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家校,合力育人

李树财 王敏

目前,在推进教育与互联网融合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教师办公、授课环境的改变,由网上课堂到网络直播课,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和专业人士时时对接,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线上学习

互联网在助力知识传递的同时,也在慢慢地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改变、影响教育的各个方面。用互联网搭建家校共育的联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依据课题的实施目标,探索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新思路,使育人實践走出新的更具实效之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春登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十分严重:

1.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

有些农村地区,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农忙时太累,起早贪黑,兼顾不了孩子;
农闲时参与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无心照管孩子。家长把孩子教育的问题全权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形成了“学校紧家长松、学校向左家长向右”这种互相消减的教育现状。正负相抵的结果不仅使学校的教育不显成效,反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果。

2.只关注学习不注重德行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零”的现状,说明了什么?说明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意识和理念。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在孩子期中或期末测试后,询问一下孩子的成绩,没有下滑或略有上升就是关注,考得好可能会奖励孩子一番,认为这就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了。许多家长甚至从没有主动联系过老师,认为老师不打电话就说明孩子一切都好。甚至,在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时,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只是随意批评几句或索性打一顿敷衍了事,完全忽视孩子这段时间以来性格、行为的变化。孩子的成绩就是孩子好坏行为的标准,成绩好就“一白遮百丑”。殊不知,孩子的德行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3.“放养”式教育的弊端

总听家长与老师这样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不听我的话,我说什么他都对着干,只听老师您的话。不沟通、不陪伴的结果,就是把孩子推向叛逆的最有效路径。家长的责任不仅是供给孩子吃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诉求。“子不教,父之过。”生而不养才是很多“问题少年”产生的根本原因。“放养”是有选择的“放”,有的放矢的“养”,不是撒手不管、顺其自然。

完成好、履行好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关心、陪伴孩子,构建温馨的家庭环境,学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拉近孩子和家长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建立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再相互消解,学校在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的实践中,走出了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家校互联网教育的新路子。

1.以“平台”参与为轴心

“家校共育数字”平台,是学校帮助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好手段。

(1)理念更权威,答疑更精准,提升更迅捷

平台定期会推出权威人士的经验分享和方法指导,家长通过观看,可以收获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时时更新理念、转变家庭教育思维,为家长提供定力和发展力。持之以恒的教育才会是有实效的教育,“家校共育数字”平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家长,使他们向着有效教育的方向前行。

家长在学习理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实际问题。此时,家长可以利用平台随时和相关专业人员或其他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平台帮助家长在教育中获得捷径,让家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已有的经验来实施教育,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组织家长参与学习中,家长们都表示“平台帮助家长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天窗”,帮助家长有目的地动起来,帮助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2)活动更有效,参与更主动,成长更可观

平台会定期设置一些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和家长在参与中相互碰撞、相互磨合,在体验生活的同时,走近彼此。比如,“厨房收纳技巧”,帮助学生体验母亲的辛劳,收获自己动手的快乐;
“除夕祭祖送‘元宝’”,孩子们在参与中走近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源远流长。

(3)不放任,勤督促,长效作用

把参与平台变成一种习惯,让平台助力家庭教育的发展,教师需要做得更多。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家长的参与情况,针对有效的前沿理念,开展深入的学习,帮助家长建立理论和实践的通路;
选取成长快、有代表性的家长进行心得交流,激活家庭教育,让用心的家长更加用心,无心的家长开始用心,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孩子成长。同时,针对平台中一些好的活动,教师可以有所取舍地拿到班级中来,让孩子一起参与、共同行动。告诉孩子参与活动绝对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成长。对活动完成好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励,促进学生更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把平台推到家长、孩子的面前,让平台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的家庭,让家庭教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态,发挥长效的作用力,使家庭教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以“两群”交流为辅助

学校建立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群,由专业的老师定期发放好的家庭教育文章、案例,或开展相关的活动。建立两个班级交流群,一个用于文件的发送和接受,另一个可用于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收获的分享和互通。

(1)帮助家长建立家教团队

“两群”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指向班级的所有学生和家长。学生的年龄相近,出现的身体、心理问题也比较一致,便于学校、老师更有针对性地教育指导。同时,群的建立能够帮助家长形成组织和团队,让家长的家庭教育有所依傍。“独行快、众行远”,家庭教育也容易产生疲累,家长间互相督促、共同前行,才会使家庭教育更长久,行之有效。

(2)促进家长间更深入的沟通

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体现最明显的是沟通的时时处处。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全覆盖,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文件的接收、语音的传递已然变成人们生活的常态。“两群”的建立,使家校的联通、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联通变得无阻碍。壁垒的破除、榜样的带动……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庭教育会越来越深入。

3.以视频会议为手段

虚拟的网络,有时会让人产生不真实的错觉,适时地面对面的沟通会催化教育的行进。传统的家校沟通,老师们会组织学期的家长会,或者是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受时间、交通的影响。现在把视频会议作为家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纽带,选择家长、老师便利的时间,定时地发起会议,面对面地交流、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和缺失,以补足平台和群交流的短板,促使家庭教育进一步落地。

4.线上线下合力育人

互联网提供便捷的家校沟通方式,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缺少情感的触碰,有些教育是需要人与人、教师与家长真实碰触的。把网络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相结合,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样,家长熟悉老师,老师了解家长,劲往一处使,家校融合方能达到合力育人的目的。

建立学校和家庭互联互通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助力家庭教育,走出家校合力育人的新路子。如此,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意识改变了、理念提升了、方法有了,处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会变得更智慧。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真正融合、协同育人,达成“1+1>2”的育人效果,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口前镇春登中心小学)

(编辑 文凤)

猜你喜欢共育家校育人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1年7期)2021-07-19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1年8期)2021-07-19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疯狂英语·初中版(2021年7期)2021-01-21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0年12期)2020-12-14家校携手,共促发展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学生版上半月(2020年11期)2020-11-17笨柴兄弟爱你·阳光少年(2019年5期)2019-06-06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家校关系江西教育A(2018年10期)2018-12-27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18年10期)2018-05-14 相关热词搜索: 育人 合力 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