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讨论话题应当有张力

杨瑞瑞

摘要:好的讨论话题要能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要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话说、愿意说,彰显凝聚力。好的讨论话题不是“一问一答”式的,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应付的,而是涵盖全文信息,或者指向多个层面的课文理解,体现支撑力。好的讨论话题,还要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能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新东西,激发生长力。

关键词:讨论话题;凝聚力;支撑力;生长力

一直困惑于自己低效的课堂:学生整体活跃度低,很多甚至保持无言状态,较少参与课堂发言或者主动发问。每当我提问时,总有学生有意低下头或者刻意将视线由黑板转移到书本、课桌或教室的某个角落,避免与我对视,唯恐“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被“抓壯丁”。这种“课堂沉默”现象始终困扰着我。

听徐杰老师的讲座,他指出:“课堂可以没有‘提问,但是必须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提炼出的‘话题。”以往的课堂,我习惯使用“一问一答”“再问再答”“连续追问”等方法,教读课上,学生还能勉强跟着问题找到答案,进行师生互动;可到了自读课上,我发现,继续用这样的方法,一堂课下来,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大部分学生甚至找不到答案,完全没有办法参与到课堂中。话题讨论,或许能打破“课堂沉默”。其中,讨论话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什么是好的讨论话题?如何找准好的讨论话题呢?徐杰老师分享了《周亚夫军细柳》自读课教学中的一个讨论话题:“周亚夫的‘真体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营造了课堂讨论的场域,极具张力。

一、彰显凝聚力

好的讨论话题要能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要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话说、愿意说,彰显凝聚力。我认为,这里的“凝聚力”,指的是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就是说,这个话题是能够激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的,是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非深不可测的(脱离文本完全找不到答案的),非极其简易的(学生一看就知道答案的)。“周亚夫的‘真体现在哪里?”这一讨论话题不是散漫的,而是具有聚拢性、指向性,放得出去,也能收得回来。但同时,这个讨论话题也是非常有趣的。学生会考虑“真”在性格上、“真”在行为上、“真”在语言上,从而快速找到“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学生可选择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也可选择用文本中的句子直接作答。该讨论话题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有话说,并且能说准确,这就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有了凝聚力,课堂就会“活”起来,课堂也会变得高效。

二、体现支撑力

好的讨论话题不是“一问一答”式的,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应付的,而是涵盖全文信息,或者指向多个层面的课文理解。这个话题要能上下延伸、左右勾连,拎起一根线,连成一大片,即体现支撑力。我认为,所谓“支撑力”,是指好的话题不是独立存在、孤立无援的,而是“一个支点能够撬动整个文本”,与文本中的内容“抱团取暖”、共同合作的。“周亚夫的‘真体现在哪里?”这个话题的设计,就指向多个层面:周亚夫的“真”表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描写周亚夫的“真”、写周亚夫的“真”为何要写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等。讨论话题所延伸出来的内容,包含了艺术表现手法、人物形象、主题理解等。这个“真”串联、涵盖了整个文本。

三、激发生长力

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能共生共长。所以,好的讨论话题,要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要能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新东西,激发生长力。我认为,“生长力”包括三个方面:学生与文本之间共生共长,学生与学生之间共生共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共生共长。

学生与文本之间共生共长,应该是让学生借助文本、学习单等重要资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主动激活已有知识与文本对话,梳理并提炼自己的收获。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讨论话题,应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比如“周亚夫的‘真体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是否能找到体现“真”的相关句子,而在于解说为什么周亚夫的“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学生能从话题中拓展出来的“生长空间”有:谁成全了周亚夫的“真”?汉文帝能否称得上“真天子”?周亚夫的“真”是否影响他的仕途发展?如此一来,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与学生之间共生共长,是指学生在文本自主研学的基础上,从“思之有得”与“思之不得”两个方面,通过分享、辨析、讨论、质疑等多种形式互助生长。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情境或任务,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阅读后的成果;也可以通过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讨论自主阅读后产生的困惑或问题。就“周亚夫的‘真体现在哪里?”这个话题,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真”的对立面是“假”,文本中是否体现了“假”的一面?司马迁为何能写出这样的“真”?《史记》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真将军”?等等。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助共生,共生共长。

教师与学生之间共生共长,是指通过改变教师传统的面面俱到的授课方法,逐步实现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再到“以学活教”的转变。经历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过程后,教师应该准确诊断学情,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精准点拨,实现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往往忽视另一个历史人物汉文帝,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准点拨,由周亚夫的“真”“生长”出汉文帝的“真”,再“生长”出司马迁的《史记》,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有效点拨和指导,给予学生真正渴望获得的文本知识与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提炼和挖掘文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共生是基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生是核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生是拓展与升华。这种共生共长就使得话题讨论的生长空间一步一步地扩展。如此一来,讨论的过程就丰富了。

猜你喜欢 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杂文月刊(选刊版)(2020年11期)2020-12-23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新班主任(2020年7期)2020-07-26深化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4期)2017-05-18从文娱活动的开展谈班级凝聚力的培养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10期)2017-05-02班主任工作浅见甘肃教育(2017年3期)2017-03-25浅析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对增强事业单位凝聚力的推动作用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2期)2017-03-18做好一人一事思想谈心,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企业文化·中旬刊(2016年10期)2016-11-21创新班级活动形式聚力提升教学质量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8期)2016-10-31说“凝聚力”唯实(2009年7期)2009-08-21 相关热词搜索: 话题 讨论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