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现状分析及培育途径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针对学生发展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多样化活动教学,提高体育课堂趣味性,加强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加强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提出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体育精神

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逐渐得到了重视,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内涵,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体育课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合,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运动习惯。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一)体育品格

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大,学生长时间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面对高考高中学生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在课下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因此体育课成为学生为数不多的运动途径之一,适当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以更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将体育课程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与益处,爱上体育运动,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效率,進而塑造学生的体育品格。

(二)运动习惯的养成

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不能只看重成绩上的提高,应该是体教结合的教育模式,加强文化类教学与体育教学的融合,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以及运动的知识。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学生只有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长期坚持进行体育运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然而,现阶段的体育课程每周只有一两节,只依靠校内的体育课程是没有办法帮助学生提高运动能力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作息特点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为学生制订长期的运动计划,这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行完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养成主动运动的习惯,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二、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文化课科学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将体育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理论性,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此外,在高考压力下,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通常不具备充足的活动时间,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易产生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培养学生形成坚毅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将体育精神贯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具有积极向上的品格和健全的人生观,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1]。

三、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一)教师缺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当前体育课程在高中整体教学中占据比例较小,教师普遍缺乏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师不能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体育教师在教学前缺少对课程的科学设计,主要依靠教学经验,导致教学方案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缺乏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加强核心素养培育前应该首先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制订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此外,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通常停留在表面阶段,教师没有认识到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单一传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缺乏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学生体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精神的传递。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品格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包括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对学生体育道德及体育精神的提高。现阶段由于缺乏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参加竞技类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且不具备较强的抵抗挫折能力[2]。

(三)缺少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缺少体育运动的意识。首先,多数学生不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运动途径仅限于每周的体育课程。不仅如此,在体育课堂上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体育知识,只是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而体育教师希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提供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这就导致长期以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都无法掌握,学生的体质较差。在高中、大学的体测经常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由于身体无法承受正常的体测项目,身体造成严重损伤的情况。其次,一部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目标是为了满足考试要求,得到相应的分数,这就会导致学生一旦达到目的,就会放弃继续运动,没有养成运动习惯,其一开始制订的目标就是不正确的,学生应该加强体育运动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运动中。

(四)没有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身心健康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在于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然而当前体育教师缺少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导致学生不具备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包括良好的运动习惯,还包括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培养。高中阶段体育教学通常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没有科学的训练计划指导,不利于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在高中较为繁重的学业中,加强体育锻炼是调节情绪的最佳手段之一,在锻炼中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技巧,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根据学生发展状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利用体育运动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

四、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创建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

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最本质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内成长,注重的是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确保体育课堂气氛的活跃,才能保證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性。例如:在进行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兴趣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订教学计划。为了保证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向学生征求意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并且注重学生意见的采纳,保证学生的发言内容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在这种平等交流的形式中能够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能够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热爱,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和游戏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加强课程创新设计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对于活动教学的多样性需求相对较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课程设计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运动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丰富授课形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渐普及,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在田径教学中,学生普遍对田径类运动项目不具备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相关比赛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比赛视频了解到田径运动中的体育精神,提高对田径教学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加强教学趣味性,例如: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为获胜队伍设置合理奖项,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竞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精神[3]。

(三)进行合理的课程拓展

高中阶段的体育活动主要是球类以及田径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对于这些运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拓展,引入一些之前学生可能接触不到的运动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将太极作为课程拓展,体育教师针对太极的动作、招式进行分解,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一些教学视频,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上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太极运动刚柔并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放松心态。这种传统武术的课程拓展,可以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吸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四)合理利用游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点在于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取得的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人性格特性,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制订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方案,采取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游戏的教学形式能够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且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游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盲人足球”的游戏,学生需要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组,组内一人将眼睛遮住,在组员的引导下将足球运往指定位置,通过游戏环节不仅能够提升足球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升同学之间的信任[4]。

(五)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

高中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受到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还应该着眼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中也应该重视起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和谐的课堂关系中,教师应该注重正确价值观念的传递,以身作则地传达积极向上的体育观念,由于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学生会无意识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才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以名人事迹作为引导,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在潜意识下对优秀体育精神的学习。

(六)注重体育技能的实际运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常在身体素质和基础运动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区别,教师应该确保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实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细节的关注,加强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训。在技能训练中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演示运动技巧,随后由学生进行实践,在学生进行实践时教师应该加强对技能细节的观察,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组合,为学生传授较为全面的运动技巧,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封闭教学与开放教学统一起来,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首先通过封闭式训练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篮球技能,确保学生完全掌握后可以组织篮球比赛,提高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积极性,通过开放式的比赛实践还能提高学生将技巧运用到实际运动中的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不同需求。通过比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结束语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不能清晰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导致课程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高中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对此需要教师提高重视,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此外,教师需要重视起体育精神的传递,将体育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伟德,李红叶,齐静,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目标对接的方式、困境与策略[J].体育学刊,2020,27(6):90-96.

[2]王小龙.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现状分析及培育途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1):141-143.

[3]夏青,王勇,陈莹,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发展路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5):104-106.

[4]黄彩虹,张瑞.国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实与未来展望[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10):919-923.

作者简介:裴浩鹏(1978—),男,汉族,山东邹平人,邹平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

1902501705294

猜你喜欢高中体育教学体育精神核心素养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语文周报·教研版(2022年8期)2022-03-11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疯狂英语·新阅版(2021年8期)2021-09-10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1年1期)2021-09-10重视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探成才之路(2019年18期)2019-08-05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名义刍议中学数学教学的“真善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3期)2019-04-08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数学高效课堂创设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31期)2018-10-10化繁为简:例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解题技巧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7年12期)2017-07-01新课改下加强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学周刊(2017年12期)2017-04-18探讨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未来英才(2016年23期)2017-03-01精神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6年35期)2016-12-21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培育 高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