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研究

刘尧 王磊 侯丽丽 潘艳 刘长姣 边忠博

摘 要:随着“1+X”证书制度及相关文件的出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在总结“1+X”证书制度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1+X”证书制度建设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即“课程与证书融合”。通过实践证明,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满足课程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1+X”证书;本科院校;《食品理化检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76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区别于学术型本科,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1+X”证书制度试点将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行。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1+X”证书制度是一种教育评价制度,反映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于人才技能需求的高效对接。在“1+X”证书制度建设下,如何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实现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质的飞跃,提高人才培养效果,贴近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这是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的现实意义。“课程与证书融合”是指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它实现了教学的有效转变和创新,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课程与证书融合”,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企业需求、社会认可度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为国家储备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本文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以吉林工商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对《食品理化检验》进行课程与证书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加深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融合改革,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胜任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通过考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多元化就业,达到最终实现学生个人自身价值的目标。

1 以“课程与证书融合”为导向,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度转化

《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对参评人员的粮农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测、相关信息收集与分析、质量安全管理等综合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标准。以《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高级技能标准为课改核心,将证书大纲与《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以“实验室的准备、操作和环境安全,监测准备和操作,数据读取和分析”的职业技能工作任务为核心课改内容,结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转变教学理念,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扩展到理论与实验、实训环节深度融合,并按照高级技能标准中的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实践学习任务让学生练习。在扎实掌握理论内容的同时,夯实动手实操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理论知识真正融入每一个检测项目中,真正构建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训体系。

2 “课程与证书融合”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2.1 以证书标准要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

《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高级技能标准的工作任务包含实验室的准备、操作和环境安全,监测准备和操作,数据读取和分析四大模块。具体的职业技能如下:按食品领域标准规范及样品性质,提出检验项目建议,制作检验方案;能按标准规范配制待测成分标准溶液,进行样品预处理操作;会操作色谱、光谱等检测设备及其工作站,会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能按食品领域的标准规范及检验方案进行食品全面指标检测;能对实验室安全进行监督和应急管理;能按标准、规范及加工工艺要求,选择配置监测仪器设备;能依据分析方法建立检测方法,完成验证报告、審核原始记录及检测结果、建立生产质量控制图;掌握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兽药残留快检及数据分析。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进行融合,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内容分解成十八个任务模块,结合支架式、抛锚式、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小步子多目标地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即会解读各级各类标准、会根据检测项目制定合理的检验方案并实施项目检测、会使用各类检测仪器并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会正确进行数据记录与处理。在日常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为未来高效就业服务。

2.2 “三位一体”教学环节实施

“三位一体”教学环节改革是指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设置为理论讲授、课程实验及课程实训三部分。理论讲授主要是标准的解读、检测项目的实验原理、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另外,将标准培训内容适当地加入学生自习时间,可以作为课程学习的有效补充;实验环节设置与任务模块相结合的内容,结合标准对实操能力的要求,认真核对实验操作环节;课程实训是对理论和实验环节的补充与扩展。以一类食品为检测对象,设定实训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样品检验项目,制定检测方案,完成全项目检测。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能力、仪器操作和维护能力、数据记录和处理能力。

“三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改革为是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实施扩展为课前自学、课中研学和课后延学三个阶段。课前自学指教师通过云班课APP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做到带着问题听课,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研学是指结合案例讲解知识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所学知识与现实事物的关联性,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探索与创新意识;或引入典型的探讨性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成为主体,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课后延学是指充分发挥网络视频功能,在实训基地与企业教师连线,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以《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食品护色剂亚硝酸钠的测定为例。以《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食品护色剂模块中亚硝酸钠的测定为例。课前在云班课APP中提出“头脑风暴”-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过量出现的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典型案例,引出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不可或缺但一定要注意残留量这一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查询国家标准对于不同类型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具体要求。然后讲授肉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所需试剂药品、仪器设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等理论内容;实验课选择某品牌的肉制品,请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该品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进行国标法测定并上报检测结果;课后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在云班课APP上提供某肉制品生产企业检测实验室对肉制品中亚硼酸钠残留量测定的实操视频。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了解行业企业检测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日常,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了解岗位,以便能够更快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求。

实践环节的“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包含了单项目实验、全项目检测实训、模拟仿真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实操训练,夯实学生理论和技能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合作探究的参与度。以《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高级部分的加工环节中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为例。《食品理化检验》实验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山梨酸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在实训环节则以某企业生产的豆奶制品为例,结合前续知识进行豆奶制品的包含防腐剂检测在内的全项目检测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设定豆奶制品的水分含量测定、脂肪含量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还原糖含量测定、山梨酸含量测定等多项检测项目,让学生根据检测项目,结合实验室具备的实验条件,根据检测项目的国家标准,合理选择检测方法,从项目检测方案的设计,到检测项目的实际操作,再到检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全程由学生自主进行,深度锤炼学生;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检测项目的熟悉程度,还安排学生进行检测项目的模拟仿真训练。结合东方仿真软件公司提供的模拟仿真训练软件,学生对样品的前处理、检测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方法在软件上熟练操作,使实操过的检测项目掌握得更加扎实,以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快地胜任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也能使得学生的资格证书更快更好地获得社会的认可,同时更好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各个专业中推广“1+X”证书制度。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评价模式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模式。第一,设置过程性考核。课程最终成绩不再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作为唯一考核的依据,而是增加过程性考试。每个月进行一次过程性考核,考核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理论内容在云班课APP题库中依据每个学习模块的学习标准选择相应的试题进行考核;实操部分则根据实验课实施过程中各个检测项目的掌握熟练程度赋分。第二,添加竞赛环节。竞赛设置为理论环与实操两部分。理论环节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开展,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难度题;实操环节以“技能争霸赛”的形式开展,抽签决定现场操作的检测项目环节。理论和实操环节的竞赛均设置团体赛和个人赛。竞赛模式的设置,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对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起到了巩固性的作用,也对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起到了激励、带动的效果,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荣誉感。第三,设计技能实操仿真模拟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操作完成指定的检测项目仿真模拟软件的操作考核。通過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实现学生自身的综合、全面发展,并使其乐于服务于社会。

3 结语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证书标准深度融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理解的同时,夯实了实践技能课程目标与证书标准的深度融合,即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考点,利于课程教学真正服务于行业企业需求,同时深化了“1+X”证书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推广;课程目标与证书标准的深度融合,既满足了学生就业时岗位对知识、技能、证书的要求,又缩短了学生适应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时间,也深刻反映了“1+X”证书服务学生、服务行业企业的精神内核,也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快更好地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陈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重构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21,(05):82-85.

[2]吕原君,陈琼.基于“1+X”证书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20,(12):21-25.

[3]贾林平,郭炬.高等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46-49.

[4]张峤.“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试点单位的路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02):233-235.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GJX2021D387)。

作者简介:刘尧(1983-),女,汉族,博士,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1840501705241

猜你喜欢职业技能证书应用型少就是多伴侣(2021年9期)2021-10-28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线学习(2021年4期)2021-09-10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2期)2021-03-04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2期)2019-09-10“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广西教育·D版(2016年8期)2016-09-27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5期)2016-06-16辽宁本科高校聚焦“应用型”江西教育B(2016年2期)2016-03-25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电脑爱好者(2015年11期)2015-09-10假证故事会(2015年16期)2015-05-14应用型人才“3?3”制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6期)2014-08-18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改革 本科 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