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对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200309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部对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20030904,供大家参考。

文化部对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2003090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在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现结合文化工作实际, 就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 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目前, 文化产业已形成演出业、 影视业、 音像业、 文化娱乐业、 文化旅游业、 网络文化 业、 图书报刊业、 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门类。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通过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

  (二)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的重大举措。

 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 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 我国 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人们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更加自觉, 更多关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文化需求不断增长; 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 多 样化、 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实现更加依赖于市场;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文化消费选择更具自主性; 文化产品的生产、 传播、 消费手段 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 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文化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 创造力、 竞争力的作 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四)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来, 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 面, 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积累了宝贵经验, 取得了 明显成绩。

 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 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 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

  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 增强文化单位活力, 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对丰富活跃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 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 增加就业、 开辟税源、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

 从整体上看, 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 探索、 培育、 发展的 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 总量规模偏小, 市场机制不完善, 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紧迫性认识不足, 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发展要求。

 二是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 公益性文化事业, 脱离市场, 缺乏活力;三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 立法层次低, 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 专门人才缺乏。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产业结构调整乏 力, 社会化、 市场化程度低。

 五是部门分割、 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严重, 难以形成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六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创新能力不 足, 竞争能力不强。

  (六)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 要站在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 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 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

 既清醒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问题, 又充分看到我国发展文化 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既善于学习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 又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成果。面向市场, 面向群众,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争取短时间内, 使我国文化产业面貌有较大的变化。

  三、 指导思想、 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 (七)

 新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文化产业发 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展文化产业, 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 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紧密 结合, 与贯彻发展先进文化要求、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 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 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结构升级紧密结合。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努力探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结推广文化产业发展的 成功经验, 从实际出发,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八)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市场机制在 文化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结构合理、 技术先进, 形成一批实力雄厚、 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建立一定规模 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 服务和销售网络, 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文化 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到 2010 年, 形成比较完备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形成比较发达的文化产品生产体系以及统一开放、 竞 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九)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 规律以及文化发展规律, 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积极推进文化与市场经济、 高新技术的结合, 坚持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一起抓。

 按照创新体制、 转 换机制、 面向市场、 增强活力的要求, 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为出发点, 以文化企业为主体,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科技进步为 手段, 以政策法规为保障, 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 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四、 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措施 (十)

 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培育市场主 体。

 进行企业改制, 实施公司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建立科学高效的决 策管理机制。

 加快人事、 劳动制度改革, 推进分配机制改革, 坚持劳动、 资本、 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和管理人 才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 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

 依法实施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 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

  (十一)

 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

 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各个文化产业 门类, 要降低门槛, 向民营资本开放。

 积极吸引外资参与艺术品经营、 音像制品分销、 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 改造和经营。

 探索与外资合作办文 艺院团和演出中介机构, 搞好试点, 取得经验。

 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文化领域, 均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本, 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 合资、 合作、 联营、 参股、 特 许经营等方式进入, 鼓励和允许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或增发新股方式进入。

 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 在市场准入、 土地使用、 信贷、 税 收、 上市融资等方面, 享受与国有经济投资的同等待遇。

  (十二)

 积极整合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文化 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打破地区、 部门、 行业、 所有制界限, 对文化资源重新进行整合, 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 跨行业投资和 经营, 不断拓宽经营范围, 调整经营结构, 拓展发展空间。

 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 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 运用联合、 重组、 兼并、 上市等方 式, 整合优势资源, 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 主业突出、 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 具备条件的可实行资产 授权经营。

 扶持打造一批国有文化控股公司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同时鼓励支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 促使其在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内需、 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 作用。

  (十三)

 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 产业的结合, 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

 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植开发新兴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 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 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 网络运营商、 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 产品, 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十四)

 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 对出 口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给予优惠, 在金融、 保险、 外汇、 财税、 人才、 法律、 信息服务、 出入境管理等方面, 为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国际 竞争力创造必要条件。

 采取措施, 培养扶持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 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 将我国优秀的艺术院团和有品位的 艺术展览, 特别是反映当代中国风貌的现代文化产品推介到国际市场。

 扩大与管理规范、 技术先进、 对我友好的国外知名文化集团的合作, 把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 服务尽可能多地打入国际市场。

  (十五)

 扶持发展具有示范性、 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争取一 定数量的政府投资, 作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 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特别是内容产业文化产品的生产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支持。

 拓宽文化产业融 资渠道,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 积极推荐有发展前景、 有良好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争取银行给予信贷支持。

  (十六)

 加快社会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建设。

 搞好市场基础建设, 鼓励 流通企业向集团化、 系统化、 网络化、 品牌化方向发展。

 运用现代市场组织形式和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等现代营销方式, 减少流通环节, 拓宽 流通渠道、 有效整合市场, 促进文化产品流通,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企业经营质量。

  (十七)

 抓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拓宽人才 选拔途径,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等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 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 实 施引得进、 留得住、 用得活的人才战略。

 鼓励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以及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 参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培训工作, 为文化产业可 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十八)

 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努力建设文化市场, 健全文化市 场体系。

 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 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扩大文化内需, 引导文化消费, 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提倡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

 加大文化 市场执法力度, 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

 适应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构建文化市场管理的信息网络体系, 采取高科技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对依法经营、 管理规范 的文化企业, 给予积极支持并提供良好服务, 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要依法处罚, 形成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十九)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文化企业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 意识和法制观念, 积极制定参与市场竞争的知识产权战略, 实行研究、 创作、 开发、 生产、 销售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

 所经营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市场前, 要及时进行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作品和软件登记, 以取得法律保护并依法正确使用。

 大力支持文化创新, 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造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大幅度 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培育和发展国家文化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严厉查处和制裁盗版盗印、 非法出版、 非法营销等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保护知 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二十)

 加强文化产业理论和政策法规研究。

 重点研究事关文化产业 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趋势, 研究制定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注意研究我国文化产业与国外文化产业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 点, 研究各个门类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

 不断修订和完善原有的文化产业政策, 研究制定新的文化产业政策, 同时,积极促进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部对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20030904 文化部 产业发展 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