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办学校品牌提升与内涵发展的新途径

陈海平

摘要:关于最新出台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中,对新法新政落地给民办中小学带来了转型阵痛、规范痛点和难点,因此,需要落实多方面的对策: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实施民办中小学常态监测。

关键词:民办中小学; 民办教育;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当下,民办教育整体进入非营利和营利分野发展时期,其中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则进入非营利的单通道。该法关于学校资产归属、办学收益分配、清算后剩余财产归属,以及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新的规定,深刻影响着民办教育发展轨迹。其中,民办中小学发展的趋势如何?面临什么樣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系类发展路径,供规范和发展民办中小学教育参考。

一、民办中小学品牌提升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地方政府目前仍处于新法新政落地的转型阵痛期

一是地方政府面临建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奖励和补偿机制的困境。比如湖北、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虽然已经提出了“奖励与补偿”的操作办法,但仍面临奖励和补偿的比例不易准确把握的困境:如果比例过低,学校举办者的利益将会受损,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矛盾;如果比例过高,会带来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关停潮”。

二是地方政府面临制定系统扶持政策的压力。民办教育新法新政规定了通过“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更为具体和系统的政策扶持民办中小学的发展,但调研发现部分省市目前的民办教育扶持和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对于民办中小学的发展是杯水车薪。

二、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建立分类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民办教育管理秩序

在民办教育充分发展和分类管理制度确立以后,教育行政部门仅仅履行对公办学校的举办职能是不够的,对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实行全行业管理已具有现实可能性。对于新建或设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审批机关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和地方设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标准,对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组织和个人的经济实力、资格条件、申请材料等,按照审批权限依法依规批准。对于新法实施前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依法依规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并修改办学章程。政府对办学质量低、办学行为不规范、运营困难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举办者自愿的前提下,可采用依法合并、转制、终止等方式进行整改。设立或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的,则根据《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做好财务清算,明确土地、校舍、办学积累等财产的权属并缴纳相关税费,办理新的办学许可证,重新登记,继续办学。

(二)健全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深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一是要完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法人财产权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外部行政对民办中小学土地、房产等财产过户、使用及清算,保障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有效落实,为其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及补贴的监管。将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资金纳入预算,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民办中小学办学经费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对民办教育学校收取的学费进行第三方监控。鼓励民办中小学专门设立学校发展基金或风险基金,将办学收益用于学校教育管理、发展和奖励等。

三是强化民办中小学办学行为的监管。针对目前民办中小学存在的违规招生、乱收费、财务管理乏力等问题,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例如,安徽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了“完善民办学校违规办学处罚机制”的相关规定。

(三)鼓励学校特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一是坚持按需发展。民办中小学要敏锐感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要在细分市场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定位,按需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善于提供小众化、贴近性的教育服务。

二是坚持特色发展。民办中小学要视质量为生命线,视特色为天际线,扬长补短,不断培育办学特色,通过特色吸引学生和家长,为教育百花园注入个性鲜明的色彩。义务教育民办中小学要通过特色教育补位公办义务教育之不足,高中阶段民办学校要在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办学上下功夫。

三是坚持错位发展。民办中小学要主动避免与公办中小学同质竞争、零和博弈,选择公办中小学难以提供或者不能很好提供的教育形式,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家长选择。

四是坚持创新发展。民办中小学要利用体制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优势,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在攻克一些教育难题,探索教育新的样态等方面下功夫。

(四)建立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实施民办中小学常态监测

一是建立健全民办中小学教育质量自我评价机制。目前,多数民办中小学未形成基于学校质量改进和创新的自评文化,例如,未建立学校办学质量的自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自我评价仅作为外部评估实施的前奏。因此,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教育质量评价部门,培养专兼职质量评价人员。研制教育质量评价校本标准,建立健全综合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挖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对学生各方面发展作及时的分析和改进。

二是建立民办中小学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开展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常态视导工作,定期对民办学校的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德育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视导,指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芬,高彦春. 关于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研究[J]. 求知导刊,2020,(34):6-7.

[2]田光成,周彩丽,梁小楠. 后疫情时代民办教育的路径选择——《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J]. 教育家,2020,(28):38-43.

[3]李廷洲,陆莎,钱冬明. 我国公办、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的主要特征、趋势与政策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2):74-79.

猜你喜欢 民办教育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浅析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9期)2020-11-20房产测绘管理的实施策略新探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20年5期)2020-10-21金融财务会计中的信息化技术运用财会学习(2020年5期)2020-01-04民办教育新法新政背景下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与走向高教探索(2019年9期)2019-10-31浅谈城镇化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局限性新课程·中旬(2019年2期)2019-04-19制度变迁理论下的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学理论·下(2018年8期)2018-10-24中国私立学校教育及其发展前景青年时代(2018年9期)2018-05-05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2期)2017-03-25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财税月刊(2016年1期)2016-04-05公路工程管理探讨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5期)2015-10-21 相关热词搜索: 民办学校 新途径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