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做结合的活动课堂

孙海燕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普及和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学和做相结合的活动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不断实践探索,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做相结合的活动课堂中去愉快地学习和主动去探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科学教学课堂必須把学和做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活动,以此作为设计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学做结合的科学教学模式,秉持“人本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知识教育和活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融合了现代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从而为小学科学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为改变小学科学教学以书本为中心的问题,教师要把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坚持学做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是学和做分离,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问题较多,特别是低年级教学存在问题更多,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少实践活动,是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相分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不浓厚,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

其一,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只要求学生学,不要求学生做,学做分离,缺少学习活动。单一的只学不做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做,也不会做,学做分离导致学生没有科学实践和动手能力。安逸的知识学习形式造成只学不做,教学推进速度过快,学生有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答,致使师生互动效果非常不好。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思考,也不愿向教师请教,学习效率和质量日渐低下。

其二,科学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往往是教师常常以“教”为主,倾向于一块一块地教给学生应该怎么学,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感受能力。科学本来是一门以自我探究方式为主的学科,这样做无疑是违背了科学教学的原则。

其三,教学环境太过压抑、沉闷,导致科学教学活动只有“律”(管教)而没有“动”(互动)。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气氛中处处受制,教师的管理作用要大于教学引导作用,慢慢地学生就会丧失科学学习兴趣。

以下袁老师讲授《神奇的纸》一课的教学案例,是对上述存在问题的纠正。

课堂上,袁老师从观察一张白纸的活动导入,让学生说说白纸的特点和作用。然后通过创设“帮助大象过桥”的趣味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改造一张白纸来提高纸的支撑力。紧接着,袁老师让学生进行给一瓶热水分别包上普通纸和瓦楞纸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瓦楞纸的弹性和隔热能力。最后,袁老师还通过演示实验如何把一张普通的纸改造成可以防水的纸伞。在充满探究与乐趣的课堂中,学生了解了纸的神奇。

二、学做结合活动课堂构建的意义

科学教学课堂不只是给学生讲讲故事、看看动画、做做游戏,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它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把学生的“学”和学生的“做”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学会怎么做,用亲身实践去感受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用学做结合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充满情趣的,“再探究”“再创造”的过程是快乐的,学习科学知识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民生的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学习科学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认识世界最好的方式。总的来说,情智课堂的构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教学课堂既是学习的课堂,也是实践的活动。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为主,对科学教育而言,情商即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表现为尊重科学、信仰科学、热爱科学,以科学精神指导自己探究奇妙的科学世界,不盲信盲从。智商即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表现为可以熟练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科学知识是必要的,但科学实践更为重要。我们不否认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更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场所,小学生中就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天资很高,入学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基础的科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而构建情智课堂就是为了在完善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挖掘其科学天赋、发展其科学特长,让他们成长为不可多得的科学人才。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科学知识教育”为主,存在“轻实践,重理论”“轻思想,重技能”的现象。构建情智课堂,就是为了平衡智育和德育,让科学教育可以“两条腿走路”,在丰富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品质。

例如,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和时间。然后,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明确太阳位置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根据太阳的位置判别生活中的实际方向。最后,通过小组活动和室外判断让学生巩固方法,学会实际应用。通过这节课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能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学会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

三、学做结合的课堂优化设计

小学科学的学做结合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科学教学的学做结合,不仅是指教师利用教材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道理,还要根据学习内容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实践。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把知识学习和活动实践结合起来。用教师教学的真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真情,以自己的智慧激发、发展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情智得到协同、全面的发展。以所教学的科学知识为载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其充分经历知识的“再探究”“再创造”过程,并在教师科学、适时、适度的引导下获得成功。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的情智人生奠基。

小学科学教学中设计“学做结合”的课堂,是小学科学教师优化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发挥科学知识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一)科学知识教育

科学知识教育即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具体的科学实验为主体渗透科学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此处以小学科学实验“筷子的‘神力’”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要还原实验过程:将大米倒入塑料杯中,用手用力按压,手不动,将筷子从指缝中穿过插入杯中,轻轻提起筷子的同时,大米和杯子也一块儿被提起来了。此实验过程由于非常简单,可让学生直接操作。当看到大米和杯子真的被提起来了,学生感到非常惊奇。然后,教师以多媒体设备说明大米被挤压之后杯子内外的压力差,提出问题:“是不是由于杯子外部压力的挤压而让大米和筷子、杯壁紧紧结合,从而提起筷子的同时也提起大米和杯子呢?”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可做对照实验,即按压和不按压大米的情况下提起筷子观察现象。通过实验即可验证结论,学生也由此深入学习了空气压力的知识。

(二)科学精神教育

科学精神教育即以学习科学精神为主,不同于科学知识教育,教师不必再让学生做实验,而是渗透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成名故事,利用榜样教育,从而渗透科学文化精神,让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准则,学会正确利用科學知识。

以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故事为例。居里夫人对物理学的贡献有目共睹,她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而且表现出一位伟大科学家应有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当居里夫人得知钱三强要回国研制原子弹,她毫不吝惜地拿出放射源送给他,这份无私的精神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人性光辉。以故事形式将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娓娓道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以科学精神感染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无国界,大爱无国界”的道理。

(三)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

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学会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就必须把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教学了果树的生成原理和知识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果树生成过程的理解,每年3月植树节时,我们都带领学生到果园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亲手种植果树,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果树的种植,在实践中体会植物的生长过程,教育学生爱护果树。

小学科学的教与学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是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社会实践,把学生的学与学生的做结合起来;我们要打造学做结合的科学课堂,引导和辅助学生把学习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学做结合”的科学课堂,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深入分析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学做结合”课堂的意义,从科学知识教育以及科学实践精神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分析,既以智育提升学生的智商,又以德育提升学生的情商,情智合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尊重科学、热爱科学、信仰科学的新时代青少年。

猜你喜欢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走进科学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10期)2020-01-08进一步探究与归纳得到的结论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20年6期)2020-01-06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1期)2019-09-26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0期)2019-09-26关于考查科学本质的试题编制策略之思考物理教学探讨(2019年6期)2019-08-10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例谈学生言语想象力的养护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3期)2017-05-17饮料瓶中的云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3期)2017-03-24科学怪咖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6年7期)2016-05-14梦想中的学校科学启蒙(2015年10期)2015-09-25 相关热词搜索: 学做 构建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