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做家长

王芳

一、家庭教育《规范》颁布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同时,他在2018年11月2日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对妇联干部也提出要求:“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

从2004年版《家长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到2020年版《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增加了“家庭”两个字,外延变小,内涵更大,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家庭以及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新《规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指示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

(一)阐明了家庭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开始,家庭教化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在儿童阶段,最重要的是品德和人格的培养,而此阶段承担最大责任的是家庭。因此家庭教化在孩子的初始阶段尤其重要。

教化育人方式与教养方式、养育方式、抚养方式等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即父母和长辈在抚养、教育、影响孩子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家庭教育行为特征和风格。但“教化”与“教育”还是有所区别的,“教”为教育,“化”是感化,“教化”即通过教育来启迪人、感化人,其手段更加多样化,通常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净化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灌输道理,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事达理,这比单纯的道理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强化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重要作用

英国领导教育学学者欧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就“在社会中,学生的领导榜样是谁”问题询问了年龄在11-16岁之间的中学生,有79%的学生答案是“父母”。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巨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意识对孩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父母意识主要是指父亲和母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及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以及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及情感体验等。父母意识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趋向,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养模式以及对孩子的态度。父母意识概念的提出,超越了以往孩子个性发展研究中只关注父母教养方式等外显因素影响的局限,开始探究父母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内在的本质的影响。父母意识涉及父母的自我发展,最重要的是父母将自身的能力培养蕴含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起到身教的作用。

二、《规范》对家长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法律义务

《规范》开篇首先明确了家长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承担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这个要求与父母应承担的法律义务相一致,是为人父母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法律底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也就是说,父母既要从物质上、生活上对子女进行养育和照顾,又要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子女进行全面培养。父母的抚养教育义务,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是无条件的,父母不得任意推卸责任。并且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是父母双方的义务,应双方共同承担。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三条则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同时,父母要防止和排除来自外力的对未成年子女安全和利益的各种侵害。为了做到这些,家长要牢固树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正确理念。

(二)强化父母责任

《规范》第二条要求家长要特别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亦即‘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被家庭和家族成员认可,共同遵循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作风、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总和。”

优秀的家风,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家风文化,它不仅是一个家庭向上向美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社会道德力量的源泉。

“家风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跟家庭、家族的贫穷与富有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没有关系。家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可称之为家庭文化。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言行举止,必定要带有这个家庭家风的特征,自觉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作為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而且这种家风影响会世代传递下去。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良的家风会引导家人走向歧路。

“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比具体的教育活动给人的影响更为深刻而持久。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必须首先认识到树立良好家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完善人格的家庭新成员。”所以,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家风的熏陶十分关键。好的家风、家教让人获益一辈子,而且还影响着家庭中的一代又一代人,是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为了营造良好的家风,家长需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营造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突出儿童权利

《规范》第三条突出了保护子女合法权利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儿童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隶属品,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人格,与抚养人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因而当前我国许多家长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意识淡薄,这导致了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诸多畸形现象。人权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儿童和成年人享有同样的基本人权。但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他们还有着特别的权利。这就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制定的原因和目的。《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

《儿童权利公约》阐明了儿童拥有四大最基本需求的权利,即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生存权指所有儿童有存活的权利,以及有权接受可行的最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受保护权指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免受身体及性剥削和虐待,免受战乱、遗弃、照料疏忽;当儿童需要时,成人随时提供适当的照料或康复服务。发展权包括儿童可以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国家和社会要向儿童提供良好的道德和社会环境,以满足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参与权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包括儿童有权对影响他(她)的任何事情发表意见。涉及家庭中的儿童权利,《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主张儿童是独立的个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享有与其年龄以及发育阶段相适应的权利。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注重倾听子女的诉求和意见,不溺爱,不偏爱,杜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并根据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实施家庭教育,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三、《规范》对家庭教育内容的界定

从教育目标看,家庭教育也需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实现育人目标。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同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施教的重点应该是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所以,家庭教育内容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立德,才能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4年就强调,“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他认为:“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引导家长改变重知轻德的倾向,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应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是:家长要引导子女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让孩子形成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友善助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当前丰富的物质生活、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的增多等因素使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不少家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例如:考试压力、亲子冲突、孩子离家出走、过于注重物质、消费主义盛行等。

面对转型社会对儿童的巨大影响,一些家长在引导和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出焦虑和无奈。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两代独生子女同堂”的家庭结构时代,这一现象更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家庭对子女成功的渴求。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父母还是祖辈,“要提高分辨、识别和筛选能力,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教育观念有所选择和取舍。要时时刻刻坚持主流的价值取向,不能笼统地把社会上宣扬的东西都搬到家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对孩子们特别强调,“要从小学习做人。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个好人,为人处世要善良,可是,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人善被人欺负,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成为善良的牺牲品。是的,当前在某些社会环境中确实盛行丛林法则,强者通吃。个中原因虽然复杂,但家长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是,人善真的是被人欺吗?其实很多事实是,孩子被人欺负,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孩子善良,而是因为孩子软弱,或是能力不足等其他的原因。性格软弱、能力不足等个性品质是不能和善良画等号的。很多家长却往往混淆这一点,用善良来搪塞孩子能力或者意志品质的不足,其实是掩耳盗铃。当然,观察儿童之间的相处之道会发现,也确有因孩子善良而引起的吃亏缺憾。从短期看,从小事看,善良的孩子可能是容易利益受损的。可是,从长远看,一个善良的人,可能就会更多地关注到别人的需求,并给予别人帮助。这样的孩子,是不是更容易交到朋友,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善良的品质也有它的价值。因为心怀善念的孩子,往往会是一个关心别人的人,更容易理解别人,更有兴趣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因而也更有可能成为社会的领袖,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注重学习能力培养

《规范》要求,家长要教育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理性帮助子女确定成长目标,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子女过重的课外负担,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子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鱼”一般是指知识。說到知识,家长们首先可能会想到的是数学知识、语文知识等不同的学科知识。其实,知识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成果,它们通常以文本等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为人类所共同拥有。“渔”一般是指学习知识的能力。当一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时,只有将知识贮存于头脑中,成为个体的知识时,知识才能为个人所拥有。把一般知识变成为个体知识的能力,就是学习知识的能力,简称学习能力。“授人以渔”,则一般是指教育和传授给被教育者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路径,培养他的学习能力。

当今信息时代存在海量知识。与此相适应,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一些培养儿童学习具体文化科目能力的书籍、文章也浩瀚如烟,更有诸多学习技巧训练流行日甚。可是,在家庭教育领域,父母是紧跟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学习体系对孩子继续进行文化知识学习技能的训练?还是另辟蹊径对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培养?这是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经常面临的大问题。

从对知识分类的梳理可以看出,学界对知识的认识存在以下趋势:第一,在知识范围上,从狭窄到宽泛;第二,在知识的内容上,从静态到动态;第三,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存在从显性到隐性的趋势;第四,在有关知识的对象上,从关注普遍性真理到更加关注个体知识。这些对知识的最新认识,对我们如何把握知识带来了新的挑战。很显然,随着“鱼”的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渔”也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授人以渔”的最终目的是将群体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智慧,这其实是一个如何使个体“转识成智”的过程。

这种“转识成智”的学习能力培养离不开体验。从成功智力理论的解释中或可窥见一斑。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经验知识是成功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周围的环境。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其显著标志是容易获得和使用经验知识。而经验知识是个体自己领会和体验得到的,不是他人教会的或从书本上直接学到的知识,它不同于某种观念或抽象的理论思考,经验知识通常带有行动导向,利于个体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无疑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场所。

(三)追求身心健康

《规范》提醒家长,要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就要保证子女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帮助子女形成阳光心态、磨炼坚强意志和锻炼强健体魄;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性健康和青春期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快、社会成员生活压力大是个不争的事实。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成高发趋势。这可能与现代社会儿童的自由玩耍时间缺乏有关。儿童时代被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和哺乳动物相比,人类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成熟,所以儿童应该得到按照成长规律成长的权利,这其中的核心是容许孩子童年时期的自由玩耍。

人类的童年期之所以越来越长,为的就是使人拥有更多的玩耍时间。玩耍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孩子“喜欢玩”。从根本上讲,自由玩耍是儿童认识世界和征服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生物界,智慧越高的动物,自由玩耍的时间越长,玩耍能让动物(包括人类)学会某些技能,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玩耍的益处以及它在进化上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约翰·马理发现,失去玩耍机会的猴子,长大后会变得十分呆木,有些甚至会失去求偶及生小猴子的本能。小猴子的玩耍行动,马理称之为“彩排期”,其作用是为小猴子未来的成长铺路,让它们成功地发展成为大猴子。人也是一样,没有经过“彩排期”的少年,长大后一样会变成呆木的成人。

玩耍之所以能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发展,主要在于儿童能通过玩耍消除焦虑情绪,缓解所受到的压力,帮助儿童应对难以预知的困难情境。会玩的孩子更会释放压力,心理学上的生物动力学派疗法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其创始人亚历山大·鲁宏认为,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地发展出去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创作与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及嬉戏;青年的一圈,是情爱及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一个完全的人,要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这一圈一圈的发展,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而被破坏了,这个人的个性就会负伤。而最容易失去或被压制的,是少年时期玩耍及嬉戏这一圈。

因此自由玩耍的能力是心智(mental)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与那些自由玩耍时间被剥夺的孩子相比,拥有自由玩耍时间的孩子更加快乐,有更多的笑容和欢乐。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的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这种自由玩耍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至关重要。当前,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自由玩耍缺失带来的危害似乎知之甚少。在美国《大西洋月刊》2014年4月号的封面专题《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一文中,作者指出,随着孩子自由玩耍时间不断下降,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尤其是情感障碍)逐年上升,现在美国儿童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是20世纪50年代的5.6倍,15-24岁年轻人的自杀率翻了一番,而15岁以下的孩子的自杀率翻了两番。在一个被普遍认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国度,孩子们尚且如此艰难,中国的情况同样令人不容乐观。

(四)培育人文素养

《规范》第七条提出,要培养子女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和鼓励子女亲近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陶冶高尚情操,提升文明素质。综合来看,实则是要求家庭教育中要重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及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造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科学有足够的重视,对人文科学重视不够。“一考定终身”的社会现实让家长变得急功近利,他们注重的主要是孩子的学业和考试成绩,希望孩子只接触、阅读和学习与考试相关的知识,限制他们参加与学习考试无关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人文教育被科技教育所取代,整体的人文教育被单一的专业教育所取代,儿童的人文精神匮乏。社会与家庭业已尝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缺失造成的恶果,比如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弑母”、北京刘海洋伤熊等事件。

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专业人员,通常在专业活动中创造力更强,比如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家长要支持孩子至少培养一项兴趣爱好。根据我的调查发现,当前存在的校外辅导班主要有课业辅导和特长学习两类。低龄学生主要参加的是与个人兴趣爱好相关的艺术类辅导班,比如音乐、舞蹈、棋类、绘画等。随着年级升高,参加文化知识类的辅导班逐渐增多。与兴趣爱好类相关的辅导班,能满足儿童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发展,虽在短期内看不到直接产出,但会使儿童的长期发展明显受益。很多父母对孩子参加音、体、美等兴趣班一开始是支持的,但是当孩子学业渐紧,家长在选择时便开始权衡,认为如果不能成名成家,花钱去学这些东西用处不大。确实,只有极少数一些有天分的人,学习某类艺术可以成为名家,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家长选择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文化课的辅导班中,似乎十分合理。其实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参加艺术兴趣班的好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持续的兴趣培养,对于儿童的长期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即便抛开一般艺术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好處,仅从功利的学习角度看,通过培养业余爱好,可以增强儿童的学习迁移能力。学习迁移能力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己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培养兴趣爱好,可以通过发挥孩子的优势项目,培养孩子的学习迁移能力,以及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这一点,可能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所以,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如果半途而废是非常可惜的。

(五)强调日常生活体验

《规范》在第八条中提出,家长教育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并在劳动中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也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的贯彻。

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指出:“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日常家庭生活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这是因为日常家庭生活能带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身接触,这些家庭互动活动包括了大量直接的活动体验和情感性的价值,家庭生活中的这种亲子问的亲身接触和合作,是任何其他教育都不能取代的。孩子只有在和父母的亲身接触和合作中,通过内心的揣摩、联想、体会、移情等,才能有效地从父母那里学到鉴别力、判断力、品位、为人处世等各种形式的社会知识。

儿童成长离不开体验,尤其是在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培养方面。这种能力的培养总是与孩子遇到的具体情境相关联,也总是与孩子自身特定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比如家长所希望的待人和善、处事公平、不卑不亢等这类品质,在孩子的脑海中其实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只有当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时,才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和可认知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孩子通过理智参与思考,更强调通过体验等实践性的活动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把能力发展变成个体自身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公共教育中的体验不足。

家庭生活是孩子学习体验的场域,家庭教育中学习能力培养的金钥匙就在日常家庭生活的体验之中。要做到这些,需要父母将家庭教育从以学业为中心转变为以生活为中心。理性来看,人的一生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除了学业成绩,一个人的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与人生的幸福和成功更具关联性。因此,家长可以站在整个生活历程的角度去看当下,在家庭教育中才能逐步放下对孩子成绩的过度焦虑,带着平常心,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还原家庭教育的本来面目。

四、《规范》对家庭教育方法的倡议

《规范》最后两条,提出了实现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也为家长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规范》第九条要求家长注重自身言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孝老爱亲、遵纪守法,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子女共同成长和进步。《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身教”比“言传”教育效果更好。为何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实践证明,无声的行动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当然,不论是哪种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有时必要的“言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适当的“言传”让孩子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再加上潜移默化的“身教”,那教育效果就会不言而喻。

身教重于言教,是因为儿童主要是从观察中学习,而不是从说教中学习,还因为模仿在儿童学习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努力做到。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认为,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这些比喻就是在形象地告诫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中的最大智慧是家長通过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原则,并且自己也要不断地实践完善。在乘地铁时,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超过限高的小朋友,在家长的默许下从闸机下穿过。这样的家长根本没有身教的意识,漠视孩子的品性教育,再多的品德说教也没有用。再动听的语言,没有家长的身体力行,只不过是留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我在咨询过程中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抱怨孩子不听话的家长,往往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话和需求没有反应。有时孩子连叫几声“妈妈”,家长仍沉溺于自己的事情之中。家长对孩子的交流缺乏回应,孩子也会模仿大人的做派,造成孩子对家长的要求也一并忽略。更糟糕的是,孩子会形成对他人的交流不会回应的沟通模式,甚至造成交往障碍。身教重于言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格的家长会对孩子的呼唤,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哪怕正在忙于手头事项。家长应该知道,当陪伴孩子时,要永远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尤其是在品德培养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父母的榜样力量。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部做了一个“童年早期发展纵向研究”的项目。该项目意在探究影响儿童学业进展的相关因素。项目统计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调研了每名学生的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等信息,并且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做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发现,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但儿童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启智计划、是否经常听父母读书等项似乎对儿童的学业并无影响。也就是说,父母做一个怎样的人,与父母怎样教育孩子相比,前者的影响似乎更大。再换成家庭教育术语,其实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榜样的力量大于说教的力量。因为不论作为日常道德生活的楷模,还是思维发展的榜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对一带教都极其重要。乍看起来,在这个教育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重提类似师徒制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真理并不会因为古老而不再是真理。

父母在教育方法上应避免“说教”,注重“行动”。说教是单向度地传递知识和道理,但行动是在互动中传递精神和情感。父母的苦口婆心经常被子女认为是指手画脚,因为无论建议和道理本身如何正确,如果子女没有从情感上认同,从情绪上接纳时就都变成了强权。一旦被认定为强权,亲子间的博弈则在所难免。因此,父母自己首先成为子女的偶像是比较高明的做法,言传身教的重点在于:父母将对子女的希望承载于自己的行为,引起子女的共鸣,并让子女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因此,“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

(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规范》最后一条,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和社区活动,尊重教师和社区工作者,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中发挥作用。育人需要形成合力,才能让5+2≥7。在学校,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反映现在的独生子女难教,学生知道的东西不少,但思想素质却令人担忧。老师们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受了不良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纵,再加上网络媒体上消极内容的影响,仅仅两天家庭和社会的不良熏陶,就足以使学生五天在学校受到的正面教育化为泡影,形成5+2=0的效应。

而在一些家长眼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景。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把孩子的教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可孩子到了学校一旦受到某些坏孩子的影响,价值观就全变了。家长的诉说正好与学校老师所说的相反,成了2+5=0,即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的两天正面教育,很轻易就被孩子在学校五天中受到的负面影响所冲淡。到底是5+2=0还是2+5=0,确实是一个难解的教育尴尬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同步协调进行。

由于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脱节,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空隙。我国6-14岁的少年儿童闲暇时父母相伴的时间趋向减少。调查表明,1999年,在空闲时间里,有28.7%的少年儿童由母亲相伴,有10.1%的少年儿童由父亲相伴;2005年,只有22.6%的少年儿童由母亲相伴,由父亲相伴的少年儿童仅为6.9%。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中国人往往比较含蓄,不鼓励个人表达意见。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不习惯于公开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容易导致沟通障碍。调查显示,在中、日、韩、美四国中学生中,我国高中生和父母聊天的时间最短。有82.0%的日本高中生、有73.8%的美国高中生、有70.1%的韩国高中生表示“经常和父母聊天”,只有54.8%的中国高中生“经常和父母聊天”。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不少中国高中生觉得烦恼无处可诉,会在家庭以外寻找精神寄托,上网聊天交友等成为必然选择,而这极易引发交友不良并受同伴的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指导中心、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学会鼓励孩子的方法。”

五、智慧父母与孩子共成长

育儿焦虑几乎是当下中国家长的普遍精神困境。主要是因为,第一,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第二,孩子的特质和潜能难以把握;第三,教育理念和形式的变化和多元;第四,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不平等分配。那么,如何走出育儿困境?

(一)敬畏常识

如果家长时刻对教育常识心怀敬畏,对为人父母心存感恩,那些所谓的成绩、名次、名校等因素,不过是孩子长大过程中的小插曲;而孩子以独特的方式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才是人生的主旋律。第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先天因素與后天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家长对孩子既不要无所作为,也不要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第二,父母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没有人可以替代。所以,不要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谁在陪伴他成长。第三,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以家长的自我完善带动孩子的发展。当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时,不仅对孩子造成巨大压力,家长也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而其最大的损失,则是孩子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模仿榜样。第四,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智力、情感以及心理发展等诸方面都有其特点。所以,不要迷信别人的家庭教育方法,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所谓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很难复制的。

(二)享受成长过程

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智识和意志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有过应试教育体验的父母一代大多对应试教育的负面后果心有余悸,对快乐学习充满向往。一项上海青年白领的育儿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父母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孩子教养期望的矛盾性,既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又希望孩子能保持竞争优势。

从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有三个层次。“一是生存性目标,即让孩子学习基本知识、社会规则、职业技能,拥有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的能力;二是社会性目标,即通过开发潜能,充分自我实现,拥有创造创新、奉献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精神性目标,即通过学习来拓展心灵和思维深度,提升对生命和世事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拥有更高的精神生活能力。”

相关研究显示,决定孩子发展和未来的核心动力在于孩子能否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和社会理想。而只有当学习成为一种精神性活动时,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才会顺理成章。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精神体验,学习者能够切实感受到学习这件事与“我”的内在成长之间的关联,从而获得自我认识、自我效能的体验,以及相关的价值感、成就感和喜悦感。通俗讲就是成为学习的主人。

家庭生活是孩子精神体验的场域,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会造成孩子从精神和时间上都过度忙碌,从结构上剥夺了孩子观察、体验、沉淀和思考的可能性。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建构和协同互动的过程,情绪上的悲喜也是双向和相互感染的。在这个意义上,父母关注家庭系统建设,稳定自我情绪、丰盈个人精神空间,是引领子女精神成长的最好方法。

(责任编辑:王敬川)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儿童 不懂装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6期)2019-06-27家庭“煮”夫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恋练有词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1期)2017-02-25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分忧(2017年2期)2017-01-07哪些子女是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分忧(2017年2期)2017-01-07留守儿童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寻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2期)2015-02-04寻找最美家庭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0期)2014-11-07教育子女陋习故事林(2007年15期)2007-11-22“六·一”——我们过年啦!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6期)2006-06-14 相关热词搜索: 如何做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