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下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研究

张友瑞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面临重大改革,百万扩招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退役军人正是重要扩招对象之一。将退役军人纳为高职百万扩招对象,既能处理好退役军人安置问题,又能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对整个社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退役军人的特殊性,高职院校需要开展专项协同育人机制,这样才能保障退役军人教育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探究高职扩招背景下退役军人的教育教学现状及意义,提出协同育人措施,希望能够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保障。

关键词:高职扩招;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2-0049-03

职业教育改革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稳定器。2019年,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帮助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更好就业。目前,高职院校正致力于扩大招生规模,为我國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退役军人要想快速融入社会,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素养,到高职院校进修学习是提高他们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高职扩招正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适合退役军人的课程体系,提高退役军人就业能力,妥善处理好退役军人问题。

一、高职扩招背景下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重要性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高职考试招生办法,并将招生规模扩大到100万人。同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海口考察时,再次强调通过高职改革来扩招退役军人等就业技能低的群体。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退役军人特点设置课程,采用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退役军人提供学制灵活、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例如加大线上授课课时,让退役军人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将知识教学转变成智能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意义

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开展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提高退役军人群体的技术能力。专项协同教育有助于提高退役军人的终身学习意识,为退役军人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开展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有助于加快个性化学习和远程教学改革,为扩招后的高职院校顺利完成扩招工作提供帮助,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高职扩招下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现实问题

(一)退役军人再教育特征

第一,年龄跨度大。由于退役军人服役年限不同,退役军人群体年龄出现分层,一般在20—30之间,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近10岁[1]。第二,家庭责任不同。相对来说,24岁以下的退役军人大多还未结婚,退役后的就业需求不是很迫切,已婚或年龄较大的单身退役军人都急需一个好的工作,已婚退役军人要担负起家庭责任,单身退役军人要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以便增强自身资本。第三,适应社会速度不同。相对来说,年轻一点的退役军人在军队的时间较短,与社会脱离时间不长,能够较快适应进入社会后的生活。年纪较大的退役军人由于在军队的时间较长,与社会脱节较为严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慢慢适应社会环境。第四,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退役军人以高中或中专学历为主,比例超出总人数的64%,提高退役军人学历和职业技能非常重要。

(二)退役军人再教育现实问题

第一,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产品及其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退役军人的低学历将成为其就业的劣势。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退役军人再教育,提高退役军人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科技竞争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供给、新产业,这会加大退役军人的就业难度,实施高职扩招就是为了加快我国产业模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第二,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时间不够。就教育模式来说,高职院校一般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会要求教师和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地点开展教学,导致退役军人不能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由于退役军人都是成年人,而且有些退役军人还需要担负家庭重任,这会导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统一教学,导致就算政府及高职院校提供再多有利政策也难以实现再教育。另外,由于长时间接触实战训练,很多退役军人不喜欢理论课程,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容易因为缺乏理论知识而影响实践效果。或者因为长时间接受军事理论和技能学习,他们对文化方面的课程学习能力不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容易造成进入职业教育后出现中途退出的情况。

第三,退役军人就业难。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退役军人已达到5700多万人,且每年以几十万人递增,如何合理安置退役军人成为社会难题,高职院校也很难将其全部招收。而退役军人由于长时间与社会脱离,导致社会竞争力下降,难以快速融入社会中,或者出现就业岗位不匹配的现象,对退役军人群体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三、退役军人协同专项育人需求

(一)多元化学习内容

对退役军人来说,再教育除了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外,还有解决一些隐性需求的目的[2]。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为退役军人提供多元化学习内容,除了开设一些职业技能课程,还需要增设社会人际交往、如何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等课程,让再教育能够为退役军人提供行为规范、思想、观念等学习需要,强化退役军人的社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需要有意识地将统招生和退役军人进行混编分组,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不同人士的行为习惯,帮助退役军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灵活化学习途经

由于退役军人需要担负家庭责任,需要边工作边学习,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灵活化的学习途径,增设线上课程,让退役军人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或短期集中的方式学习,有效兼顾工作与学习。具体可以设置弹性学制,帮助退役军人开展“互联网+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如果是不适合在网络上开展的课程,可以采用集中式教学方式,利用专门的时间到校学习。

四、高职扩招下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措施

(一)突出军旅特色,助力教学管理

首先,教师要摸清退役军人学生群体的学情及职业技能需求,重视入学前的调研工作,对退役军人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借助调研数据进行专业设置,注重提高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能力。做好军校管理衔接,科学规范开展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其次,开展军事化管理,提升军人的自治自理能力。高职院校可成立“退役军人资源中心”等在校组织,通过组织管理方式发挥军人的自治能力。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对退役军人学生进行单独编班编舍,通过班队管理来强化军人执行能力,或者对退役军人学生实施双线管理模式,让其在校园中也保持军旅状态,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将军人作风融入校园学习中。最后,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专业的职业教育。随着招生范围不断拓宽,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学生,并学习和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开展信息化、技术化人才培育模式。学校可以为退役军人配备有经验、有家庭的辅导员,并让辅导员以足够的耐心去关心和指导他们,结合退役军人实际情况定制职业教育学习计划及职业生涯规划,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能力。

(二)精准施教、分层培养,切实提高职业能力

第一,结合退役军人特征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文化基础的退役军人进行分层培养。专业和就业是否匹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退役军人的工作[3]。通常来说,只有让退役军人掌握的技能具有社会通用性,才能吸引更多企业组织接纳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退役学生差异化特性出发,开展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等教育模式,打破传统全部围绕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育模式,结合学生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实施标准不降、质量为先教学原则,并注意加强校企合作,有意识地培养退役军人的实践能力。第二,开展智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衡量人才是否具备真才实学的重要标准,培养退役军人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手段,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提高退役军人知识应用能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予退役军人更多自由学习时间,让他们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减少统一学习时段,平衡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第三,落实学分银行,引导退役军人自主提升专业技能[4]。由于退役军人缺乏较长系统学习时间,高职院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弹性学制,免修部分基础课程,着重针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并按照学分进行考核,允许退役军人将已有知识、技能兑换成相应的学分,提前毕业,有效提升退役军人的学习自主性。

(三)校企融合,加强实践教学

第一,注重校内实践,提升退役军人实践技术。就业能力是退役军人学生实践能力的外在表现,有助于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5]。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多多注重校内实践活动,引导教师结合教学进度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帮助退役军人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相关技能。高职院校要注重发挥自身“课证融合、理实一体”的教育特点,打破传统理论与实训分开的教学模式,延长校内实训场所开放时间,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第二,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就业衔接。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精髓,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从而明确职业教育方向。另外,校企合作有助于构建教学、实训一体化平台,既能帮助学校节省大量成本,还能让师生切实体会到企业制度及岗位操作流程,为学生提供顶岗学习场所。将校企合作融入退役军人专项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引导退役军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岗位竞争力,满足就业市场岗位需求。

(四)完善评价制度,提升激励作用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科学评价退役军人学习进度。高职院校需要及时改变教育理念,具体可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入贯彻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注重科学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要将退役军人学生在高职学习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既考虑他们的学习考核成绩,又综合德智体美劳核心素养,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改变“唯分数”的单一评价体系,让考核结果变得更加客观、真实。第二,完善考评制度,发挥正向激励作用。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一把尺”的考评制度,综合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考核标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客观的评价。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及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学生评价,让考核变得更加透明。学校要重视评优评先活动,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这样才能全面激发退役军人学习主动性,促进其变得更加努力和重视再教育学习过程,切实提高退役军人的素质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退役军人协同育人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联动,注重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就高职院校来说,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实施灵活化学习途径,方便退役军人开展碎片化学习,平衡好學习与家庭的关系。注重提高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性,开展一些有利于其适应社会的通用性课程,从思想、行为规范等方面帮助退役军人重新进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福荣. 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0(13):89-90.

[2] 陈美荣.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的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4):73-74.

[3] 李栋,马安博,于涛,等. 高职“百万扩招”多元化生源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6):93-95.

[4] 黄芳. 扩招100万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应对的冷思考[J]. 职教论坛,2019(07):156-160.

[5] 国卉男,秦一鸣,赵华. 扩招100万:重点人群进入高职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与变革路径[J]. 职教论坛,2019(07):79-85.

(荐稿人:骆群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退役军人高职扩招措施高职扩招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路径研究时代人物(2020年20期)2020-11-25关于“职教军校”的设想及专项教学的建议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45期)2020-10-28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完善策略山东青年(2020年4期)2020-06-15“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策略探微法制与社会(2020年11期)2020-06-01高职扩招背景下多生源学生的现状分析研究学理论·下(2020年12期)2020-03-25高职扩招背景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1期)2020-02-16关于我国军人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经营者(2019年16期)2019-10-30浅谈退役军人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锦绣·下旬刊(2019年7期)2019-10-21WTO:新增贸易限制措施 创2008年以来新低WTO经济导刊(2017年8期)2017-08-24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18期)2017-06-19 相关热词搜索: 扩招 育人 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