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伟大成就和经验【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伟大成就和经验【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伟大成就和经验【优秀范文】

 

 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伟大成就和经验

  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伟大成就和经验

  中共泉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副教授 朱林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六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综合国力在增强,国际地位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象一个巨人,已经崛起在世界东方。

  一、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60 年前,毛泽东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斗争的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历时 28 年,终于在 1949 年取得了革命的全面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人民民主新政权国家。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科技、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建设成就

  2、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的经济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197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3645 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大国)位居第 10 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 190 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而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是经济总量连上台阶。30 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45 亿元增长到 300670 亿元,年均实际增长 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43 元增加到 15781 元,增长 4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34 元增加到 4761 元,实际增长 35 倍;农村贫困人口从 2.5 亿减少到 1400 多万。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初的 70 倍。自 2005 年 GDP 超过英法后,2008 年又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当然,由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均值在世界上还是排在百位左右。

  二是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78 年国家财政收入仅 1132 亿元,1985 年翻了一番,达到 2005 亿元,1993 年再翻一番,达到 4349 亿元,1999 年跨上 1 万亿台阶,达到 11444亿元,2003 年超过 2 万亿元,达到 21715 亿元,2008 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 6 万亿元,达到 61310 亿元。财力的增加使政府手中有更多的钱,可以为群众做更多的事,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生建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如抗击汶川地震,快速重建灾区家园就是以雄厚的国家财力做保障的。)

 三是外汇储备由短缺到富足。1978 年,我国外汇储备仅

  1.67 亿美元,人均只有 0.17 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 1 块钱,1990 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 111 亿美元,1996 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 1050 亿美元,2006 年超过 1 万亿美元,达到 10663 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8 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 1946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改革开放以前,泉州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不发达,解放初,泉州只有15 家工厂;许多人依靠侨汇生活,1978 年地区生产总值 7.79 亿元,财政总收入 790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5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4 元,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倒数第二。然而,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敢为人先的泉州人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用好、用足中央、省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走出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8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700 亿元,财政总收入 263.6 亿元,经济总量连续 10 年居福建省设区市首位,占全省 1/4 强,人均 GDP 突破 5000 美元,跨入中上等收入地区的行列;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0420 元、7973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省第二位。

  (二)巨大的社会变化

  1、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建国初期,我国教育非常落后,全国 80%的人口是文盲。当时,我国小学的毛入学率只有 20%,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不足 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足 3%。基础教育在校生不足 3000 万人,普通高等学校 205 所,在校生只有 11.7 万人,全国 13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口有 2.3 亿人。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1952 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 49.2%。但 60 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教育规模又急剧萎缩,大批学生被迫失学,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由 1952 年的 96%骤降到 1962 年的 42.6%。经过 60 年发展,到 2007年,小学入学率达到了 99.4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 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6%,基层教育在校生达到

  2.2 亿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 1908 所,在校生达到了 2500 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 23%。(这里可以介绍一下泉州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直受到政治的影响,走过了一条曲折之路,“文革”期间受灾甚重,1966—1970 年 5 年大学停课,没有招收新生,1971—1976 年这 6 年采用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方式,1977 年才恢复正常高考。

  文革前,考大学并不是机会人人平等,首先要过政审关,所谓政审就是要审查家庭出身和祖辈、亲戚政治是否可靠,若是出身不好,若是地富反右分子的子女,或亲属中有政治问题的人,或者有海外关系,尤其是有台湾亲属,政审肯定不合格。政审结论基本分为四类:可录取机密专业;可录取一般专业;降格录取;不宜录取。如果政审不合格,即使考得再好,也休想上大学。1977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制度,由于积存了十年的高中毕业生,当年报考人数竟达到 570 万人,父子同考、师生同考的现象比比皆是,结果是录取了 27 万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 1978 年到 2008 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 1.28 亿,录取总数约 5386 万,其中,1999 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 2008 年的录取人数约 4010 万,

 十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报名总数的 50%,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 75%。1978 年录取人数约 40 万,录取率为 6.8%,2008 年录取人数约 600 万,录取率为 57%,2008 年的录取人数是 1978 年的 15 倍,录取率相比则提高了 50 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尤其是 2000 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国家财政的保障范围,实现了真正的义务教育,目前,全国农村共有 1.5 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并且获得了免费的教科书,有 1100 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享受到了一定的生活补助,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正逐步免费,农村成人教育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泉州的教育也同样快速发展。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入学率每年均保持在99.8%,初中入学率保持在 98%以上,分别比 1978 年提高了 12、20 个百分点以上;全市112 所普通高中有 74 所为省级达标中学,毛入学率达到 80%,实现基本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有 66 所,高等学校有 16 所,其中本科高校 5 所,普通高校在学生88682 人,是 1978 年 801 人的 100 多倍,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

  2、医疗卫生事业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平均期望寿命只有 35 岁,婴儿死亡率是 20%,孕产妇死亡率是 1500/10 万,广大人民没有起码的医疗卫生保障,缺医少药,贫病交加。泉州解放前 10 年间,人口锐减 45 万人,平均寿命只有 37 岁。当时存在多种疫情,尤以鼠疫流行最长,致死最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1965 年就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县设医院,公社设卫生院,大队(村)设卫生室。1965 年 6 月 26 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六〃二六”讲话:“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个讲话在“文革”中被当作最高指示全面贯彻,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普遍开花结果,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 90%。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医有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但是,1979 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全面铺开,家庭成为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绝大多数行政村集体经济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依托,曾经轰轰烈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大多数农村地区迅速崩溃;到 1985 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陡降至 5%,90 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合作医疗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 90%以上的农村地区成为空白。到 1997 年底,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也仅占全国行政村的 17%,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仅为 9.6%。“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突出,“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曾是我国农民看病就医的真实写照。

  2002 年 10 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基本实现了人均筹资 100 元,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 2729 个,已覆盖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实现了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新农合制度的目标,参合人口达 8.15 亿,参合率为 91.5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 73 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到了

  1.81%,孕产妇死亡率降至 36.6/10 万。

  (三)科技进步

  在科技人才队伍方面。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只有 700 余名科技人员。目前,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 4246 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 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 142 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在“两弹一星”方面。1958 年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在重量上超过苏美等国的人造地球卫星,1972 年发射了第二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 年 11 月 16 日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 1970 年到 1998 年,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科学试验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三大系列 50 多颗各种轨道卫星,而且掌握了技术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控制技术。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在载人航天方面。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航天发射场、着陆场和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中国于 1992 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国 3000 多家单位数以万计工作人员先后参与研制、建设和试验。2000 年,中国先后两次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一号和二号宇宙飞船。2003 年,运载一人的“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 年,“神舟六号”首次实现了两人五天的太空飞行,首次开展了太空科学实验,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度, 2008 年,“神舟七号”成功实现了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进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释放伴飞小卫星。

  在杂交水稻方面。解放初期,我国水稻生产水平低下,品种落后,亩产量不足 100 公斤,大部分农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60 年代初,我国培养的农科员袁隆平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1973 年,“三系法”杂交水稻诞生,平均亩产增加了 20%,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五千万人。1986 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三阶段发展战略的袁氏设想。经过全国 22 个单位、数百名科学家的共同协作和 10 年的艰苦努力,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一种新的“二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 11250 公斤,是我国目前大面积种植水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据测算,这种具有超级稻特征的水稻新品种从播种到成熟平均每天每公顷产量可达到 100 公斤以上,去年亩产量最高达 860 多公斤,中国成功地用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的杂交水稻也给世界带来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1990 年,杂交水稻的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试种结果是比美国的优良品种增产 38%,1992 年初,联合国粮农组

 织作出一项重要决策:借助中国的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 20 多个国家引种。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 8 个国际大奖,被国际上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有人说,世界可以没有比尔〃盖...

相关热词搜索: 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伟大成就和经验 新中国成立 回顾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