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段瑶 王婧 刘家行 刘卓妍

摘 要 站在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落实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大局视角下,阐述了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新时期开展国际执法工作面临的更新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在分析当前国内高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思路,为进一步推进公安工作的国际化,为中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 涉外警务 人才培养 机制 创新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2.011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n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outlook, more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the peaceful China initiativ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companies,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to cultivate the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policing talents, as well as the greater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we fa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policing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ese police and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put forward some reform ideas of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our international polic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which woul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furthe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public security work and Chinas active and effici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security.

Keywords international polic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novation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程度持续加深,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国及国与国之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这给我国公安国际执法合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加强和改进我国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涉外执法专业化人才成为公安机关迫切需求。

1 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对新时代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1)加强和改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是主动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及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逐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大量的国内资本和劳动力输出国外,我国在海外巨额的资金和公民的合法利益亟待有效保护。新时代的涉外警务工作,还要着眼于提升全球安全治理能力和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水平,以期更好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1]通晓国际警务工作规则、熟悉中外警务合作机制,能够在国际警务领导决策机关担任重要职务的指挥管理型、战略研究型的高端新型人才,从而为跨区域警务协作、国际执法行动指挥及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2)加强和改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新时代公安国际执法合作工作大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矛盾和斗争十分尖锐,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无法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显著增多。公安院校作为我国涉外执法人才培养的主阵地,[2]必须时刻研判世界警务模式变革和国际形势发展对警务人才的新需求,主动求变,主动应对,创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所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专业化素质、实战化能力。

(3)加强和改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涉外警务专业人才模式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行业一流,卓越涉外警务专业的重要举措。涉外警务专业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公安学学科下的本科专业,是本科专业目录内直接服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执法人才的本科专业。涉外警务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水平,是培养我国公安机关国际合作和涉外执法部门所需人才的根本保证。在教育部深入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的改革潮流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卓越警务人才,推进专业建设特色发展、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把涉外警务专业建设成为我国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公安本科专业,是时代赋予公安院校的重要使命。

2 国内高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 国内高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概况

200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始筹建涉外警务系。2004年,招收治安学专业下涉外警务方向第一届本科生。2008年,开办涉外警务本科专业并招生。[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湖北警官学院、北京警察学院、新疆警察学院,这七所公安院校从2012年起,陆续开办该专业。还有一些公安院校在其治安学系下设置了涉外警务研究方向或专门开设了涉外警务课程。[4]2019年,为配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设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总体改革方案,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移民管理和出入境管理专业,拓展了涉外警务领域专业培养范围。从2020年的以上8所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统计,2020年涉外警务专业本科生招生总规模约520人。

一些地方院校也从事涉外警务学科的发展与研究,国内法学院校中公认的影响力巨大的“五院四系”中的五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均设有公安类相关专业。除中国政法大学,其他四所院校均设有治安学专业,其中,西北政法大学治安学专业将涉外警务课程设置为主要专业课。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的法学院下设有法学和治安学专业。

2.2 国内相关高校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开办涉外警务专业或开设涉外警务课程的公安院校,地方高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及互联网公开发表的有关学者相关研究文献可以看出,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以来,涉外警务专业发展迅速,在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涉外安全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总体来看,涉外警务专业发展历史较短,专业建设总体水平、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与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构建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2.2.1 对新时代公安工作涉外执法人才培养需求把握不准

随着我国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近年来,涉外跨国(境)犯罪、涉外执法案件、涉外警务合作任务不断增多,国家对既懂美国、欧洲、东盟等国家法律制度,又懂警务执法业务知识的新型复合人才需求十分迫切。同时,警务外语教学语种单一,小语种外语人才缺乏,这是当前我国涉外警务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公安类院校设置的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缺乏针对小语种的系統教学。可以预判,对外国人、中国人入出境管理等业务将逐渐从主体业务发展成为涉外警务工作的分支业务,参与涉外案件的侦办、我国驻外机构及公民的合法利益保护将成为业务主体。而目前,各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机制及课程设置,无法适应这样的形势变化。归根到底需要科学论证好涉外警务专业的新定位及新使命。

2.2.2 专业建设水平需要加速提升

由于涉外警务专业办学时间较短,专业建设水平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教学科研成果积累不够充分,专业人才培养经验还不充足,在专业内涵及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科研资源、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还有极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下,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方面思路还不多。在教材建设方面,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核心主干专业课程缺乏统编教材,基本都是各校自编教材或讲义授课。[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水平整体不强,普遍缺乏精通公安机关涉外警务专业人才,教师队伍大都由外语专业或承担大学外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转型而来,及从事治安学、法律教学任务的教师转型而来,而具有公安国际执法合作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更是屈指可数。

3 加强和改进我国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3.1 理清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需求,优化人才培养规格标准

根据涉外警务专业的新定位,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中国情怀,通晓中外语言、安保、法律、警务技能,具有全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涉外警务专门人才。涉外案事件侦办是其核心能力定位,支撑核心能力的4个子能力包括:中外语言应用的基本技能;“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地缘、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等技能;精通西方国家法律制度;中外联合执法办案技能,特别是侧重于打击跨国贩毒、人口贩卖、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国际有组织犯罪等方面的跨国(境)执法合作能力培养。

3.2 围绕新型警务人才培养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有效达成的基本人才培养组织方式,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理念。当前,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中外联合培养、校局合力育人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快速实施,我国公安国际执法合作工作对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为满足新时代公安国际执法合作工作对人才的新需求,应重点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3.2.1 对照国家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用一流标准指导专业建设,全面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逐条对照教育部“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找准发展不足和短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招生不足4年的院校,在确保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社科类第二级专业认证要求进行建设;有一定建设基础的院校参加教育部上水平专业认证;建设优势明显的院校参加教育部追卓越专业认证。

3.2.2 实施卓越警务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小语种及精英明法型涉外警务人才

聚焦公安涉外执法工作对高素质小语种警务人才及明晰国际法律规则、通晓英语语言的“精英明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积极落实《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6号),相关院校应广泛借鉴已有的与国外有关院校建立的 “2+1+1”创新培养模式,[6]与区域内地方外国语大学联合开展小语种涉外警务人才培养实验班。着力培养能从事警务联络官、国际组织安全岗位工作及派驻境外承担各种执法任务的高端人才,不断增强我国在涉外警务合作与交流的中话语权与影响力。

3.3 建立涉外警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更好匯聚各方优质育人资源,公安院校应积极建立涉外警务专业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学校、公安部业务局、实战单位、高科技企业等单位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开设有涉外警务专业的公安院校成立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定期开展会晤及研讨交流,共同研究解决专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共享优质师资、教材等教学资源,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支持我国涉外警务专业建设团队更快的走上世界警务工作前沿。

基金项目:202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视阈下我国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GH202003)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 171904.html

[2] 杜元斌.“双一流”高校建设经验对创建我国一流警察院校的启示[J].武警学院学报,2020,(8):76.

[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学院简介,https://www.ppsuc. edu.cn/info/1151/6154.htm.

[4] 叶氢.涉外警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我见[J].政法学刊,2014,(6):108.

[5] 杨红.基于职业化目标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9(10):46.

[6] 金诚.国际警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公安教育,2013,(2):56.

猜你喜欢 机制人才培养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20年7期)2020-06-19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文教资料(2018年27期)2018-11-16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3期)2017-10-31高职审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未来英才(2017年15期)2017-09-22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价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基于外语人才需求新动向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基础建设研究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10期)2017-05-02TRIZ理论及其解决问题方法简析商场现代化(2016年5期)2016-04-14皮革机制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相关热词搜索: 警务 涉外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