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大学城文化建设研究

张燕

内容摘要:大学城是现代高等学校发展的新模式,高校从独立地域聚集到一地实现集约化的发展,为发挥聚集优势,利用地缘资源,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全面挖掘与共享高校文化资源,形成大学城特色文化体系十分重要。本文以山西榆次大学城为例,界定了大学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从文化氛围、地源文化、文化自觉、文化的挖掘与共享等几方面分析了榆次大学城文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出现的不足,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制度的构建、文化的发展与共享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与思考。使大学文化不偏安一隅,成为孤岛,让区域文化与大学城文化协同发展,弘扬大学精神,发扬文化效用。

关键词:山西榆次大学 大学城 大学城文化建设

大学城是因高等教育聚集而形成的具有居住意义的城镇,大学城的模式最早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我国,在城市化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化、大众化的背景下,建造一个区域集中、规模庞大、文化共享的高等教育地域集群成为各地的发展目标。位置聚集的特点促生了独特的大学城文化。文化的共享和高校师生的社会化成为大学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各个高校在传承学校发展的文化积淀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的创新,借助大学城自身的发展实现濡化。大学城作为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在各学校发展自身文化时,也要注重疏通文化共享的路径,从教育资源、地方特色文化、产学研等方面,整合自身文化,建立大学城文化的统整感,推动大学城整体文化的建设。

一.大学城及大学城文化的内涵

大学城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促进地区的高科技发展问题而自然生成和主动构建的大学群。以山西省榆次大学城(又称山西省高校新区)为例,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的,位于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交界处,现共入驻11所高校,容纳师生总量将达到15万人左右。与传统的办学模式相比,大学城不仅能够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也能推动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一直以来成为学术界最具争议、最难以被界定的概念之一。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对对文化进行界定,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鲁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合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专门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将定义分成六类,共总结出164个定义。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的精神文化。

大学城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独特的文化气质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师生的风貌、学校的发展、地缘的建设等。大学城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周边文化等文化资源的总和。物质文化包含校园环境、标志建筑、运动场地等外在硬件的建设;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文化传承、办学理念、内心操守等。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管理控制机制、个人制度内化相互作用形成的群体文化、环境文化等。生活文化包括师生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等。周边文化是因大学城的地缘而可利用的当地文化资源。榆次大学城位于晋中市,晋中市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着浓厚的晋商文化,大学城作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自身文化的传承外,常常与多元文化发生着碰撞、融合。大学城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是大学城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榆次大学城文化建设的现状

榆次大学城又名山西省高校新区,位于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交界处,距太原市中心25公里。第一批入驻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学院等10余所高校,2021年山西师范大学迁至于此,形成了具有不同隶属、特色各异、不同学科结构的高校聚集地,至此,改变了以往一地一域独立体状态,但经过大学城10余年的磨合与发展,高校之间、高校与社区之间仍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文化融合的速度缓慢、程度浅显。

1.实体设施缺乏文化氛围

目前,榆次大学城各高校硬件设施比较完善,教学、科研、生活设施比较齐全,道路平整宽阔,空间敞亮、设备新式。在调查和各大平台的反馈信息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建筑本身具有现代化气息,能满足各项基本需求,但整体缺乏文化氛围感,未形成醒目标志或区别于他物的独特特色。学校基本被当地农村包围,周围商业氛围浓厚,需求的满足主要集中在吃穿住行上,能对思想观念进行熏陶的文化建筑少之又少。另外,榆次本身是晋商文化发扬的集大成者,虽身处榆次,但并未感觉到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连接,地缘文化有待发掘。

2.大学城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入待提升

榆次大学城各大高校在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太原理工大学带领师生走进晋商博物院和晋中市博物馆等地,开感悟晋商文化,传承晋商精神;各校开展感知“红色文化”系列活动,让师生感受属于山西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对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做了很好的尝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会经常与周边的相关文化基地进行交流学习,但大多学习仅停留在参观层面,文化的迁移和濡化现象不明显。大学城文化作为一种开放文化,都是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有选择地吸收,形成大学文化特色。榆次大学城位于太原和榆次的交界处,既感受并州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能与榆次晋商文化互相影响,但实际上形成了在高度开放的格局下,难于融为一体的尴尬局面。不能将深厚的文化与大学城文化相互融合,难免造成了资源浪费。

3.高校间独立与共享的冲突

榆次大学城各大高校中,虽有相关学科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但仍未形成实际上的“共享大学”。各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图书馆、人才培养等仍比较独立,未建立相应的平台共享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可选择的个性资源仅限于学校内部,无法深层次第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的视野开拓受限。在教育教学资源方面,各高校不乏有教学名师或“网红教师”,但优质课程、品牌课程资源辐射面较小,不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在尝试联合、协作办学方面仍任重道远,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方面未曾有新的嘗试。榆次各高校协作模式仍在探索中,在地域独立的前提下如何打破文化独立,实现资源共享,是要深入考虑的议题。

4.文化自觉意识的滑坡

孔子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大学作为“象牙塔”似的理想之地存在,独立人格、热爱真理、追求智慧是高校师生的永恒追求。但缺乏道德负罪感的学术腐败和教师失范的情况仍屡见不鲜。科研至上的导向也让老师们倍感精疲力尽,在教学上唯任务论,在对学生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缺乏爱的教育与引导。班级间凝聚力不强,师生间距离较远,文化的相互渗透存在鸿沟,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差,从而在行为和沟通上形成了爱的教育弱化,不能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三.榆次大学城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城文化建设是一件内容广泛,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断提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塑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凝聚大学精神,从战略层面开展设计,根据自身实际,挖掘地缘特色,只有在不断传承和积累,才能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满足大学城本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1.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积淀多年的文化只有传承与创新,才能形成文化的变迁与延续。榆次大学城的各大高校大约在2010年前后师生陆续入驻,入驻的高校面临的问题就是旧校区文化延续的问题。例如,2014年,太原师院被整体搬迁到了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大学城新校区,师院旧址进行了新的规划,对楼体进行了整体拆除工作,形成了商业和教育用地。再如,山西医科大学搬迁至新校区后,旧校区仍在使用,主要用于研究生科研、教学、实习等和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学校主体已全部迁移至新校区,因旧校区用地有限、相关楼体、设施也比较陈旧,通过总体规划,正在开展优化改造工作。结合现实情况,榆次高校新旧校区间的文化传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创新文化景观设计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包含校园文化环境、特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等,校园景观设计是集建筑、文化、景观为一体的综合体,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不仅能凸显学校特色和人文气息,也能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例如天津大学在建新校区时秉承“一个中心,三个融合”的理念,将老校区的敬业湖、青年湖规划依托现有的卫津河、先锋河,形成景观优美的护校河,承载了一代代天大人的记忆。山西最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的崇圣楼是历史的见证,著名的孔二小姐楼旧址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所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要挖掘现有的物质资源,大力设计和宣传,形成符号标志,营造文化氛围。

(2)发掘地缘文化,延续特色活动

榆次大学城位于榆次与太原交界,距离榆次市中心更近一些,大学城周围文化、生态配套较为完善,例如距大学城5公里处有晋中三大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周边还有晋中市最大的市立公园其以晋商文化为主题、展现晋商的发展历程、晋商代表人物、晋商精神及现代演绎。这些优秀的地缘文化在打造特色校园品牌文化时都可以被加以融合、应用。高校可以深层次挖掘晋商文化,在教学建设中,可以建设晋商文化设置为专门的德育课程,深度挖掘儒商核心价值,对学生观念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借助实物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

2.健全制度文化,传递大学精神

大学的制度是不仅反映大学的管理水平,更体现大学的精神观念和文化,在制定大学制度时要在确保制度的严谨的前提下,将价值追求、文化目标、态度作风等条款加以界定,将制度注入灵魂。

(1)注重仪式符号,传递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的外在形象,大学城的学府氛围是区分大学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而大学仪式是传导大学精神的载体,仪式的参与者会在仪式上展现心理、情绪的变化,而且会给人与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例如,榆次大学城各大高校都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全校性的仪式,开学典礼除了领导讲话外,一般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仪式内容;大学课堂教学也比较随意,教学中更是没有任何仪式可言,上课过程比较随意。在比较有仪式感的毕业典礼上,也是学生代表匆匆授予学证、接受拨穗。大学仪式可以从校级、院级、系级、班级层面予以考虑,结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资金、策划等方面予以支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指导,例如可以为大一学生举办成人礼、大三同学举办考研动员大会等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丰富仪式,盘活资源。

(2)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高校师生管理需要维持制度化与个性化的平衡,制度的最终归宿是人文,要树立制度的原则性,在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实现制度的人性化安排。学校可以在制度设计方面给予弹性管理空间。例如山西医科大学开办了师生服务中心,定期值班帮学生办理相关事宜。同时要积极开展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和素质教育,只有在集体服务过程中的实现人性化,才能转化为校风、学风等精神风貌,凝结为大学城精神的一部分。

3.共享文化資源

文化共享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在形式上也延伸至发展的共享、资源的共享、成果的共享等,文化的魅力在于共享,只有共享才能使生活更精彩、丰富。

(1)打破教育资源边界,实现共享

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图书资料、课程建设、校园环境、公共服务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打破教育壁垒,开放教育资源,跨越传统模式,形成制度、形式、空间上的交融与合作。例如,在榆次大学城,不乏国家级、省级名师,也有网红教授郑强的加盟。大师资源的流动仰仗于虚拟的网络建设平台和实体大学间的流动,无论要适应于哪种模式,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素材资源的建立,对资源的筛选与评价等资源的建立是共享的前提,例如,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医科大学在2017年签订了医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是很好的共享基础,只有不断积累共享资源,创设共享条件,才能实现真正共享。

(2)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地域的发展应立足于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以名校为依托,整合高校与地方资源,采用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模式,促进产学研协同与集成化的发展。例如,贵州花溪大学城开展校地合作,打造324人才培养工程,动高校与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加快培养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需求的紧缺人才。在榆次大学城周边设有榆次工业园区,已吸纳了来自河南、江苏、北京等地和区内外的50家企业入驻。山西综改示范区入选国家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城市,也吸引了各类产业、行业的入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发挥校地联动优势,从而激活大学城内生动力。同时借助企业的平台和资源,引进科研人员,促进科学研究,实现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树道,李正,刘思安.论大学城的文化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沈丽萍.试论我国大学城文化缺失现象[J].开放教育研究,2008(6).

[3]莫洲瑾,林在国,骆靖巍.浅析情境式建筑设计方法——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演艺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2,(6).

[4]张洁.浅论大学城文化的孕育与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12(5).

[5]世界大学城精品空间课程建设现状与创新路径[J].刘光平.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

[6]李杰.将“大学城”打造成山西版“中关村”[D].2021-10-14.

[7]彭琳,王炜.论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社区重建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福州闽侯大学城新区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地为例[J].华中建筑,2021,39(07).

基金项目:山西省“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政策研究专项课题:《大学城文化建设研究——以榆次大学城为例》,项目编号ZC-20001。

猜你喜欢 大学城 汤韵旋诗词三首参花(上)(2020年12期)2020-12-09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影响商情(2017年18期)2017-07-14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当代贵州(2016年8期)2016-03-21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广东教育·综合(2015年2期)2015-03-12依托大学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分析当代旅游(2014年10期)2014-12-09大学城过热的背后北方人(2014年9期)2014-12-04大学城城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教资料(2009年21期)2009-09-03美国大学城:出世者的天堂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6期)2009-07-24论新建大学城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分析群文天地(2009年16期)2009-01-14 相关热词搜索: 山西 文化建设 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