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化教学

杨秀丽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基础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主干课程,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实践和创新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同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知行合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道德品质与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更应该立足实际,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贯穿始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尤其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让知识“回归生活”的理念,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遵循学生生活感知和体验,达到对学生生活的指导和促进。近年来,农村人口大批涌入城镇,大量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大多在乡镇寄宿制小学上学,大量时间是与教师、同学共同度过,与父母、家人的沟通交流不足,亲情体验较为匮乏,一些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的生活体验比较空缺,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种状况下,需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贯彻和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关注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品质、社会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切实认识该课程的价值,将课程学习与生活实际相互融合,在积极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学习有关道德和法治知识,深入感知和探究社会生活,并与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的交流,自觉将有关规则内化为自身言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缺陷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来自本乡镇不同行政村的农村家庭,大多都在10岁左右,年龄相对较小,并且绝大部分学生家长由于外出务工,学生在家庭教育背景、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有许多差距。学生在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以及安全意识等养成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一)课堂教学缺少生活化情景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大量关于道德准则和法制条款的内容,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的中不能深挖教材,不能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氛围,只是一味地宣讲和说教,对教材中设置的案例也只是简单的讲解,不能提供一些农村小学生所熟知的案例,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教与学之间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学科知识只是体现在认知阶段,根本没有达到实践和体验层面,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结合生活实践过程,不能产生生活体验。

(二)教学中缺少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要将小学生品德性、社会性养成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开展,对这样的课程,《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编排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都要借助一些典型案例搭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但是教材文本中的一些案例与学生所处的地域、学校实际都有很大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将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活动脱离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道德、法治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实践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偏离了教学的本质目的,隔断了德育课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实践活动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学生比较陌生,这样的实践活动形同虚设,根本达不到深化学生认识的目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为贯彻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要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和感知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和法治准则,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之间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农村寄宿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教师一定要从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出发,准确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寄宿制小学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广泛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得以有效实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人生起步的重要年龄阶段,情境体验教学最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学生处于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才能有效理解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离开生活實际的说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无法排除学生在有关法治准则的理解上的障碍。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创设特定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中,产生置身其中或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理解和探讨问题。道德与法治学科情境创设策略课堂是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生活,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珍视课堂中情境,注重自主学习、感悟体验、知行统一。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情境创设,是要让学生主动融入“情境创设学进去”、主体参与“在情境体验中讲出来”、 实心实意“在情境体验中做出来”的课堂。例如,在学习“文明交往礼为先”时,尽管学生从小就在家庭、学校接受过文明礼仪教育,但在生活中却经常有不文明的言行,如说脏话、不尊敬父母、在公交车上不为老弱病残人员让座、对待同学态度傲慢等。在教学中假如只是列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和语言,让学生不说不文明的话,不做不文明的事,学生不会留下深刻的影响,在课后依然会我行我素。如果将一些小学生在家庭中、校园内、马路上、公交车上的不文明行为视频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学生就会在心里产生震撼的感觉,体会到不文明言行的危害。这个时候,教师再让学生互相交流或分组讨论,在公共场合,遇到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家庭中、在学校中,我们怎样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好学生?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模拟的生活化场景中,弥补了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生活经验的缺陷,促进他们会将解决的问题带入现实情境,从而形成思想深处的认识,形成情感体验的共鸣,进而获得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E44B61CA-D51F-41AF-AD48-DA48FDB9AC57

(二)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与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究的方式推进和实现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在社会中要遵守的准则,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质,所以《道德与法治》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学习知识、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深化知识,培养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和创造生活的能力。例如,在“遵守社会规则”一课的学习中,就需要以模拟的生活化过程实现生活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乘坐动车的场景,让学生观看如何验票进站、排队上车、放置行李、在车上如何文明交谈等,可以播放一些实际的交通安全监控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横穿马路、跨越栏杆、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视频场景,让学生牢记血的教训,理解和记住一些社会公德准则。再如,学习“垃圾分类”这一课时,先提前让学生在寄宿制小学的宿舍、食堂、学校所在社区中观察日常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再借助网络查询,了解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体会乱扔垃圾带来的严重后果,体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再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然后走向家庭和社区,向家人、居民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以深化自己在学校和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感受社会与生活,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明显特征,学习是为了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在生活中检验和践行。《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文本中设计了大量的社会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树立学习的信心、引发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以引导学生将学习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和法治准则。如果教师设计了参与性、体验性、开放性的生活化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在这种综合性、生成性的生活化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树立道德标准,就会很容易将学习效果落到实处。例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法”这一课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有关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小法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法治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通过开展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学生逐渐学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感知和体验生活,同时又回归生活用学到的知识观照生活,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目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既检查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又让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使其思考能力得以提升,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四)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基地,提升教育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是要把学生的课程学习同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有机融合,视野放宽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将学科知识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生活元素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对社会进步、对自身成长的独特价值。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占地面积大,空地较多。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基地,以拓展学生生活体验场所和渠道,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能有场所、有资源。如可以建立小规模的当地非物质文化展览馆和傳承工作室,准备适量的学习工具和制作材料,联系当地非遗传承人定期入校为学生开展教学传承活动。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德育室、文化长廊等,通过向学生及家长收集的材料,建立一些主题展览区域,如农耕文化展区、红色教育展区、老旧物品展区等,以供学生观摩学习和实践学习之用,感受时代的变迁。在四年级下册“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一单元“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了这些实践场所做支撑,学生就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观摩学习和认知体验,课程内容学习就再不是纸上谈兵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可以从农村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建设规模适当的学农基地,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学农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土壤平整、播种、拔草、间苗、浇水、施肥和收获,切实见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在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中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勤劳吃苦、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

三、结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塑造学生优良品格方面,养成学生的品德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寄宿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场景,对培养小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对道德行为的体验和判断能力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出发,关注生活化教学,以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等积极策略,建设有深度、有温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于生活中,指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借助生活事件和游戏体验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深化学生对社会准则和法治规则的认识,引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进而指导自己的实践和情感体验,达到以知导行,以情促行,知行合一的目标,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素养的进步,全面提升自我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462)研究成果。

(宋行军)E44B61CA-D51F-41AF-AD48-DA48FDB9AC57

猜你喜欢 寄宿制道德与法治法治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理财·市场版(2022年5期)2022-05-30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5期)2022-05-24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红豆教育(2021年34期)2021-04-21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15期)2021-02-25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在线学习(2020年2期)2020-09-10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德法融合的教学策略小作家报·教研博览(2020年41期)2020-09-10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0年6期)2020-08-0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浅析读写算(2020年8期)2020-06-08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 相关热词搜索: 法治 生活化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