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危因素评估表的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研究

谭冰玲 张琳 李艳英 邹学敬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高危因素评估表的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的98例初产妇为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初产妇。使用针对性护理的初产妇为对照组,基于高危因素评估表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初产妇在分娩方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前两组初产妇的RBC和HB水平无显著差异,产后观察组初产妇的RBC和HB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高危因素评估表为基础使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初产妇的护理效果较好,产后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初产妇生产风险,进而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高危因素评估表;针对性护理;初产妇;产后出血;预防效果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事情。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产道裂伤、宫缩乏力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此外,初产妇分娩时情绪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容易影响分娩安全,其护理工作也引起学术界和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分析基于高危因素评估表的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在我院接受规律产检的初产妇;孕周在36周~41周之间;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新生儿为死胎或者患有先天性疾病;不愿意配合;中途退出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

98例初产妇,年龄21岁~36岁,平均(27.86±2.03)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38.84±1.13)周;其中有5例为双胎,93例为单胎。两组初产妇的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首先,针对行为和认知实施护理。向初产妇以及家属介绍分娩知识,包括产后出血的预防方法、预期的护理效果以及出血的危害等,提升初产妇以及家属的配合意识和主动性,使其能够与医护人员之间密切配合。其次,预防性使用药物。宫口全开之后,将浓度为10%的10ml葡萄糖酸钙与浓度为10%的20ml葡萄糖通过静脉注射;娩出胎儿后,10U缩宫素通过宫底注射;娩出胎盘之后,20U缩宫素通过静脉注射,将注射速度控制为10ml/min。最后,加强产后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娩出胎盘、顺利分娩之后,对子宫底部实施按摩,在子宫壁上使用四指实施具有规律性的按摩,增强初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结合患者的情况间断性的、适当的对子宫进行挤压,帮助初产妇尽快排除子宫内积存的血块,直到子宫变硬[1]。

观察组在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使用高危因素评估表评估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总分不超过4分则为低危;总分在5分~7分之间为中危,总分超过7分则为高危。在这个基础上对初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低危和中危初产妇在分娩胎儿之后采取舌下含服的方式使用1mg的卡孕栓;高危初产妇則在使用卡孕栓的基础上联合使用100μg卡贝缩宫素进行静脉注射;采取的行为以及认知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相同。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即自然分娩、剖宫产以及阴道助产。同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即分娩之后的24h内,如果出血量超过500ml,则为产后出血,记录产后2h、24h的出血量。此外,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前以及产后2d的血常规,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医疗行业在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迅速,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妇对分娩以及产后的生活质量、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医院将产妇的产后护理工作作为重点,相关岗位的科研人员也非常重视产后护理。产后出血作为常见的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和健康威胁较大,科研人员在分析产后护理的有效措施时,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作为重点,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探索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性护理是在明确目标以及护理内容、方向的基础上制定护理方案,从多角度实施护理干预的一种措施。将其应用在初产妇的产后出血护理中,可以通过对初产妇实施行为干预、认知干预、药物干预等措施,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提高产妇分娩后的安全性[2]。

高危因素评估表应用在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中,则是针对可能诱发产后出血的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初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而后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护理的针对性,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的初产妇在高危因素评估表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按照评估的低危、中危和高危实施具有一定差异性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明显改善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且减少产后24h内的出血量,使得血常规中的RBC、HB水平得以改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提高预防效果。但是,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未见明显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对于在高危因素评估表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可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其发生率。但也需要注意,该护理方法在分娩方式上未见显著效果,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可扩大样本数量,对该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实施深入研究,以便形成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改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争取最大程度上保证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艳霞,王永霞,张利荣. 基于高危因素评估表的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3):3324-3326.

[2]张文静. 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出血凝血功能及干预效果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31-132.

猜你喜欢预防效果初产妇针对性护理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效果分析特别健康·下半月(2020年11期)2020-12-15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9期)2020-09-13如何做好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2期)2020-04-05整体护理对无痛分娩初产妇的护理效果观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16期)2019-10-06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预防效果分析中外医疗(2018年21期)2018-11-28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观察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4期)2018-06-04针对性护理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35期)2018-01-15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中外医疗(2017年22期)2017-10-19社区干预对高血压预防效果评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32期)2017-06-19针对性护理对银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探究医学信息(2017年6期)2017-04-18 相关热词搜索: 初产妇 产后 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