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建构: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范式研究

[摘要] “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及“对外传播”的既往研究对传播实践起到了范式指导的作用,但是在新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化间传播在向度、限度、维度和力度上均呈現多元化趋势。本文使用“文化间传播”这一表述,旨在强调文化间交流与传播的主体间性与多元互动性。新新媒介为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间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文化间传播范式的转换需要从文化本身的属性出发,打破西方民族文化中心论的二元话语体系,利用新新媒介积极建构平等的协商空间、认同空间和文化共同体空间。

[关键词]文化间传播;新新媒介;第三空间;传播范式

“文化间传播”这一术语,在国外文献中通常有“cross-cultural communciation”“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以及“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表述,在国内文献中通常被称为“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及“文化间交流”等。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交流和传播模式的认知变化,也能看出文化间传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文化间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文化”的概念通常与传统紧密

相连,很少与创新或变革相联系。“跨文化”“转文化”与“对外传播”等范式对文化间传播与交流实践的确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但是,当前新新媒介所带来的传播不确定性和多元性使得具有明显指向性的传播范式陷入诸多困境。

本文使用“文化间传播”这一表述,旨在强调文化间的共性空间,强调主体间的互动与协商,融合各种传播元素,跨越非此即彼的形态局限,探索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间,为媒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传播背景下文化间传播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通,这也契合我国当前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新型探索需求。

一、解构与融合:第三空间传播范式的理念

(一)第三空间协商观

以霍米·巴巴为首的后现代理论家对传播的论述在今天的传播范式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霍米·巴巴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雅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流亡者、移民和难民的身份使他一直游离于“他者”文化的边缘,文化对他而言更多的是临时性而不是历史性,是在文化差异和认同表达上的混合,而不是在任何等级制度或二元社会对立中的表现[1]。在此思想的支撑下,霍米·巴巴所述的“第三空间”是指在二元对立之外的知识与拒抗空间,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一个第三空间,其兼具两种文化的特征,成为一个复合文化空间,也只有在这个空间里,话语的意义和文化的差异才能得到应有的阐释[2]。与他者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空间是一个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旨在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同时也为彰显文化的异质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使得这个空间承载起厚重的文化意义[3]。

第三空间的协商观植根于多元和复合空间中的协商对话。我们对这个阐释空间的认同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形成文化国际化概念,它的根基并不是充满异国情调的多元文化主义,而是混杂文化的书写和表达,它既不是目的文化,也不是本族文化,而是两种甚至多种文化竞争与协商、解构与重构而形成的混合体[4]。真正承载文化意义的是这个间际空间,它是文化协商的前沿阵地,使人们能正视民族历史,避免政治对立,能够以他者形象呈现自我文化[5]。霍米·巴巴的理论使我们意识到,不同的文化并非分离迥异,文化的交界之处即是可行的协商之所和新意义的产生之地[6]。

(二)第三空间身份观

后现代学者认为身份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概念。霍米·巴巴对西方殖民霸权的反思认为,被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许多想法常常带有政治色彩,其被用来建构和证明周围的世界。而第三空间身份观在不同的文化或意识形态互动中产生。例如,“国家”身份被视为一种再生产的过程,国家叙事行为本身具有连续性、累积性、重复性和递归性。国家叙事策略在异和同的文化间整合与重构,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现代社会的观念矛盾成为国家身份书写的场所[1]。

第三空间身份观具有两种特征:一种是由个别群体主导身份建构规则并强加于其他群体,这往往导致霸权文化身份;另一种是多数群体通过第三空间建构各自的身份,克服刻板印象,消解歧视偏见,尊重不同文化身份,注重平等文化身份的建构。第三空间身份观应是在大多数群体中建构文化身份不同侧面的平等空间,各个文化主体的民族文化身份、国家文化身份、文学文化身份、网络文化身份等都能得到尊重,并能进行平等互动交流。

(三)第三空间认同观

霍米·巴巴认为,后现代情境下的文化语境彼此杂糅,发展出存在于语言认同与心理机制之间既矛盾又模糊的新过渡空间[7]。各种文化元素在全球化时代互相渗透交融,跨文化传播必然涉及文化认同问题,包括利益认同、价值认同、关系认同等方面[8]。我们对文化差异问题的阐述在文化表征及其权威论述的层面上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划分,在表示现在的过程中,文化被以传统的名义重新定位和重新阐释。霍米·巴巴借鉴了理论家法农的观点,即所谓稳定和连贯的殖民话语和身份的基本矛盾心理的探索。在反抗殖民统治开辟的空间中,他把对国家和民族的理解表现为既定传统和不断创造性行动的结合。

第三空间的认同观表现为,一是超越二元的边界,建立包容性的文化认同观。霍米·巴巴所称的“超越领域”的边界,表面上意味着一种迷失、一种方向的紊乱,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释放后辩证的行为,即拒绝结构和霸权,在一个异质空间里叙述和言说自身的存在,以及在特定空间建构不同的身份。二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建立文化间的融合观。霍米·巴巴认为,在第三空间语境下,人们经历多重身份互动建构的过程,文化融合使过程文化身份既具有本土文化价值观念,又具备异域文化的叙事特色[9]。第三空间的文化融合又能进一步促进文化认同观的延续和深化,促进不同交际主体之间第三空间的扩展,推动各个交际主体文化价值体系在世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融合与发展。

二、建构与重塑: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间

新新媒介作为现代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正在重塑文化间传播的格局、思路和实践方式,其延展了人类的交流意境,使文化间传播的重心从现实空间走向虚拟空间。从霍米·巴巴等人对后现代话语空间的阐述可以看出,新新媒介可能成为5G时代第三空间建构的有力工具,其可促进话语体系的重构。但是我们也看到,一方面,虚拟空间提供了文化间传播平等交流的场域,交互融合打破了传统文化间传播的边界;另一方面,媒体技术的发展本身并不能消解文化偏见、文化冲突与文化霸权。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技术与交际主体的有机融合,寻求媒介化语境下第三空间的建构,以不同的交际身份实现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时空的文化交流。

(一)定与不定:新新媒介的多维向度

保罗·莱文森认为,新新媒介的核心特征为每个消费者都是生产者,新新媒介对消费者总是免费,对生产者有时也是免费的,其充满竞争又互相催化,不限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的功能,新新媒介最终将超越用户的控制[10]。新新媒介具有新媒介的特征,区别在于其社交性更强,并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双重特性。其确定性体现在,一是新新媒介如微博、微信、推特(Twitter)以及脸书(Facebook)等,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传播对象群体,且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制订相对完善的传播策略;二是新新媒介与旧媒介相辅相成,其并未完全脱离旧媒介,如新新媒介所需要的服务器或终端等。其不确定性体现在,一是新新媒介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和评价者趋向复杂,很难固定,甚至可能不是“人”的操作,这给多元文化传播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新新媒介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信息的传播与覆盖、记忆与遗忘、存储与删除以及竞争与淘汰都成为常态,同时信息在新新媒介的传播模式下也可能失去控制,起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新新媒介语境下进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成为值得学者们深思的命题。

(二)时空维度:建构超越文化差异的协商空间

新新媒介传播的后结构主义特征可以为文化间传播提供超越差异的协商空间。“时空”概念在物理学上体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哲学上体现一种关于存在的思维方式。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和对“差异”的接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化间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我们只有允许不同意见相互接触、沟通和辩论,通过多样性的对话表述,才能在空间上拓展本土文化的异域融合,在时间上建構与各国历史文化的对话。新媒体对协商空间的建构体现在人们能够利用新媒体建构多层次、多维度和多元文化特征的虚拟网络社区,能够融合不同民族、种族和群体的文化和交流的需求,消解时空带来的认知上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间多元交流模式互通互融,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首先,相关媒体利用新新媒介的多种模态还原和建构传统文化场景。文化间传播场景式的浸入,以及语言传播辅之以多种模态,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更能促进文明之间的深入理解。例如,河南卫视的春晚节目《唐宫夜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科技进行呈现,以多种媒介途径对外传播,在国内外获得众多好评。其次,相关媒体利用新新媒介平台回应争议性议题和传播交流文化价值理念,可快速有效地回应或消解意识形态领域分歧所带来的误解,消除时空带来的交流鸿沟。例如,我国的Chinadaily海外版不仅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且关注中国对国际舆论的回应,其成为中国在国际主流社会发声的重要媒体。再次,各国发挥新新媒介“短平快”的优势,开展文化外交或教育交流。例如,后疫情时代,很多国家已开始利用新新媒介开设网上大学课程,这也是新新媒介时代文化间传播的一种新路径。同时,各个国家的高层领导对话也开始使用新新媒介平台,这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国家间开展外交活动和文化交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最后,相关部门设置新新媒介传播体系化议程,鼓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联合打造国际文化间传播系统化对话平台。近年来,我国智库不断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践。例如,中国全球化智库的议程设置不仅紧跟国际热点和国家战略理念,而且注重议程设置的系统性,尤其是近年来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对中国对外传播中智库因素的认识以及文化间传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而这些议题在之前都有过小范围的讨论。但是目前国家文化间传播从整体上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系统规划,以克服碎片化交流现象,共同制订更多长期的前瞻性的文化间传播规划。

(三)身份维度:建构多元文化身份的认同空间

在文化间传播中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是一个动态复杂的互动过程。在文化间传播中的权力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交际主体应批判性地思考和建构自身文化身份,开展平等、互信和互鉴的文化交流,利用新媒体建构多元共融的身份认同空间,助力文化间平等交流长期有序地开展。

首先,文化间传播利用新新媒介资源建构多元文化交际主体,既是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又是他者文化的鉴赏者。文化间传播更加凸显的是其主体性,当交际主体以单向传播为唯一交际路径时,将会关闭交流的大门,这违背文化间传播的根本目的。新新媒介建构的虚拟网络社区能够为个人、群体和国家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向他者展示自身的公众形象,促进多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其次,各国加大国内外新新媒介间的合作,构建“国际人”的新型交际角色。新新媒介社区日益成为表达身份的舞台,“国际人”通常能够起到文化传播作用。例如,国外常见的社交平台Facebook和Twitter,国内常用的微信、微博、腾讯会议、B站以及各种在线论坛互动平台。新新媒介资源不仅可以让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个人或国家建立大规模的网络联系,而且可以为代表不同利益的社区之间就个人身份和共同身份进行协商提供机会。然而,目前新新媒介平台的国际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我国的B站海外平台,受限于平台属性和国家媒体管理规范等,其国际新新媒介之间的合作还未全面展开。未来,在如何开展规范化的国际间新新媒介合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探寻空间。最后,各国利用新新媒介平台打造国家品牌身份,促进文化间传播的符号化。新新媒介的优势之一是其丰富的网络模态,如网络语言、网络音乐、网络图画、网络动画等,当符号可以代表国家品牌形象、彰显国家文化底蕴时,交际主体的话语就更容易进入对象国文化的大众群体。

(四)价值维度:建构平等叙事“文化共同体”

空间

一方面,价值维度的平等叙事交流重在超越文化霸权主义,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背景下学术界盛行的后殖民文本和学术范式。西方政界、学界和知识界固有的价值体系认同机制使得文化间传播的权力框架始终处于二元划分的图景之下。我们需要超越这些固有的思维框架,建构平等的叙事交流意识形态空间,通过现实和虚拟的交流平台来融合多元价值体系,重新审视叙事方式、叙事内容和叙事途径。语言和其他符号只是不同文化对同一世界的不同认知,第一,不同文化具有负载不同意义的符号;第二,近现代世界体系的全球化为人们展现了多样的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对世界和生命的不同理解[11]。不同文化本质上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同时不同文化之中又蕴藏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使得建构平等叙事共同体意识空间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各国建构超越“国家文化共同体”的子空间。这里所说的“文化共同体”源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概念,该术语最初被用来描述国籍因素和人口特性,“文化共同体”的意涵在于它强调文化间的共性。所谓超越国家的“子空间”,重在建构非国家行为体的共同体空间,推动文化间传播价值认同模式由下而上的发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即使人们从未见过面,他们也有可能根据特定交流因素,感觉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在身份和国家的创造中,国家被想象为有限的空间,因为即使是最大的国家也具有边界[12]。而“想象共同体”的成员,即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也感觉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18世纪首先在欧洲盛行的两种想象形式是小说和报纸,这些媒介手段呈现了一种想象中的国家共同体。而当今盛行的新新媒介拓展了“想象共同体”的边界,打破了传统文化交流中的有形共同體概念,延伸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想象共同体”的界定,更多地关注“文化共同体”的虚拟空间构想。

三、结语

在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转播的范式转换需要从文化本身的属性出发,打破二元的思维模式和西方民族文化中心论的话语体系,推动各个交际主体站在第三方的视角,重新审视新新媒介对文化间传播范式的颠覆与重构,充分发挥新新媒介对各国文化和子文化的积极建构作用,以适用于第三空间的叙事方式,在网络时代建构不同文化身份,寻求共同价值认同空间,实现文化间的交流、倾听、协商、共享与融合。

[参考文献]

[1]Homi 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M].New York:Routledge,1994.

[2]李新云.“第三空间”的构建:论后殖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05):65-68.

[3]倪蓓锋.论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28-132.

[4]顾晓乐.“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外语界,2019(04):67-75,96.

[5]袁源.“第三空间”学术史梳理:兼论索亚、巴巴与詹明信的理论交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80-188.

[6]常江,史凯迪.霍米·巴巴:理论建构是一种赋权的政治:文化错位、流散与身份政治[J].新闻界,2019(01):14-19,70.

[7]乔小六.论《红楼梦》英文版翻译第三空间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3(12):43-46.

[8]赵永华,刘娟.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J].国际新闻界,2018(12):67-82.

[9]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4):122-128.

[10]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2版.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2]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London:Verso,2006.

[作者简介]李静(1983—),女,江苏宿迁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新新 范式 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