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探析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打造西迁精神是相通的。应该打造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通的育人渠道,把生动感人的西迁故事与受人尊敬的西迁人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新活力和新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促进西迁精神在高校校园中更好地传播与传承。

习总书记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实践中,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西迁精神位列其中。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秉持着深厚的爱国爱党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在西部地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西迁精神形成的独特历史背景和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特性,为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二者的融合必将进一步促进西迁精神的弘扬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西迁精神的内涵意蕴及其时代特征

(一)西迁精神的内涵意蕴

西迁精神是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2005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将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2]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西安交通大学,看望西迁老教授时,明确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这一论断在西迁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西迁精神中爱国和爱党的胸怀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西迁精神的时代特征

1、舍己为人的奉献观

舍己为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人民”。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3]20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党中央作出了将交通大学整体西迁的战略决定。面对国家的战略部署,1400多名教职工,近3000名学生怀揣着“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炽热情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西行列车。这些师生一路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当时穷苦的大西北,摒弃了自己的故土情深,舍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先行者。而今天,在先辈们的带领下,这种舍己为人的奉献观依旧延续至今,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怀揣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佳绩,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大局为重的整体观

大局为重,这里的大局指的是“国家”。习近平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4]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党时刻把大局为重的整体观放在重要位置。而在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向西而行的师生也是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为重,打起背包就出发,铸就了西行路上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了平衡东西部发展,这些西行者们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上,为西部的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今天,随着“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号召的吹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放弃去繁华的大城市发展,而毅然决然留在西部地区,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3、脚踏实地的奋斗观

脚踏实地是西迁者们的真实写照。听党指挥跟党走,重要的是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而同向同行的背后却是要持之以恒地砥砺奋进。六十五年前,西迁前辈们跨越了黄浦江畔与古老渭水之滨之间的一个又一个“鸿沟”,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驻扎在祖国的大西北艱苦奋斗,建功立业。正是在他们脚踏实地奋斗和努力下,西安交通大学拔地而起,不仅为西北地区贡献了一所高水平发展的一流大学,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中西部教育的发展格局,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时至今日,脚踏实地的奋斗观仍旧影响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不懈奋斗的青年坚持走在时代前列,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把爱国情融入实际行动中去。

4、爱党爱国的价值观

爱党爱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西迁人驻扎西部,服务国家的初心和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六十五年前,当“西迁”的号召发出的时候,西迁前辈们正是怀揣着对党和祖国的强烈热爱,义无反顾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在西部各方面条件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驻扎在西部,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年华。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时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和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爱国爱党的价值观也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心中,激励着同志们为西部振兴、为国家经济发展不断作出历史性贡献。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西迁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西迁精神体现的是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西北,为西北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尚情怀。一部西迁史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史。西迁精神背后映射出来的是广大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价值取向,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使命担当。与此同时,西迁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定格,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融汇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投入西部建设的实践历程中。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而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里的“德”,包括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更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大德。只有树立好了“德”,才能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而西迁精神则完美诠释了对“德”的追求,为我们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精神根基。因此,西迁精神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逻辑理路

西迁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主要是在精神层面给予高校青年学子奋斗动力,引导青年学子筑牢思想根基,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高校学子深刻感悟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奋斗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担当以及扎根西部、艰苦奋斗的崇高思想境界,不断让青年学子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等,从而促使其认知转化,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进下,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结合重大政治理论成果,向高校学生灌输正确的政治原则、价值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促进高校学生不断吸收和消化的基础上,促使其认知发生预设的改变,从而通过实践来外化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逻辑理路。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祖国培育出更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时代新人。而在现实中,“立德树人”却面临着成效不足的困境。比如德育治理缺乏战略性思维、立德树人工作效能发挥不到位、德育治理中学生定位的缺失等。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和落实,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德育实效性的充分显现。因此,推进“立德树人”切需采取新措施和新方法,去突破目前这种困境。而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生动的历史性事件给予高校学生以巨大的现实反响,而且以知识分子在西迁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民族和国家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及坚决服从国家和党的号召的使命责任感,给予高校学生思想上的碰撞,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现实赋予的使命,而且是时代的要求。

(四)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目标指向

发扬西迁精神的目的在于歌颂老一辈“西迁人”将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听党指挥跟党走、扎根西部、为祖国建功立业的高尚情操,从而激励青年学子胸怀大局,为国家和人民矢志奋斗,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西部振兴、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是在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将党中央的重要政策和部署意见以及正确的政治规范和原则传授给高校学生,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其理想信念,为培育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祖国和民族有用的时代新人做准备。从这点看,西迁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目標指向,即培育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在实践中奋力实现爱国志向和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思路

(一)打造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通的育人渠道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为西部和国家奉献力量的大局观。其本身就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相通的育人逻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的就是向高校学生传输正确的政治规范和思想准则,使其成长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用的人,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打造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通的育人渠道可以起到协同效应,既可以达到二者共同的育人目标,又可以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该打造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通的育人渠道,把生动感人的西迁故事与受人尊敬的西迁人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新活力和新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促进西迁精神在高校校园中更好地传播与传承。

(二)建设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将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导作用。然而,高校中的教师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者,一类是管理者。这两个教师角色在高校中的分工不同,自然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教育者一般是指为高校学生授课的教师,这类教师的特点是直接为学生传输正确的教学内容。而管理者则多指高校中的行政工作人员,这类教师主要负责高校各类行政事务,这其中也包括团学组织建设、社团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而在高校除了课堂,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也是各类校院级组织以及社团活动等。所以,综上所述,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必要从教师主体这个方面寻求突破点,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高校建设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素养,而且有利于西迁精神更好地深入人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三)抢占西迁精神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高点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育人”也映入到人们的视野中,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育者采取线上的方式,结合互联网的多元化功能,向受教育者传输正确的政治原则、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同时,更具有新颖性,更能吸引受教育者眼球,因而也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采取一些传统方式外,还应充分利用新形势发展下的新产物,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其的历史使命。这不仅将丰富西迁精神的传播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而且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多,可以有效激发高校学生的思想共鸣,使之更容易理解和接收。

(四)营造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在我们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主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校纪校规和制度体系为中介、以情感态度和行为作风为表象的文化系统。[5]而依托于校园文化之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则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于物质建设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校园雕塑展示、校园文化展览等;一类是依托于精神建设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校训、校园氛围等。这两类校园文化环境所倾向的范围有所不同,但都在塑造校园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营造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要在高校中加强其两者融合的物质文化建设,如制作西迁精神文化走廊、摆设西迁人物的雕塑等;另一方面要在校园中运用多种途径宣传西迁精神的内涵、讲述西迁故事等。因为西迁精神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所以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中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发挥西迁精神的感染和育人作用,而且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契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和育人作用更好发挥。

结 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不仅要注重怎样培养人的问題,而且还要注重为谁培养人和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西迁精神,就是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中,用实际行动为一代代青年学子树立心怀理想、心系家国的典范。在西迁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娇子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西迁根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立足时代发展,顺应历史潮流,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为祖国、为民族培养出更多有着坚定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踏歌西行——西安交通大学传承与发展西迁精神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8-01-10.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9-130.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7-01-07(1).

[5]周萍.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39-142.

作者简介

王喜亭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西迁理论课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锦绣·下旬刊(2020年9期)2020-01-28风雨交大路新西部·中旬刊(2019年7期)2019-09-27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奋斗(2019年7期)2019-06-11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4拿出精神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爨氏西迁对腾永社会区域的影响考试周刊(2018年63期)2018-07-14劫中救书存挚念,披荆斩棘泽后人卷宗(2017年19期)2017-08-17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6期)2017-07-05 相关热词搜索: 精神 谱系 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