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两类学校”如何走出困境

孙祁岗

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乡村人口减少16 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通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的结构性变革,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农村人口萎缩的还有农村教育,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2018)数据,2001年至2018年,我国乡村小学学校数量减少325 595所,乡村初中学校减少23 303所,东部地区由于城镇化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数量减少的速度更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简称“两类学校”)是城镇化推进、乡村学校撤并和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城挤”“镇宿”“乡弱”的形态格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对于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让农村学生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虽然得到较大改善,但与县城学校相比,硬件上仍然存在差距,而城乡教育软实力上的差距有增大趋势。多种因素导致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下滑,进一步加剧了优质生源流失,出现“麻雀学校”逐年增多的现象。此类“小规模”学校,撤并不了,继续投入,财力有限,与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相比,“性价比”不高,于是乎“麻雀学校”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学校”。放缓投入,通过低水平办学任其自生自灭,成为当前很多地方对待此类学校的不成文规定。

从农村“两类学校”自身层面来看,教师老年化严重,办学活力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究其原因,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长期偏低,编制设置不合理,很多学校因为没有编制,十几年未进年轻教师,“小规模”学校陷入了按编制算超编与结构性缺编的怪圈苦不堪言。加上农村中小学生活、办公条件与城镇学校存在差距,专业发展前景渺茫,职称晋级无望,很多教师通过借用、进城考试或挂职等方式离开了农村中小学。年轻的进不来,进来的留不住。留下来的教师,一方面年龄偏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体力心力跟不上,却又晋级无望;
另一方面,社会地位不高,被认为“没本事”才留下的,常常被人瞧不起,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想办好“小规模”学校,对上述问题就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必须积极思考,努力解决。

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学校不断扩大,农村中小学也在快速消亡或萎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城镇化并不是去乡村化。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因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目光要长远,要有底线意识,要确保“就近入学”“每一个孩子有书可读”落到实处。毕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既要解决城区学校“挤”,也要让农村学校摆脱“弱”。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留在“小规模”学校上学的往往是那些无力进城的家庭子女,他们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人群,因而“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在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乡村学校依然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不会完全消失。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因而,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两类学校”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我们的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两类学校”的发展问题,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软实力。

农村“两类学校”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首先,要加大编制投放,尽快补充新教师,以实现新老教师有序更替;
要严格落实国家给予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
要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标准,实现城乡学校发展的共同“富裕”。未来三到五年,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将进入退休高峰期,而受编制限定,新入编的教师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未来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再加上很多新入编的年轻教师往往被分配到偏远地区,因不能适应偏远地区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或是因为交通、择偶不便及发展空间受限等因素而主动离职的也不在少数,即使有留下的,也会通过“进城”考试等途径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尽管国家出台了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及教师周转房等优惠政策,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改善教师住宿条件,但新入编教师工资偏低,有些地方生活补贴未能及时足额发放,没有教师周转房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学校对年轻教师吸引力不足,进得来,也留不住。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盡快解决,农村教师存量短缺问题必将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新入编的教师整体学历及素养偏低,很多都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因而无论是在教学能力还是在班级管理能力上,都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而在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年龄断层现象较为普遍,在“老教师退了,新教师才有编可进”的现状下,老教师扎堆退休对新教师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要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学校建设国家标准,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标准及政策支持,保障农村“两类学校”的发展需求,实现城乡学校发展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根据“两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编制及岗位评聘政策,实现新老教师有序更替;
要在评优、评先及骨干教师培养上向“两类学校”教师倾斜;
更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C2B4DA29-871B-4B2E-8EE5-BDB310238F3A

其次,乡村学校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与教育帮扶,更需要学校内部的主动作为与教育自觉,尤其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样才更有可能实现学校内涵优质发展。当前,教育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五项管理”“双减”等教育新政策先后出台,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进育人方式及中考改革,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农村“两类学校”教师原本就老年化严重,办学活力不足,且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及活动场地,开展课后服务的资源也非常有限。课后服务全面铺开后,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延长。学校如何通过优化管理给教师减负提质,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性,让教师职业生活舒心又有活力,这对“两类学校”的管理者无疑是一个挑战,需要学校内部的主动作为与教育自觉,尤其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关注,就很难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亦如是。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笔者在农村学校从教已有30年,也见证了很多农村学校的起起落落。它们的共同规律是,教师工作积极性高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不差,反之,教育教学质量很快就会下滑。而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则是学校管理是否尊重“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尊重“人性”为前提,构建“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模式。比如有的学校,能干事的教师事情越做越多,能者多劳原本无可厚非,但长期的额外劳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谁都难免心生怨气。要求所有教师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显然是不符合人性的。倒不如,尊重人性,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大力倡导利己也利人。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管理的全部努力是使人不断向好。”一个学校好的管理制度应该是学校需要什么,就鼓励什么,而不是对做不到的教师进行惩罚。要通过多样化的鼓励性制度,激励教师成为学校希望他成为的样子。教师因为学校的激励而优秀,这样学校想要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第三,学校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要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物质奖励是有效的手段,但晋升、福利、荣誉、职业成就感同样也不可或缺。比如,有的学校把教师家属纳入福利范围,教师节给教师家属送一束鲜花或是一张电影票,金额不大,却能极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只要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对待教师,用心,用情,注重仪式感,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能极大地激发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反之,有的学校管理者把教师当成“敌人”和“仇人”,却要求教师“以校为家”;
好处占尽,却要求教师讲情怀。凡此种种,显然是违背人性的。

任何行业,任何人,工作一定时间之后,都会遭遇“职业倦怠”,往往年龄越大的人,抗压能力、自我情绪管理及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不强的人,越容易产生工作倦怠。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症下药,一方面切实减轻教师没必要的负担,营造公平、宽松的工作环境,切实把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放在心上;
另一方面要通过活动的开展缓解教师的压力,提升教师的抗压能力、竞争力及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引导教师认清自我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单位工作特别积极或懈怠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左右摇摆的。学校要做就是要将其中一部分人推向自我发展,善待这些领头羊,使他们达成自我价值的提升,获得成功后的喜悅和职业幸福感。他们的状态无形中又会影响更多的人发生转变。

第四,要找准学校定位,充分整合农村“两类学校”特色资源。农村“两类学校”虽然条件不如城区学校,但也有自身优势,比如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山水自然,都可以成为身边的教育资源。农村“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可能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把“两类学校”办成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心,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科学、民主的种子,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这样的乡村教育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C2B4DA29-871B-4B2E-8EE5-BDB310238F3A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教育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40期)2017-10-20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上学校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新农村(2015年19期)2016-03-12新农村 新一辈艺术评鉴(2014年22期)2015-01-17教育漫画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年12期)2014-11-25 相关热词搜索: 两类 城镇化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