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经济开发区:破难革新,重铸经济发展新动力

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宁海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8月,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县域经济模式来发展当地经济,经济发展长期依托外部供应链需求带动,逐步形成了“小企业、大产业”发展经济的独特路径,建立起了以五金机械、模具、文具、电子电器、汽车配件、灯具为六大主导行业的工业格局,聚集国内外企业近千家,培育了得力集团、东方日升、建新赵氏等国内知名企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模式不断发展革新,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有新的增长优势。传统“小马拉大车”、“分散用力、单兵作战”、以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先天不足逐步显现,导致有限资源要素未能实现优化配置,成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的业态开始崭露头角,接过了经济发展的接力棒。发展动力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成本型竞争优势向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竞争优势转变。

多元提升实现经济产业新发展

宁海经济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自2017年以来,宁海经济开发区立足县域经济特点,多元化促进改革提升。

产业指导,多部门联动。立足开发区县域经济现状,以高质量、高效能为中心,构建经济、人社、财政、属地等部门为一体的企业发展服务体系,按照聚集引领、功能集中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指标体系,把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工程。一方面,促进供需精准对接。聚焦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搭建线上线下对接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优化重点行业(产业)企业发展保障,推行“企业管家”服务企业模式,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助推开发区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资源配置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化新兴企业创业指导、培训等资源服务供给。

腾笼换鸟,融合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在有限的资源空间界限内,通过大力推进开发区“退二进三、退二优二”,实现资源空间整合,基本完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转型。重点在县域优势产业上转型探索,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提供高品质的生态服务,运用生态技术将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态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培育和引入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业态产业,精心打造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2.5产业。

点线连面,产业成链。按照“一轴一带多组團”空间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科技和创新为转型导向,通过整合提升和二次开发建设,在继续巩固提升现有产业主体地位基础上,推动产业成员企业产品向系统化、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电子、智能化等产业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与研发。强化创新转型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功能作用,构建“产业+企业+平台+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源链,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和产业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形成以创新引领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

革新突破经济、产业发展双变化

新体系、新业态、新动能三位一体,以联动发展的态势,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实现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全面转型升级。

经济总量规模大幅增长。转型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初步形成,以功能区块和创新平台为载体的平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水平稳步提高。开发区载体平台支撑效应进一步增强。自2017年以来,开发区集聚国内外企业近千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5家,从业人数5万余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超过11亿美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支柱产业实力持续增强,新兴衍生产业初具规模,2.5产业带动配套服务业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引进和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疗器械和仪器仪表等企业10家以上、关键基础件企业10家以上、新型合成材料(含工程塑料和医用塑料)企业10家以上,战略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形成,服务业增加值占园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多层次、多方位地在科研领域开展合作,拥有一批高端科技人员和创新研发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创新服务机构,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提供多元化创新服务。目前开发区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2个、国际合作研发科研平台2个、工程(技术)中心8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对外主导建设了5家企业和2家院所院士工作站,并与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构建起了创新发展平台。

全面优化创新融合发展再升级

以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发展动能转换为目标,围绕构筑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开放合作带动、平台载体支撑”三大关键导向,结合不同区块的产业特色,探索推进具有宁海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巩固提升优势制造业产业优势,以现有核心优势产业为基础,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构筑开放合作新优势,内外联动发展开放经济。加快重点新兴产业衍生融合发展,加大其与优势制造业深度融合。

强化创新驱动主引擎,培育产业内生新动力。打造政企产业衍生创新联合体,加强政府与企业家主体联合,引导县域上市公司和其他优势企业抱团发展,打造产业衍生创新的产品平台、创新平台和资本平台,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提升产业集群专业化协作水平,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

构建组团式空间布局,提升载体平台新支撑。打造链状组团结构模式,加快构造弹性高效的发展空间,串联产业生态,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发挥一批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接续替代产业平台产业集聚功能,打造链接联动、产城融合的组团式功能布局,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责任编辑:毛思洁

猜你喜欢 开发区县域优势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年2期)2022-05-23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中国新通信(2022年3期)2022-04-11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22年3期)2022-04-03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投资北京(2017年4期)2017-04-25画与话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7年12期)2017-04-19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4期)2017-03-02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农家书屋(2016年8期)2016-05-14第二优势中国体育(2004年3期)2004-11-11从优势的胜势棋艺(2001年15期)2001-03-11 相关热词搜索: 宁海 革新 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