,新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弥补了时空阻隔造成的不在场感。

结论与讨论

在媒体边界模糊化发展中,技术作为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对传媒格局进行了重构,也由内而外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消费行为,媒体发展的形式化逻辑被彻底打破,信息不再依附特定的媒体形态而存在,媒体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正在形成。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在改变媒体的形态,人类社会正朝着信息化、集约化发展,媒体是否还会作为独立存在的形式,正在成为一个问题。

媒体形态边界模糊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媒体业务边界的模糊,用户对于媒体内容海量、即时、形态丰富的需求与专业媒体运作模式下内容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原本各媒体领域的渠道资源和业务范围不再独有,跨行业、跨领域的从业人员和“斜杠青年”挤占了原本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媒体在本行业系统内的生态位。

媒体从业门槛降低,大量未经专业培训的生产者进入内容生产领域,将对媒体的专业性造成巨大的冲击。从价值理性的角度讲,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符合社会价值的健康的媒体环境。因此,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也需要适应媒体发展的客观需求。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2]数据的真实性成为数字营销的最大问题,也是泛媒体发展中的内容生态问题之一,制定相关统计标准,实现数字营销的透明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万物皆媒的本质是所有涉内容的平台拥有了媒体的基本属性,整个社会进入媒体化时代。万物皆媒的意义是整个媒体作为产业对底层结构的冲击,对媒体内容生产与分发、对从业人员、对广告运营都是巨大的冲击,未来整个媒体产业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

參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10-31].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2]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郭大力,王亚南,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39.

The Blurred Media Boundaries:
Trends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Behavior

LIU De-huan1, MENG Yan-fang2(1.Institute of New Media,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2.School of New Media,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Technology, Beijing 102699,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dawn of the Web 2.0 era,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media and society has undergone a revolutionary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dimension of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prominent, which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perspective for analyzing the current media phenomenon and human social existence. Internet group communication interprets the complexity of relations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by starting from the person who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prominence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attributes of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The innate social need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collective behavior in the current Internet are the reasons why relationships tend to be prominently reflected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ernet groups. As a kind of media relationship practice that enables the convergence of forces from all sides, this bias is concretely reflected in new social relations, cultural rel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ha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human interaction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form from the surface and inside.

Keywords:
group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bia;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practice

猜你喜欢 关系 商业保险与信用担保关系问题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环球时报(2014-06-25)2014-06-25 相关热词搜索: 边界 视角 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