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吴颖

【摘 要】如何在高职高专的《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混合式教学?这是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去实践和思考的问题。从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训练三个环节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律性,逐渐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
理论;
混合式教学;
实践;
教学效能

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途径,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1]。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大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逐渐增强的过程。而传统教学更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如何更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有实践性、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我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也能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尝试到了《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混合式教学的优越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才能激发和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高职高专的学生逐渐成长为学习的主人,为今后的执业考试、临床工作、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课前预习:“抛砖引玉”的实践与思考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高职高专的学生基本没有预习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要求,以PPT的形式通过雨课堂,推出预习课件,包括:

1.1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思维导图,让学生先建立一个基本概念。

1.2 典型的情景案例,要求学生。

1.2.1 尝试分析护理评估资料。

1.2.1.1 结合健康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推出临床初步诊断。

1.2.1.2 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思考人文关怀的

重要性[2]。

1.2.1.3 结合案例拟出适合于患者的治疗原则。

1.2.2 尝试以问题形式提出护理诊断。

1.2.2.1 共性的如:有疼痛吗?有发热吗?有焦虑吗?有体液不足吗?有并发症的危险吗?

1.2.2.2 专科的如:①神经外科:有意识障碍吗?有脑疝的危险吗?②心胸外科:有气体交换受损吗?有活动无耐力吗?③普外科:颈部:有呼吸困难吗?有吞咽困难吗?乳房:有形象紊乱吗?有上肢活动受限吗?腹部:有营养失调吗?有体液不足吗?周围血管:有活动受限吗?有组织坏死的危险吗?④泌尿、男生殖科:有排尿障碍吗?有性功能障碍吗?⑤骨科:有躯体移动障碍吗?有瘫痪的危险吗?

1.2.3.尝试列出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1.2.3.1 术前护理措施。非手术护理:①一般护理:体位、饮食等。②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专科情况(如神经外科重在观察意识、颅内压升高;
胸外科重在观察呼吸、循环;
腹部外科重在观察腹痛、腹膜刺激征;
泌尿外科重在观察尿量、尿色;
骨科重在观察肢体形态、活动)、辅助检查、是否出现并发症等。③配合医生的相关治疗,如止痛、扩容、使用抗生素等。术前准备与护理:常规:①呼吸道准备;
②胃肠道准备;
③皮肤准备;
④休息;
⑤交叉配血、药物过敏试验;
⑥适应性训练;
⑦手术日晨护理。特殊:①营养不良的护理;
②体液失调的护理;
③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④肝脏疾病的护理;
⑤肾脏疾病的护理;
⑥糖尿病的护理;
⑦急诊手术护理。

1.2.3.2 术后护理措施:体位:首先从麻醉方式入手安排;
麻醉过后测量血压,血压不稳,应平卧以免休克;
血压平稳后,抬高患处,利于呼吸、引流、止痛、促血供等。饮食:非胃肠道术后,进食时间以麻醉方式作为依据;
胃肠道术后,肛门排气是进食指征。进食顺序:流质、半流质、普食。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
②专科症状与体征;
③伤口情况;
④引流情况;
⑤有无并发症出现,如伤口感染、伤口出血、伤口裂开等。伤口护理:①预防感染、处理感染;
②拆线。引流护理:①妥善固定;
②无菌操作;
③保持通畅;
④观察记录;
⑤适时拔管。专科護理:①神经外科:降颅压,防脑疝。②胸外科: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循环功能。③普外科:颈部术后,注意并发症的护理;
乳癌术后,做好放、化疗护理,皮瓣护理等;
腹部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
周围血管术后,促血供,防组织缺血坏死。④泌尿、男生殖科:保持尿流通畅,防肾衰;
恢复男性性功能。⑤骨科:防功能障碍、防畸形。

1.3 在多媒体平台推出较细化的填空题、比较表等,要求学生结合书本、网络知识完成并提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让预习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1.4 拓展与讨论问题,这部分设计注重横向与纵向知识的联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在腹外疝的预习课件中,我推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画出腹外疝的病理解剖简易图。②用流程图说明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联系。③滑动性疝应属于哪种临床类型?④分析逆行性嵌顿疝(Maydl疝)和肠管壁疝(Richter疝)的临床意义。⑤熟记和理解书本上的比较表—斜疝和直疝的临床特点区别;
并尝试加入股疝的区别。⑥谈谈透光试验对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的临床意义。⑦分析腹内压增高对疝治疗的影响。⑧列出脑疝与腹外疝的比较要点。

2 课堂探究:“落地生根”的实践与思考

2.1 “不可小觑”的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的首要环节,通过雨课堂,落实学生考勤情况,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让学生有紧迫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负责任的态度,也起到了“立德树人”的示范作用。

2.2 新课导入是检验课前预习的“试金石”

2.2.1 教师首先公布学生在雨课堂上预习习题的完成情况,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形成问题清单,有待解决。

2.2.2 请学习小组成员带领学生分析课前推出的情景案例,师生共同找出存在的问题,列入问题清单,有待解决。

2.3 新课呈现是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破冰利刃” 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才是课堂探究的精髓。在雨课堂上以PPT或小视频形式呈现。

2.3.1.呈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思维导图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谈谈对这些内容的认知,教师评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目前的认知水平和存在问题。

2.3.2 呈现外科疾病的护理程序 由教师引导学生从定义、病因、病理开始,进入护理评估中的健康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评估、治疗原则,提出护理诊断或问题,列出护理目标,拟定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作出护理评价。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在重、难点部分,可以在每个点设计3个~5个选择题,在雨课堂推出,现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3.3 呈现拓展与讨论内容 让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由学习小组组织讨论,将有争议的内容提交教师,由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点和迁移的方法,抽丝剥茧,揭示问题、解决问题。

2.4 解决问题清单才能“拨云见日”

2.4.1 呈现习题的问题清单,由学习小组组织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2 呈现情景案例的问题清单,学习小组组织讨论,找出当时分析中的症结,评估目前对本案例的解决能力。

2.5 课堂小结是对课堂探究的“思维迁移” 先由学生从思维导图入手,回顾和深化知识结构,再由学习小组结合护理程序带领学生理出知识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进行扩充和延伸,并反思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3 课后训练:“强基固本”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评估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否学以致用?能否与临床实际无缝连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3]。课后迅速推出以下环节,真正使课后训练达到“强基固本”的作用。

3.1 纸质作业是课后训练的“不动产” 纸质作业是对知识概念、重点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重视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关键。我通常布置如下内容:①3个~5个概念性的名词解释。②2题~3题关于术前、术后专科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如神经外科中的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胸外科中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普外科中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乳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胃肠道手术后的饮食护理?周围血管术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护理措施?泌尿外科中对各种管道的护理措施?骨外科中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③学会做横向知识的比较表,如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的比较、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的比较等。④尝试做示意图、流程图等,培养形象思维,如:在纸上临摹出自己的手,做出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示意图;
根据书本知识、网络、临床见习画出手术室布局的流程图等。

3.2 线上测试是课后训练的“头脑风暴” 通过雨课堂,限定时间,结合学习指导、护士资格证考试内容,推出护士资格证考试的相关题型,按A1、A2、A3、A4的顺序,要求学生闭卷测试,检测学习效果。

3.3 情景案例拓展是课后训练的“认知策略”

3.3.1 请学习小组在自习课的时间,以课前预习案例为基点,依据护理程序,丰富与拓展评估资料,尝试做出护理计划。再由学习小组结合护士资格证考试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挖掘每个案例中涉及的高频考点。

3.3.2 针对护理学生,从护理评估做出疾病初步诊断这一薄弱环节,请学生尝试做出每个疾病的小案例,强化这部分临床思维。如:某女,45岁,无意间发现右乳有一肿块来诊。检查:右乳外上象限有一3×4cm2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小,无压痛。请考虑病人的初步诊断?引导学生养成抓住重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3.3 鼓励学生利用书本知识、网络素材、临床见习,自行设计案例,提交学习小组,选出优秀案例,在班群做展示,每学期由学习小组、班委、老师做评价,推荐2个~3个优秀案例至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做范例。

3.4 临床见习是学生与临床的“橋梁枢纽” 我们学校没有直属的教学医院,每学期只有2次~3次见习机会,为了高效利用见习机会。在见习前,根据安排,教师先与见习科室护士长沟通,确定见习内容,并与学生拟出见习目的、要求。见习过程中,教师会征得科室带教老师的同意,将见习过程拍成视频,回来剪辑后,通过网络进行播放,让学生方便学习和保存。见习回来后,督促学生书写见习体会和整理案例资料。

3.5 线上线下交流是学生与教师有效的“人际沟通”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我在钉钉或雨课堂上,将每个章节的难点,制成PPt或小视频,以录播链接的形式放到班群,方便学生反复学习,并鼓励学生在线上提交问题,我会及时答疑解惑。同时提倡学生在线下,找老师、同学探讨存疑的问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有效的交流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探究精神,更能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外科护理学》通过一年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我授课的2018级护理的两个班,混合式教学前,即2019年秋季学期,理论及格率42%,总评及格率87.5%,优秀率8%;
混合式教学后,即2020年春季学期,理论及格率73.2%,总评及格率100%,优秀率21.6%;
我目前授课的2019级护理的两个班,即2020年秋季学期,理论及格率78.9%,总评及格率97.4%,优秀率25.8%。作为一名高职高专的教师,面临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律性不足的情况,只有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融入混合式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思,最终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新旺.教育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张东良,周彦良.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理论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19期)2019-11-11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标准化病人情境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年10期)2018-12-21“理论”与“实践”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8年11期)2018-01-14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10期)2017-11-10盛满理论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2017年4期)2017-04-18基于云模型的混合教学教师技能评价分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33期)2017-03-21论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年11期)2017-01-14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相关热词搜索: 外科 护理学 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