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样化阅读活动,发展幼儿想象力

李婷

摘  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我们的阅读活动中,为了给孩子创造丰富的阅读体验,我利用好每次阅读活动,并在一日生活中抓住合适的时间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通过以下各种手段,锻炼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关键词:阅读,想象力,故事

一、在阅读活动中“看”故事

在我們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中,幼儿阅读的材料——图画故事书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其独特的叙述方式为幼儿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素养和美丽的平台,又对儿童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而正是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幼儿想象力得到飞速发展。因此在每周三的阅读活动中,我都会为孩子选择一则画面美观丰富并且情节简单的故事,让孩子看图猜故事。图松居直先生认为:“……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像力的能力。如果想像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像力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教师展示的故事画面,引导幼儿观察,推测,想象,创编出合理的故事情节。例如:《小猴变魔术》,在讲第一幅图时,我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看到了什么?“小猴在变魔术”,“小熊和小猪在看”,幼儿的语言即平铺直叙又很浮于表面,怎样让孩子能看到画面以外的情节呢?这就要看老师的提问引领了。小猴是怎么变魔术的?他用到了什么?小熊和小猪为什么来看?在老师一个一个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编出了“小猴正在学一样新本领——变魔术。有一天,他终于学会了,就请好朋友小熊和小猪来观看他表演。小猴戴上魔术帽,举起魔术棒,还爬到了桌子上,大叫一声变变变,小熊和小猪看的可开心啦!”

在看故事中,中班的孩子比较难做到的一点就是联系前后画面,推断故事情节。这种能力同样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并且根据画面的难度,调整自己的问题。同样是在讲述《小猴变魔术》时,孩子在看完第二幅图时,就迫不及待地的发言,说小猪想要一个冰淇淋的房子,小猴就叫了一声“变变变”,变出了一座冰淇淋房子,小熊和小猪可高兴啦!其实这时是小猪和小熊在讨论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不过我当时没有说出,只是引领他们接着看。下一幅就是小猴在吹气,变出了一座冰淇淋房子。这时我以疑问的口吻问:“咦,刚才不是变过了吗,怎么小猴又在变冰淇淋房子?他是变了两座吗?”幼儿重新观察两幅画面,发现在第一幅中没有小猴,只有小熊和小猪。第二幅才出现小猴变魔术的情景。老师不失时机的问:“小猪和小熊在说什么呢?”“小猴答应了吗?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让孩子理解了情节的发展,同时还想象出了两幅图之间的情节和对话。老师在看故事中紧扣画面的提问,发展了幼儿对于画面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也为今后看懂故事提供已有经验。

二、在午后时光“说”故事

快乐的午后,孩子们吃完午餐之后,有几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是孩子们促膝聊天的好时光。不过如果老师没有介入,孩子们的聊天就会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吵吵闹闹,一片喧哗。何不让故事引领我们聊天的主题呢?于是在这个时间段,我以一个故事开头,带孩子们进入了说故事的世界。在“说”故事中,我选择了一些情节大胆生动、语言夸张的故事,并且多用开放式的问题引领。有一次我准备讲一个《蓝树林》的故事,在开讲之前就让孩子对故事的名字做出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你觉得这个故事里会发生什么事?”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无论什么样的想法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在讲述过程中,也会根据故事的情节和节奏,提出问题:“你猜巫婆给小女孩喝了魔法汤了吗?为什么?”“小女孩为什么把自己最宝贝的铃铛送给巫婆呢?”这些问题不仅吸引着孩子继续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展孩子对情节的想象、推断能力,也培养了孩子想象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同时对人物做的事有了自己的理解,从故事中体验到人物个性,也形成着自己的个性。故事讲完了,最后还要说一说,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这个问题在语言活动中是老生常谈了,不过换了一种环境,在午后聊天的时候,孩子精神上更加放松,也能更加积极地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蓝树林》的故事讲完后,经过讨论,孩子们达成一致,认为那只浅蓝色的猫咪就是巫婆变的,因为她想陪着小女孩。我们就讨论了一个问题“你喜欢巫婆吗?为什么?”没想到大部分的孩子都回答喜欢,原因就是她没有给小女孩和魔法汤,而是自己喝了。为什么要自己喝掉呢?有几个孩子就想像出了巫婆的心理,说她要陪着小女孩,自己就不孤单了,小女孩也有了一只猫咪朋友。这时仿佛触碰到了孩子的柔软内心,他们感受着小女孩儿的爱,巫婆的爱,故事中浓浓的爱。要完整地理解故事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不仅要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还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在想什么,并猜测画中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出了更高一层次的内容。

三、在睡前片刻“听”故事

散步归来,半天的喧嚣即将归于平静,在这难得的片刻,我又为孩子带来了平静、舒缓、优美的故事作品。这一时间段中所选的故事,要求语言优美,节奏平稳,在孩子聆听时能够通过老师的语言语调语气,感受作品的文学气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孩子在想象中获得美好的审美体验。例如: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讲的故事,是不宜用问题来了解幼儿听得的内容感受的。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借助语言的魅力,将孩子带进故事中所描绘的那片青青世界。

在组织散布于一日生活中的多种形式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语言、文字和画面所带给孩子的美好想象,而这种想象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创造能力。因此,借助阅读活动,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适宜的途径,也是十分有可行性的。希望每个老师都能重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周虹.解读儿童的想象[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2]王晓玉 图画故事书阅读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J]教育导刊2008(1)21-24

猜你喜欢 故事想象力阅读 浅谈“汉字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9年56期)2019-09-12阅读推广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人员的阅读与服务能力提升祖国(2019年15期)2019-09-05践行数学思想祖国(2017年24期)2018-01-27想象力故事作文·高年级(2018年1期)2018-01-17浅论故事类动画短片的主题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浅谈小学英语趣味教学课堂的构建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怀旧的叙事伦理:朱朱的《故事》文艺争鸣(2015年3期)2015-09-28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09年6期)2009-07-23知识漫画百科知识(2009年4期)2009-03-07 相关热词搜索: 多样化 想象力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