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研究(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研究(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小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研究(精选文档)

 

 小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研究

  [摘要] 合作学习作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其价值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但在课堂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解决。

 本文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理论依据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这几方面来阐述如何优化合作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优化?

 课堂教学

 我们已跨进二十一世纪的门槛, 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

 学习者不仅要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还要学会生存, 学会共同生活。

 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教育必须实行改革, 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

  一、 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大部分都是被动的参与教学, 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 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 很难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同时, 我们也应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加强和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让学生学会接受一个共同目标, 并朝着这个目标去行动; 学会与别人相处, 敢于表现自我, 并能虚心学习; 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 学会合理分工, 有序行动; 善于自立, 有目的地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甚至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合作和创新是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 新世纪教育四大支柱: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

 其中学会共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根据教育学理论, 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 并以他们的小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策略。

  三、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本人最早在《会计模拟课》 上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试验, 以小组为单位, 组长负责组员之间相互检查、 评价, 指出问题, 予以更正。

 当堂课任务完成后分小组展示成果, 完成好的及时表扬, 完成较差的及时指出问题所在、 及时订正修改, 提高教学效率, 力求保证大部分同学能够当堂课的内容当堂课掌握。

 此外,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运算, 抢先报出计算结果, 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小组竞争合作意识, 从课堂纪律上来看, 原本的担心是多余的, 课堂上人人动手,做账的时候安安静静, 需要讨论计算的时候又非常热烈。

 学生反映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 改变原有的座位排列形式, 大家围坐在一起心理上感觉轻松; 这种座位排列形式便于讨论, 可促进学习积极性, 能调动课堂气氛; 形式新颖, 有利于大家的团结互助, 师生间的交流。

 本人多年教学实践感觉操作实践比较多的课程容易达到此效果。

  后来本人又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纳入到班级日常管理中, 重视学生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管理、 定期开展评比, 将上课纪律、 考勤、 卫生、 各门课程上交作业情况、 测试成绩、 技能训练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采取加分或减分的方法来激励和约束学生的行为, 评分结果也纳入个人评定操行等第的考核。

 这种小组管理模式使得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发生了 质的飞跃,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让学生增强了合作竞争的意识, 班级管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和摸索, 本人认为创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应采取以下一些组织方法, 有效的保证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 走向实质。

  1、 科学分组, 合理分工。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 学生的特长、 个性差异合理分工, 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 自行分工, 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 还要选好组长, 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是老师的小助手, 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 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 并对小组长提出相应的职责和要求。

  2、 精心设计、 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上课前要了 解学生特点、 吃透教材, 要对合作内容、 自主学习、 环境氛围、 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 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有针对性的讨论, 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的个人表演, 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

 如:

 讨论前, 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 把想法写下来,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讨论, 形成集体意见。

 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 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 大家再发表见解, 更可以互

 相提问, 再共同讨论。

 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3、 及时反馈, 激励评价。

 这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 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 阐述观点, 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 吸纳他人之长, 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 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 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 需要合作, 也是人的素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 “小组合作学习” 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互相带动、 共同提高,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提高课堂的实效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8 年;

  2.

 黄远振, 《论合作学习的定位, 实施与意义》,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7 年第 68 期;

  3.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小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研究 教学模式 探讨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