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中巩固“师范性”教育

解翀

摘   要: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教育全局、民族振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师范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传统优势所在,也是对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由单一师范教育努力转向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和巩固师范性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教师,助力师范教育事业振兴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师范性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144-03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内各地的师范专业类高等院校逐渐开始主动求变或被动接受转型,普遍开始由致力于纯粹师范教育努力转向综合化发展。特别是地方师范类高校为了提高影响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提高收入等,高师院校“综合化”、教师教育“大学化”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与之相伴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取舍与平衡,已经成为决定高师院校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必然面对的重要课题。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先后开展师范教育改革,在综合大学内设置科系,采用开放和非定向的模式进行教师培养。国内的转型发展思潮,相信有借鉴西方经验的原因。通过研究与对比,笔者认为,根据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定位,應当在转型发展中继承我国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强化“师范性”教育,通过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职业教师人才提高全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一、国内外师范教育体系的差异对比

有史以来,教育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至于我国最早的学校,据《孟子》记载出现在夏代。从历史的维度看,“教师”这一满足知识传递和文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地位角色、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并始终受到尊崇。但是,学界共识认为专门培养职业教师的师范专业教育历史却只有300多年的历史,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已经与西方教育体系具有鲜明差异,特别是在“师范性”教育上已经形成了显著不同,构成了我国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

(一)国外师范教育体系情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独立专业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与大学联合—多渠道和多形式培养师资力量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初等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任务过于繁重,美国佛罗里达州率先试行了中小学教师单一工资制(即工资按照教师本人所受教育程度加以确定,而不再根据所任职的学校等级确定),专业类师范院校无奈只能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培养地,由于失去对生源的吸引力而逐年萎缩,至1949年全美专业高师院校只剩下14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为了生存,美国的师范学院纷纷改组为大学或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全部在综合大学开展。日本、英国、法国等在战前独立设置师范学校的诸多经济发达国家,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习美国高校的模式进行教育体系的彻底改革,大幅缩减专业师范类学校的独立建制,转而通过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大学与专门委员会合作方式进行开放式和非定向的教师培养。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消师范学校的独立建制,直到1978年才重新设立3所教育大学。英国单独建制的师范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渐消失,师资培训成为综合大学的一项专业。法国也在80年代末开始由设在综合大学里的教师培训学院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

(二)国内师范教育体系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经过72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纵观国内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不难看出我国对师范教育较之国外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根据2021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gkcx.eol.cn)显示,截至目前,全国仍有公办师范类院校224所(含本科、专科),其中211工程8所、985工程2所,我国师范教育的扎实底蕴和体制优势尽显。

对于教育体制的发展方向,国内学术界普遍倾向建立由高师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同时培养师资的“双轨制”教育体制。但在构建“双轨制”体系过程中不得不直面的,是地方师范类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编制制度的存在,地方师范专业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似乎是满足其主观需求和客观导向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长期将职业教师的培养作为单一目标,导致综合化基础薄弱、综合办学水平低,再叠加经济下行,导致地方财政投入能力有限,盲目跟风走综合化之路并非明智之举。

二、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功能弱化的原因剖析

(一)西方经验:“学术性”挤压“师范性”

从历史维度看,应该肯定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相较西方的优越性。但是,我国公办院校对政府投入依赖较强,在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高度依赖地方财政投入的地方师范类院校发展遭遇困境、亟需改革。而且在实践中,教育制度转型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经验的影响,而欧美国家在学术和科技上的优势很难不归因于其教育体系。在客观上,地方师范院校始终要面对社会思潮在与西方比较中提出的“独立设置用不用”的追问,还要承受其学术方面天然短板带来的“学术水平行不行”的责难。在主观上,认为从师范院校转为大学有助于学校形象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也有助于争取经费和吸引生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其实并不难在学术性与师范性中做出抉择。但是,学术发展既需要学术带头人的鸿雁效应,更需要学术研究的积累和知识系统的整体构建,而这方面是地方高师院校的天然短板。诚然,由“师范性”向“学术性”转型并非不可能成功,但是绝非简单可以成就。如果忽略实际盲目转型,恐怕只能以“高不成、低不就”失败告终。从多地实践结果看,放弃传统师范性而向学术性方向发展,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强弱倒挂已经成为现实,传统师范性教育并重的专业知识、授业能力、教师品德综合培育开始向单纯高水平技术倾斜,培养高素质职业教师的人才导向开始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让步,专职教师的就业追求开始向提高综合就业率转变。

(二)目标定位:“综合性”冲击“师范性”

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中的办学定位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类型定位,即是培养教师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是教师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双重培养;二是形式定位,即是强化师范性、还是强化综合性还是师范性与综合性双重强化;三是目标定位,即是保持师范定位、还是成为具有综合性的师范大学还是具有师范性的综合大学还是笃定成为综合性大学。通过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多所地方师范类院校的研究,地方高师院校多提出了向综合大学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发向,师范教育只是其部分功能,一些院校甚至已经完成更名。但在调查中同时发现,这些院校普遍缺少与其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包括但不限于科系和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储备、实验室建设等),这与多年来的学校发展基础有密切而直接的关系,变革非一日之功。但是,办学定位的不明确,必将使一个学校的办学陷入盲目,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性”未得到充分强化和建立之前,又因重视不够导致“师范性弱化”,丢掉了传统优势,反而容易失去转型发展的支点。以辽宁省为例,省内有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三所师范大学,以及朝阳、锦州、铁岭、抚顺四市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另有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学校和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计有10所师范类公办高校,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似乎省内竞争激烈。但是不难看出,10所师范院校层次和侧重点较为分明,是可以实现差异化发展的。辽宁省共有110所公办高校,坚持“师范性”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选择的明智之举。

(三)经济因素:“效益性”扰动“师范性”

师范教育办学成本较高,而学费较低,院校发展对财政投入依赖度较高。我国对教育领域投入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18年十年间,教育经费从14500亿元增长到46143亿元,增长218%。高端、重点师范大学经费充足,2007年起,教育部和多省先后出台了部属、省属重点师范高校免费教育政策。但是,承担更多数量教师培养任务的地方师范类院校经费反而多有不足。特别是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多地只能勉强保障地方高校的基本运行投入,这就导致学校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经济效益上来保证不发生经营危机。经费不足必然导致资源得不到及时更新、优秀人才流失等现象发生,甚至有的院校陷入了降低分数线扩大招生—生源质量下降,毕业后竞争力不足影响学校声誉—进一步降低分数线的恶性循环。当院校不得不面对生存这一首要问题时,必然对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的大背景下,师范性教育也势必无奈弱化。此外,就业理念的变化也对师范院校的发展形成冲击。一方面,随着直播等行业的兴起,造成收入与专业能力水平严重脱钩,影响青少年成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动力;另一方面,现代青少年更倾向于自由的职业选择,更乐于接受适应性强的高等教育,而非就业指向明确的师范教育。

三、强化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的对策建议

(一)坚定社会主义特色教育观

师范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中小学的初等教育阶段,青少年离开家庭进入学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在这一阶段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朝夕相处的老师们。温家宝总理曾强调,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兼善天下;教育,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因此,师范性教育是通过对师范学生的教育,培养未来教师的师德师风,影响一代代青少年,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风序良俗,对整个国家、整个文明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而意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笔者认为,地方师范教育不妨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培养,巩固强化师范性教育,着力为即将成为教育者的师范生树立成为人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塑造完整的思想与道德体系,进而为下一代儿童和青少年在认识世界和行为处事上从意识形态层面打下正面的、积极的基础。

(二)强化师范性特色课程设计

客观上,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确实存在多年鲜有改变的问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强化师范性教育,就应当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师范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一是保证教育课程的门类和学时。师范教育培养的是教师而不是科学家,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实践理论是职业教师的基本技能框架,不宜轻易让位于其他专业课程。二是加强师范性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要求应当是充分、真实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能和组织能力训练以及听、说、评课表现等传统实践之外,还要突出教学研究能力、师生角色转化能力的训练。三是要通过“师范性”特色教育课程,完成师范学生到职业教师的内在心理和外部能力转化建设,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解决就业和赚钱养家不是人民教师的终极目标,要建立意识形态层面的崇高理想和高尚追求。

(三)完善对地方高师院校的补偿机制

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存在“强势支持”倾向,越是重点院校越容易得到政策和资源的倾斜。但是,师范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与其他高等教育和科研攻关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高师院校,更加需要国家的扶持,这也是基于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教育公平的机制诉求。公费师范生制度就是“政府辦学教育”的回归,如果向全国逐步推开,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公费制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地方高师院校的招生压力、提高生源质量,也可以使学校管理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上来,使享受“公费教育”的师范学生更容易对我国教育理念产生认同,有利于“师范性”教育的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同时,如能参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财政拨付制度,完善对地方师范类高等院校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配套转移支付政策,真正建立并完善对高师院校财政补偿机制,使其不再过度依赖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状况,就可使地方高师院校再无生存之忧,可以坚持“师范性”定位和教育,为地方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国祥,罗红艳,赵申苒.论师范大学再师范化转型及价值重塑[J].教育研究,2020,(3).

[2]   李宏伟,徐化娟.新时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9).

[3]   曲铁华,崔红洁.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路径与特点——基于1978—2013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3).

[4]   钟晨音.师范大学转型过程中发展目标定位的解读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2):29-34.

[5]   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3).

[6]   魏成武.转型期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师范性缺失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12.

[责任编辑   兴   华]

收稿日期:2021-02-23

作者简介:解    (1986-),女,辽宁鞍山人,硕士,从事财务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类师范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3期)2020-08-13原来它不是小偷创新作文(1-2年级)(2018年5期)2018-11-16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成长·读写月刊(2018年5期)2018-05-29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广西教育·D版(2017年12期)2017-12-25关于对师范教育小教专业教育理念的探讨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9期)2017-09-08师范类物理学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大学教育(2017年5期)2017-05-10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年9期)2015-10-12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文理导航(2014年27期)2014-09-21小小书画廊红蜻蜓(2014年4期)2014-07-09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学模式的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年1期)2014-03-28 相关热词搜索: 转型 师范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