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泥溪

七曜山下,泥溪河畔,小镇。

凌晨2点,老桥边一幢白色楼房依然灯火通明,二楼会议室里,一群人还在热火朝天讨论着什么。室内,一会儿高谈阔论,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争论不休,一会儿欢声笑语……

而此时,附近的场镇早已人归街空,一切是那么安静;远处起伏的山峰在夜色里深度睡眠,一条细浪翻腾的小溪哗哗地流向前方。

这是哪里?

“不眠人”在干什么?

这里是云阳西南边陲的泥溪镇,距云阳县城40多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350多公里。

这里,永远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落后、贫穷、痛苦,以及一群不知疲倦为之改写命运的“不眠人”——从人民群众中间走出来的脱贫攻坚干部!

上面这个场景是2017年9月以来,重庆市云阳县泥溪镇党委、政府办公楼那些夜晚的写照!

那些夜晚都有星星,那些夜晚都有月亮,那些夜晚都有山峦叠嶂……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注定被历史铭刻,一些人物、一些事件注定被时间牢记。

2017年8月,云阳县泥溪镇被确定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消息传来……

2017年9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重庆市政协定点包干帮扶泥溪镇的任务下达……

从此时起,泥溪镇脱贫攻坚打硬仗的时候到了!

从此刻起,泥溪镇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时候来了!

也许有人不知道,镇党委、政府办公楼为什么深夜还灯火通明?

也许有人不知道,一群新来的“陌生人”风风火火奔波于镇外、村里是为了什么?

但是,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泥溪127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悄然蜕变……

2017年9月4日,也就是在泥溪镇被确定为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不久,一队人马从重庆主城出发,坐高铁到万州,再转车云阳,长途奔波,抵达泥溪。

几乎也是在同一个时段,另一队人马从云阳县城出发,抵达泥溪。

从重庆主城出发的是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及成员单位市水利局、民政局、贸促会、台办、慈善总会、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等派来的扶贫干部。

从云阳出发的是县交委、编办、农发行、电视台、残联、文联等6个县级帮扶单位抽调的精兵强将,以充实补强驻村工作队。

调兵遣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泥溪拉开序幕。

如何与时间赛跑?

如何打赢这场硬仗?

以市政协主席为指挥长、秘书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的云阳县泥溪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在思考!驻镇、驻村工作队也在思考!

尽管这里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尽管这里贫穷落后,但是大家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英明决策,有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云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配合,有泥溪17000名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有全镇扶贫干部克己奉公的精神,仗一定会打赢!

这里亟待“输血”“造血”并举的良药,只有上下一条心,深度贫困这个顽疾才会被治愈。

谁都明白,打这场仗就是要让贫困从泥溪彻底消失,让一个小康泥溪在七曜山冉冉升起,让这里的人民真正过上有获得感、幸福感的美好生活。

谁都明白,这场仗必须打赢,必须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最完美的答卷。

这一次,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共派出8名帮扶干部组成工作队,其中3名驻镇,5名到村上蹲点,任驻村第一书记。

都知道,这不是来旅游,这不是来参观,这是上战场。

9月7日上午,工作队举行座谈会。下午,第一书记到各村报到。

脱贫攻坚路长,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有的人会这样想。但是,泥溪一刻也不能耽误,既然来了就要马上投入到战斗中去!

走访,掌握第一手信息。这几乎是工作队所有人员的共识,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摸清镇情、村情及民情。

到泥溪镇第二天,他们便马不停蹄深入一线,逐户走访贫困户。

在最初的半个月时间里,工作队每人每天走村入户超过10个小时,足迹遍布全镇。深夜打着手电筒回宿舍后,晚饭就是一包方便面,饭后还要加班整理资料。很多时候,睡觉时已经是凌晨了,大家连衣服都懒得脱,因为过几个钟头后又要开始下村。

工作队在走访中沉思,发现泥溪当务之急,不是给贫困户送点什么、发点什么,而是需要一个长远发展规划。于是,经过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沟通,工作队协同云阳县委、县政府编制出泥溪镇3年脱贫攻坚规划和各村发展规划。

纲举目张,有了3年规划,就有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这份规划,涵盖了路、水、电、讯在内的基础设施;这份规划,涵盖了“绿色食品产业带”“黑色食品产业带”“林业产业培育带”“农旅融合示范区”在内的产业发展规划内容;这份规划,被悬挂在泥溪镇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办公室的正前方。

规划图上纵横交错的布局,令人仿佛置身于驚心动魄的战场,耳中甚至听得到战鼓擂擂,马蹄声声。

与此同时,市政协主要领导早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情系泥溪!

市政协王炯主席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非常特别的“地图”:一张是“云阳县泥溪镇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另一张是“云阳县泥溪镇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

在市政协党组会议室也高高悬挂着“云阳县泥溪镇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表”,足见政协对云阳的关怀力度。

其实,在确定泥溪为深度贫困镇后的第一时间,在确定市政协定点包干帮扶泥溪后,很快,王炯主席就先后3次主持召开对口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会,先后9次深入云阳实地调研督导,对云阳特别是泥溪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把脉会诊。宋爱荣副主席4次召集专题会议研究帮扶云阳工作,4次深入云阳指导脱贫攻坚工作。陈贵云、谭家玲、周克勤、徐代银、王新强等市政协领导先后深入一线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市政协秦敏秘书长10多次到云阳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仅在2018年,为确保规划项目真正落地,达到预期效果,他现场踏勘60余次,召开镇村干部座谈会、群众协调会议100余次,到市、县汇报30余次。

工作队的同志都叫他永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他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每次到县上开会都是清晨出门,会后立即回单位,过家门不入已成常态。

让村民持续增收靠什么?靠产业。

泥溪俊翔香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俊心里最明白,他说:“要不是工作队和陈书记力推,我们的发展规模,我做梦都不敢想。”

10年前,刚从广州打工回来的刘俊,看到香菇市场行情不错,便在桐林社区租下几亩地,开始试着生产香菇。探索实践过程中吃了很多苦,走了不少弯路,虽然近年来市场行情稳定,但由于多种原因,桐林的香菇产业一直停留在几万袋的规模。

在一次走访调研中,刘俊向陈宇透露了这个埋藏心头多年的梦想:带领周边的老百姓共同参与香菇产业发展,把香菇产业做成泥溪的一张名片。

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破题的陈宇决定从产业发展上着手。

“一定要用产业破解贫困难题,这样的脱贫才稳定、才长久。”陈宇反复在镇、村干部会上讲。

2018年,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发展大会战在泥溪展开。

60万袋香菇产业园区、5500亩大雅柑优质晚熟柑橘、4000亩达梅一号优质乌梅、30万段青杠黑木耳……一幅幅产业发展宏伟蓝图徐徐铺开。

考察市场、流转土地、清杂、放线、打窝、栽植……作为镇里主要领导,陈宇从不当甩手掌柜,总是冲在最前,跑得最快。无数8小时之外的休息时间花在了群众院坝的会场上,无数周末节假日奉献给了柑橘、乌梅栽植的地块上,无数个清晨顶着晨曦到工地、进现场,无数个夜晚披星戴月回办公室。

这一年,泥溪的脱贫攻坚战是怎样打的?在扶贫干部毕孝安3万字的攻坚笔记里找到了答案。

毕孝安来自云阳县政协,是驻镇扶贫干部。从组建工作队开始,他就一头扎进了泥溪脱贫攻坚大大小小的事务中,忘记了白天、黑夜、周末、假日……他走遍泥溪10个村(社区),每周必入村,进村必入户,全年走访400家农户。

毕孝安,人称毕主任,他负责全镇残疾、五保、低保、大病等群体的错退漏评。按理说手中权力挺大,但是他始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这把尺子,秉公办事。

这一年,他见证了泥溪产业的盛大开幕。

一片片荒山变成了产业园,一片片撂荒的土地成了产业基地。两个香菇产业园区、晚熟柑橘成林、30万段青杠黑木耳建成投产。泥溪“青杠树”牌黑木耳先后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认证,成为全镇产业发展中最耀眼的名片和金字招牌。

这一年,市政协驻镇工作队统筹整合县驻村,以及镇、村全体工作人员108人全力以赴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利用脱贫摘帽百日攻坚战的战机向贫困发起猛烈冲击。

解决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问题,是产业扶贫的关键和难点。

怎么联结?老百姓愿不愿?后续管护怎么跟进?

工作队在琢磨。

陈宇也在琢磨。

毕孝安说:“我们都在琢磨!”

他在2018年的笔记中这样写道:

2018年真可谓是一年的鏖战。全镇围绕产业发展布局。柑橘产业,由于成长周期较长、见效期慢,村民把土地拿出来发展有顾虑。面对建园财政资金有限、村民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工作队队长杨锋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等深入研究农村“三变”改革政策,带领扶贫干部深入调研后果断决策:在柑橘产业村成立村集体农业开发公司,公司由财政出资2000元/亩建园,并管护1年,占50%股份;农户以土地入股占50%。柑橘产生效益后实行三次分红:一次是村集体公司与土地入股农户按照1∶1进行分红;二次是村集体公司分红部分按照发展风险基金30%、村集体经济50%、贫困户20%进行再分配;三次是村集体经济分红部分按照公益事业50%、全体村民50%进行三次分配。

在群众受益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全镇10个村(社区)集体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

2018年,全镇贫困发生率由12%降至0.73%。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接受国家、省际交叉检查,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中央巡视组扶贫专项巡视。

泥溪战斗继续向纵深推进。

2019年7月,泥溪代表被请上了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议的发言席。

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纷纷来泥溪调研、参观、取经。

泥溪被请上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议的发言席,还得从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6月16日的一份简讯说起。

这份简讯的编者按是这样写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不是摆脱物质贫困,而是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要有先飞的意识、先飞的行动。云阳县泥溪镇以深度贫困镇建设为契机,突出“三送”“三归”“三改”,创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以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健康文明习惯,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值得借鉴学习。

这是2019年以来年泥溪推行的重要工作。

那么,什么是“三送”?

就是把文明卫生理念宣传送进村、送上门、送到人。桐林社区支部书记曾义锋在交谈时告诉我,2019年他常拿着喇叭在社区宣传文明卫生知识,现在不喊了。有些村民还不习惯,问怎么喇叭不响了,曾义锋回答,你们都讲卫生了,喇叭自然“退休”了。

工作队和泥溪镇党委借助“干群一家亲”活动及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清洁”行动,为全镇4000多户群众全覆盖上门发放“致全镇人民一封信”和“‘建设美丽泥溪·乡风文明倡议书”,并分戶张贴上墙。编印饮水、饮食、环境等文明卫生知识小册子,全镇在家群众人手一份。由镇、村干部、医生组成文明卫生知识宣讲队、医疗服务队,上门开展点对点的文明卫生知识宣讲和免费体检,推动文明卫生理念家喻户晓。

什么是“三归”?

泥溪镇镇长万勇向我解释,“三归”即垃圾归桶、畜禽归圈、柴火归位。

农村的人居环境从哪里改善?卫生和规范。

万勇说,为了规范群众文明卫生习惯,泥溪镇在镇村组公路要道、集镇、农村院落设置垃圾桶,张贴宣传告示,强力开展“三归”行动,并要求村(社区)干部、组长、党员、贫困户、低保户等群体带头执行。

什么是“三改”?

枞林村71岁的张德文老人,是退休教师,被大家称为“乡贤”。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他表示最欢迎和支持。老人说,“三改”就是农户改厕、农村改院、集镇改貌。

2020年3月19日,张德文老人向我展示了他的成绩,百年黄桷樹下,乡间小道全部硬化,干净、整洁,原来又脏又臭的厕所一下子就消失了。周围的菜地都用颜色一致的栅栏围住。

“各个院落原来杂物乱摆,现在规范了。老百姓,只要你讲道理,他们都会支持。”张德文老人指着一面古墙说,这是著名诗人、书法家刘猛伉的真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抬头一看,这八个字虽然经过几十年风化,但在时间的苍穹里依然苍劲有力。

下午,我们路过协合村卢家湾,听见机器轰鸣,看见水泥、河沙等建筑材料不停地拉到工地,挖掘机正在不停地工作,一问,才知道这里也在进行大幅度的人居环境整治。

泥溪被请上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议的发言席,发言内容就是讲的“三归”“三改”。

过去,泥溪镇民间有一种人人痛恨但是又拿它没办法的坏风气,那就是“无事酒”。

“杨队长,这日子可怎么过呀?我们一把年纪了,挣不到什么钱不说,现在为了挂礼,还要出去借钱,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2018年底,鱼鳞村村民杨会珍在路上向杨锋倒苦水。

鱼鳞村位于泥溪镇西南部,离场镇10余公里,地处偏远。2017年拥有建卡贫困户27户91人。过去,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即便如此,该村却盛行大操大办“无事酒”,而且这股不良之风在全镇愈演愈烈。

有人孩子高中还没毕业就办升学酒;两口子年龄加起来100岁,就办百岁宴;有人到县城逛一圈,回来就办房子酒……可谓五花八门。

为除陋习、正民风,刹住这股“整酒风”,杨锋带着工作队协同镇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给村民们讲陈规陋习蔓延的危害,逐户向村民发放“不参与、不承办‘无事酒倡议书”,组成劝导队扎实宣传政策,成功劝阻10余例“无事酒”。

扶贫先扶志,要让村民们先从精神上脱贫才行。为此,按照“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工作队队员们引导帮助贫困户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卫生环境整治、“无事酒”整治等方式,扭转等、靠、要依赖思想,充分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劲头,让精神脱贫先行。

“如今民风朴实,大操大办‘无事酒没有了,谁家有喜事了,你一只母鸡,我一篮子鸡蛋,大家高高兴兴地在一起聚聚。道路硬化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院落整洁,环境优美,谁不羡慕我们过得安逸?”鱼鳞村党支部书记黄彬满是自豪。

泥溪镇党委副书记余国忠分析,农村办酒席习惯使用一次性餐具,是批量垃圾产生的重要源头。彻底遏制“无事酒”,在减少垃圾产生的同时,全年户均节约礼金支出5000元以上。

余国忠说,泥溪镇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整洁、孝老爱亲、诚信守法、邻里和谐、兴业致富”五星评比活动,由老百姓自己参与打分,对评比情况户户挂牌上墙。对连续评为五星的农户发放生活日用品进行表彰激励,2019年全镇累计表彰五星家庭150余户。产业与乡村治理齐步向前,2019年泥溪脱贫攻坚成绩可喜。

这一年,泥溪镇成功获得“重庆市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一年,协合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罗强获得“重庆市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一年,泥溪镇集体在县级脱贫摘帽工作中记集体三等功。

杨锋给了我一份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驻泥溪工作队成员名单。

他现场找了一张纸,没有任何停顿就用笔写了出来,包括姓名、扶贫时间,以及来自扶贫集团哪个成员单位等信息。这让我十分惊奇。

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从2017年9月开始,先后派出7名驻镇工作队干部、8名驻村第一书记。

这些名字会永远留在泥溪脱贫攻坚战斗胜利的卷宗里,铭刻在云阳脱贫攻坚的历史中——

市政协:

何礼兵,第一任队长,驻镇时间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

杨锋,第二任队长,驻镇时间2018年9月至今。

郑自谋,队员,驻镇时间2017年9月到2019年6月。

易凌,队员,驻镇时间2019年6月至今。

市台办:

周国刚,队员,驻镇时间2017年9月到2018年11月。

陈曌,队员,驻镇时间2018年11月到2019年12月。

袁烨,队员,驻镇时间2019年12月至今。

8名驻村第一书记是:

罗强,轨道交通集团,驻村时间2017年9月至今。

杨剑,市民政局,驻村时间2017年9月至今。

丁坤勇,市水利局,驻村时间2018年9月至今。

袁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驻村时间2019年10月至今。

胡安扬,重庆川维化工集团,驻村时间2019年10月至今。

孔智慧,市贸促会,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

翁顺春,市慈善总会,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

柯延斌,市水利局,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

15名扶贫干部,就是15名冲锋在前线的“特种兵”;15名扶贫干部,就是15面飘扬在泥溪12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旗帜;15名扶贫干部,就是15名群众脱贫致富的贴心人!15名“特种兵”,没有一人叫过苦,没有一人后悔过。他们只顾奉献,只顾默默工作,只顾把自己的温暖传递给别人。

15面旗帜背后都隐藏着崇高的情怀。

2019年11月,杨锋78岁的母亲在家不慎摔倒,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电话从昆明打来,坏消息从亲人的话里传来!家里在召唤他回去,可是扶贫战场正是吃紧,一堆工作要做,都急!

忠孝难两全。一周后忙完工作,杨锋才回去看望已经手术结束的老母亲。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3年时间,工作队坚守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心、工作使命感,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论述,贯彻市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要求。

3年时间,工作队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自律,坚持不给县、镇、村增加工作麻烦、经费负担,始终不侵害群众丝毫利益。

3年时间,工作队向镇伙食团按月交纳伙食费;在往返主城途中或下村回镇太晚时,一律按AA制从简自费安排用餐。

3年时间,工作队队员自费用车、用餐、慰问群众、购农产品、帮扶企业,已成常事。

3年时间,一任接一任干,工作队“苦干、实干、真干”,示范带动了县、镇、村干部全力以赴奋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有付出、有收获,有泪水、有喜悦。

他们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泥溪人民的期望,最终给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12月20日,桐林社区的群众像过节一样高兴,纷纷涌向桐林小学附近的桐林桥。

这是一座刚刚竣工的人车通行桥,它虽然没法与某些特大桥或大桥相比,但是这个桥的修建意义绝不比那些惊天动地的工程小!

桐林社区本是原来的桐林乡撤销后组建的,泥溪河穿场而过,连接对面学校的是一座石墩搭建的低旧便桥,只能供行人通过,无法通车。年久失修,小桥风雨飘摇,遇到下雨天,学生苦不堪言,家长背学生过河,胆战心惊。洪水多次威胁这座旧石桥,群众呼唤好心人出现……

2018年7月,群众的愿望传到市台办扶贫干部耳朵里,通过反映,市台办决定捐资70万元移址修建一座新桥。这便有了桐林泥溪河上的新风景。

市台办除捐建桐林桥外,还帮扶盘龙街道旺龙村无花果产业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2月25日,市台办向泥溪镇捐赠医用外科口罩2000只、消毒液30瓶、防寒大衣20件,价值约1.5万元;3月5日,为泥溪镇政府和重庆保税港区旭硕科技、纬创资通、翊宝电子等台资企业牵线搭桥,帮助16名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

在泥溪脱贫攻坚的大战斗中,政协力量得到彰显,各方合力,都伸出了温暖的手……

市政协办公厅支持200万元用于泥溪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建设,支持200万元用于泥溪镇人居环境建设,捐赠80万元扶贫资金,协调烟草公司捐赠200万元扶贫资金。

市民政局安排150万元建设泥溪社區、枞林村、鱼鳞村3个便民服务中心;安排90万元建设泥溪社区、联坪村、桐林社区3个配套养老服务站;安排700万元帮助新建片区养老服务中心;选派1家社工机构,资助项目经费30万元,利用社工机构服务脱贫攻坚;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筹措20万元,建设泥溪社区花椒产业示范点。

市水利局将泥溪镇石缸村908万元的精准帮扶项目纳入三峡后续项目年度实施方案,修建一座人行便道和7口蓄水池;统筹145万元用于边坡和道路治理;统筹300万元2018年度三峡水库库区基金,用于泥溪镇贫困村脱贫攻坚巩固项目;安排50万元,重建石缸村便民服务中心;将泥溪镇三座大桥的1100万元三峡后续资金补助纳入2020年规划项目库。

市贸促会支持40万元帮扶枞林村便民服务中心完善功能建设和修建园区道路;支持38万元帮助村柑橘除虫、除草管护,产业管护。

市慈善总会捐赠20万元,实施“为希望续航”助学活动,帮扶泥溪镇胜利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筹资10万元支持泥溪镇胜利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为协合村捐赠4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完善村人行便道、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捐赠4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协合村教学点附属楼建设;捐赠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一批。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落实30万元采购太阳能路灯,为协合村小学校外公路打造“点亮工程”;筹资20万元打造协合村党员之家;筹集41万元改造协合村人居环境。

重庆市温州商会党委捐赠26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协助建起桐林社区香菇生产基地,其中6万元每年滚动支持38户贫困户种植香菇;捐赠热水器、棉被衣物和慰问金,共计14万元。2019年初,市政协港澳委员捐赠110万港元和20万人民币。这些钱,帮助泥溪社区建设100亩标准柑橘园,解决了泥溪农村31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对40名困难学生救助,向116名散居特困人员分别赠送1台电冰箱或洗衣机,1台电风扇和收音机。

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向两所小学捐赠爱心书包、文具750套;云阳县慈善会出资6.2万元,2018年元旦组织慰问60户贫困群众,捐赠敬老院电视、空调各13台。

团市委组织17名青年企业家进泥溪开展扶贫对接,分批组织企业举办菊花、中蜂、孔雀培训班,支持泥溪发展中蜂2000群、初种菊花500亩。

……

一笔笔资金,一次次考察,一个个项目落地,一次次温暖伸手,都是党的关怀。

见到袁亮时,他正在地里与一位村民补栽柑橘苗子。

“张大哥一家今年外出打工去了,愿意把土地拿出来给集体入股种柑橘,所以今天在栽柑橘树。”皮肤黝黑的袁亮解释道。

袁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2019年9月由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选派到云阳县泥溪镇枞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枞林村位于泥溪镇西部,东接本镇桐林社区,北邻外郎乡,西、南连万州区龙驹镇。到2019年10月,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4户157人已经全部脱贫。

虽然全部脱贫了,但是村里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还好,我们学校领导很支持扶贫工作。”坐在石凳子上,我们交流起来。

2020年,袁亮已经底气很足了。为什么呢?他的派出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已经决定购买200件枞林农副产品,还有其他渠道也正在谈,2020年村里的消费扶贫不会低于10万元。

这就是消费扶贫!

实际上,关于消费扶贫,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就下发有文件《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9号)。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9〕12号)。2019年12月10日,市政协办公厅也印发了《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推进消费扶贫助力深度贫困镇高质量脱贫的工作措施》,鼓励各成员单位自愿购买泥溪镇农副产品。

消费扶贫在行动——

泥溪镇石缸村是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成员单位市水利局对口帮扶。2019年,市水利局局机关和有关下属单位采购泥溪镇农副产品10多万元。2020年初,市水利局又早早安排6万元采购石缸村黑木耳、粉条、腊肉等农副产品。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是泥溪镇协合村的帮扶单位,2018年到2019年消费扶贫404万元,集团食堂多次采购协合村黑木耳、香菇等农副产品。

中国银行重庆分行2018年在泥溪消费扶贫23万元;市台办消费扶贫25万元……

各种力量汇聚,各种资源整合,带动泥溪消费扶贫。

消费扶贫已经在扶贫干部心中根深蒂固,开花结果。泥溪的农副产品正在走向各个帮扶单位的食堂,也正在成为各级工会组织的慰问礼品。

山货出山,并不遥远。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么,泥溪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什么?关键还是产业。

2020年,泥溪四大主导产业分别为黑木耳80万段、香菇80万袋、柑橘5500亩、乌梅3000亩。粮经比例从原来的9∶1调整为1∶9。

发展产业促贫困户增收致富,泥溪是如何做到的?

有人用“马蹄声疾”“烽烟四起”“战马嘶鸣”等词语来形容泥溪的脱贫攻坚战场,这并不为过。

泥溪的脱贫攻坚时刻牵动着各方的心。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收官之年,中国将向世界宣布实现全面小康。

泥溪脱贫攻坚战依然处在“千军万马战犹酣”的状态,不获全胜不收兵。

2020年1月7日、2月18日,云阳县县委书记张学锋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云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泥溪镇脱贫攻坚工作。

两次会议实际是泥溪脱贫攻坚发出的最后冲锋号。

面对人民的检阅,工作队深刻查找泥溪脱贫攻坚中的短板,举一反三整改,将每一项脱贫产业落实落地。

春暖花开,泥溪镇协合村沉浸在一片忙碌之中,村民们在阳光下,三五成群坐在黑木耳基地灌种。一排一排的青杠木段堆放着,在她们飞快的手中,成为致富的希望……

协合村成立了丁家湾农业开发公司,流转农民的土地来发展产业,那么农民的收入从哪里来?村长许安术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单从黑木耳这个产业说,公司每年要支付工资达60万元,主要是农民务工支出,包括钻孔、灌种、上架、除草、摘耳等工序。单说灌种,人工费单价5.5元一袋,平均每人每天要灌20袋,就是110元。平时管护80元一天。年终还要分红。每人每月保守收入2000元没问题。

“加上其他产业收入,不想脱贫都不得行。”许安术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多好!”县交通局派来驻村的扶贫干部刘勇,31岁,在协合村扶贫已经两年。他给我引见了他包干帮扶的贫困户徐远清。因为徐远清残疾,家里事情主要靠他妻子,村里通过异地搬迁、公益性岗位、低保等政策,解决了一家4口人的脱贫问题。

刘勇说:“他们并不懒,很勤快,喂牛、喂猪。”“通过在村里务工,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吃穿住完全不愁。儿子也大了,看病也有保障。”徐远清的妻子说:“镇上村里干部对我们太好了,感谢感谢!”

是啊,只要扶真贫、真扶贫,老百姓心里比谁都清楚。

徐济生,胜利村农民。小时候的一场意外,让他终生残疾,干不了重体力活儿。2015年,妻子和父亲相继生病,每个月需要服药治疗,两个孩子正念中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走访了解徐济生的情况后,工作队给他做思想工作,找准牛羊养殖项目,并筹集8万元,帮助他搞牛羊养殖。

2019年,徐济生卖出山羊40多只、肉牛2头,赚了5万多元,巩固了脱贫成果。提到工作队,提到扶贫干部,徐济生几乎是热泪盈眶:“他们是好人啊!国家政策好啊!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干部!”

泥溪镇協合村村民张定华80岁,妻子78岁。儿子“倒插门”与媳妇远在陕西生活。两个老人无劳动能力,常年住土坯房。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争取资金给老人盖了新房,办理了养老保险,用低保兜底维持生活。

驻村第一书记罗强观察到两个老人很勤快,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也是治理有方,只是年事高,不能做体力活。见他们屋后有块空地,罗强与他们商量给他们买了10只鹞鸡喂养,用来增收。

从此,老人每年光靠卖鹞鸡蛋收入1500元左右。

“罗书记,我还想再喂10只鹞鸡,不要担心我们年纪大,喂鸡轻松。”2020年3月18日,我们和扶贫干部去看望老人时,他高兴地对罗强这样说。

“那好,我明天就把鸡种给您送过来!”罗强爽快答应。

满山的油菜花正在灿烂绽放,树林下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鸡圈,十几只鸡在围栏里追来追去,春风吹拂着刚刚苏醒的大地……

看到这美丽的村庄,我突然想起一首歌《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我告诉你

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它在辛勤的工作中

它在艰苦的劳动里

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

(本文节选自周鹏程长篇报告文学《大地回音》第三章,该书2021年3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周鹏程,70后作家、诗人。籍贯四川通江,现定居重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著有诗文集8部。在《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延河》《青年作家》《散文诗》等报刊发表作品若干。鲁迅文学院西南作家班学员。参加第19届全国散文诗笔会。2020年被中国作协表彰为“深扎”先进个人。曾获中华文学年度诗人奖、全国鲁藜诗歌奖、第二届阿来诗歌节优秀奖、重庆银河之星诗歌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现任《重庆政协报》副刊主编、《三峡诗刊》主编。

责任编辑/孙明星

猜你喜欢工作队攻坚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老区建设(2020年13期)2020-08-14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老区建设(2020年23期)2020-01-13河北省档案馆李会生副巡视员指导驻村工作队进行半年工作总结档案天地(2019年8期)2019-09-16扶贫工作队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3期)2019-07-05打赢脱贫攻坚战艺术评鉴(2019年9期)2019-06-17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公务员文萃(2018年2期)2018-03-12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1期)2018-01-22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生活(黑龙江)(2017年12期)2017-12-23浅谈如何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年7期)2016-08-01 相关热词搜索: 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