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误区与人性的泥淖

作者简介:辛泊平,70年代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 《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歌评论集 《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 《与诗相遇》,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 《诗选刊》 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2021年,与教育有关的新闻很多,除了即将迎来的政策性的教育改革之外,最具反讽意味的可能就是某超级中学校长儿子的高考移民事件了。此消息一出,便成为最具讨论意义的社会热点。和之前这所中学的“土猪拱白菜”的励志演讲不同,这则消息之所以刺激大众的神经,是因为这种运作不仅仅关乎教育生态问题,还关乎教育公平问题。对于大众而言,教育生态或许只是单纯的教育环境,但教育公平则属于具体的民生。我理解人们的这种感受和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问题是所有时代的热点,只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关注方法和关注程度。当下,资本开始染指教育,这种违背教育规律与教育方向的结合,不仅仅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生态,还加剧了教育成本的消耗和学生的内卷。应该说,对于这种不正常的教育乱象,大众是有意见的。然而,在高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人们又不得不自愿加入到这种非正常的竞争中。这是一种人生的悖论。然而,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文学是现实的反映,直接的,或间接的,这是一个文学常识。近些年,反思教育生态和教育环境的作品也开始出现,比如毕飞宇的《大雨如注》,比如虽然的《招生季》,还比如岑叶明的《刘孟高考》。

和《大雨如注》和《招生季》一样,《刘孟高考》的故事也不复杂,就是一个复读生在几次高考中的荣辱浮沉。然而,读完这个小说,我却有一种无法说清的感受,悲伤有之,无奈有之,遗憾有之,快意有之,痛恨亦有之。我悲伤于农家子弟奋斗之路的艰难,我无奈于分数之于考生的唯一性与残酷性,我遗憾于主人公的功败垂成,我快意于他的自作自受,我痛恨他的贪念与非分之想……对于一个文学人物而言,能够让人产生诸多的情感纠葛,这其实也是人物塑造成功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对于刘孟而言,我还是觉得这种塑造过于刻意了些,缺乏润物细无声的细节支撑与情绪铺垫。

作为农家子弟,刘孟是有天赋的,但他最初的高中生活却不算励志。因为家庭贫困,他选择了免食宿费、免学费还发补贴的港西中学。然而,在这个汇聚了许多有钱人孩子的学校里,在这个“差生天堂”的环境中,刘孟并没有坚守自己的梦想,并没有“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学会了抽烟、打游戏,荒废了学业。直到高三,他才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然而,荒废的时间无法弥补,天赋与激情也无法超越成功的基石,所以,他只考上了二本。对于许多城市孩子来说,二本或许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可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刘孟来说,二本只是一个笑话。于是,心有不甘的刘孟选择了复读。

也正是这次复读,让刘孟不自觉间进入了一种充满诱惑和暧昧的尴尬境地。第一次复读,他考上了一本。他也因之成了全村的羡慕对象。那一刻,刘孟是骄傲的,他终于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尊严。然而,此时的父亲却摔断了腿,他得到的高考奖励正好填上医药费的窟窿。可是,上大学的钱没了。所谓无巧不成书,恰恰在这个时候,刘孟又看到学校关于高考的新政策——考上一本奖励五万元。在一个正常的家庭(这里的正常不是指伦理,而是指家庭收入)里,绝对不会因为五万的奖励而耽误孩子上大学的机会,然而,对于一个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家庭而言,五万块就是可以冒险的条件。我相信,每一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会读出一种悲伤和无奈,读出一种悲剧意味。

按照常理,为了父亲,也为了自己的未来,在巨大的压力下,刘孟能如此坚定地选择复读,这本身颇有一种悲壮之气。如果他能就此“头悬梁锥刺股”地发奋读书,虽说不崇高,但也绝不卑贱,起码还有底层人为改变命运而坚持自我的励志性质。然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那种奇葩的奖励制度,已经让刘孟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让他的求学之路不再那么纯粹,而是沾染了欲望的污泥。学校的高考奖励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相关的教师和班主任。正因如此,一些师德丧失的教师开始把有能力冲击清北和一本的学生当成了摇钱树,根本不顾及教育公平和学生的家庭情况,而是一味地把他们往复读的道路上推。而学校,为了所谓的指标和成绩,也跟着推波助澜。在这种背景下,求学之路已经不再是寻求知识、完善自我的过程,而成了赤裸裸的利益追逐和欲望满足。所以,刘孟的变质索取也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生命认识自我、认知世界、并一步步完善自我,让生命拥抱真、善、美,而不是让生命在欲望中挣扎与沉溺。教育一旦与利益互为因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能进入一种万劫不复的利益轮回。在港西中学,曾经考上过一本的刘孟自然成了前班主任和学校特殊照顾的励志榜样。于是,他离开了学生宿舍,住进了教师公寓;他的床不再是硬邦邦的木板床,而是换成了软床;他的屋子里装上了老师从家里拿来的电扇,继而又装上了空调。从第一次提出似乎是非分之想的要求,到一步步变本加厉,刘孟也经历了从忐忑不安到心安理得的心理变化。而恰恰是这个隐秘的变化,开启了小说的另一个维度,那就是对人性的挖掘。此时,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一个身份固定的寒门学子,而是有了普遍人性意义的人。

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刘孟印证了人性在欲望侵蚀下的苍白无力。在欲望一点點膨胀的时候,刘孟已经慢慢忘记了他再次回到学校的初衷,忘记了求学应该具备的必要品质,也忘记了原本让他自卑的家庭。可以这样说,在他一次次忘乎所以的要求中,他背叛了许多不应该背叛的品质,他滋生了许多原本不应该滋生的骄奢淫逸。他开始远离课堂,开始和一个叫何文静的女孩子交往,开始陷入一种狂热的爱情虚幻中不能自拔。一句话,他开始过上了自我期许的虚拟生活。正如狄更斯《远大前程》里的皮普成为上等人后在伦敦的所作所为。他不仅仅是让人失望,让人痛心,更让人心生厌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的迷失比现世的失败更让人叹惋。因为,现世的失败还有翻转的可能,只要人没有被打倒;而人性的迷失,则有可能越陷越深,最终无路可走。

可以说,刘孟最终的考试失利是正常的,他的爱情之梦破碎也是正常的。这符合人生的逻辑,也符合小说的逻辑。因为,他打破了一种平衡,违背了一种天道;而是以幻想代替了努力,以一厢情愿代替了人生法则。正因如此,虽然我对刘孟有太多的同情,但还是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快意。人生之路,荆棘如影随形,但这不是投机的理由;努力虽然不一定带来成功,但成功肯定离开不努力。这就是大道,这就是平衡。刘孟的故事,也就是这种人生之理的现身说法。在我看来,小说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完成了两个主题的探讨,一个是对教育乱象的揭示和批判,一个是对人性的打量与反思。而且,留下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让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和演绎。但作者却又一次让刘孟回到了校园,又一次挑战自己,看似完整,但却从某种程度上限定了一种深沉的社会关注与生命思考。

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司汤达的《红与黑》。我当然知道,刘孟不是于连;刘孟的社会背景不是于连的社会背景;刘孟接触的人群不是于连接触的人群。但他们之间的确有一种相通的地方,在出人头地的执念层面,在可笑而又可悲的虚荣方面,他们是异国的兄弟。但是,因为两部作品容量的巨大差异,小说人物完成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连属于完成时,而刘孟则属于未完成时。当然,完成时和未完成时只是评价人物的完成程度,并不是人物的魅力所在。在世界文学史中,于连已经是一个经典存在。就《刘孟高考》而言,它与《红与黑》当然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不构成一个话题。我想说的是这个短篇在人物塑造上的遗憾。在刘孟的心理变化之前,还缺少必要的细节铺垫。他的贪念,他的沉沦,都显得太过突兀。正因如此,这个人物还有些标签化的倾向,不那么丰满,不那么真实。而这一点,恰恰是小说作者要努力锤炼的地方。

猜你喜欢人性教育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6-06“以克论净”背后,城市环卫管理需要科学和人性南方周末(2020-06-11)2020-06-11“学习”反人性吗华声文萃(2020年1期)2020-03-08“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认识人性公务员文萃(2016年5期)2016-05-24教育教学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2015-12-26人性的色板爱你·健康读本(2015年2期)2015-04-09具有“人性”的数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08年2期)2008-10-14 相关热词搜索: 泥淖 误区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