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彦雄 李富强 欧江玲
摘要:老挝拥有各种类型的铜鼓,虽然多寡不一,但种类齐全,而且与中国及其他相关国家的铜鼓相比,其纹饰既有共同性,又有一些地方与民族特色。综观老挝铜鼓资料,我们大体可以推断,老挝人在相当于中国汉代或稍后的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铜鼓。老挝最初使用铜鼓的可能是老龙系民族,大量使用铜鼓的可能是中国唐代之后的老听系的一些民族。后来,老松系的一些民族迁到老挝后,也加入了使用铜鼓的老挝民族之列。老挝现代民间依然保存有许多古代铜鼓,特别是在北方比较多。现在还保存并使用铜鼓的民族包括克木族、泰族、拉篾族、苗族和瑶族等,民间保存铜鼓最多且时常使用铜鼓的民族是克木族。克木族使用铜鼓的仪式和习俗等代表了当代老挝“活”的铜鼓文化的主体。
关键词:老挝;铜鼓;历史;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G1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0)04-097-07
Abstract:
Laos has various types of bronze drums. Their number may vary, but the range is full.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ir decoration has both commonalities, and some local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t can be,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Laotian bronze drum, roughly inferred that the Lao people began to use the bronze drum in Chinas Han Dynasty or later. The earliest use of bronze drums in Laos may have been from the Lao Loum ethnic group. The extensive use of it may have occurred after the Tang Dynasty when the masters were some ethnic groups of the Lao Theung group. Later, some ethnic groups of the Lao Sung family moved to Laos and joined the group that used bronze drums in Laos. There are still many ancient bronze drums in modern Laos, especially in the north. At present, some ethnic groups that still keep and use bronze drums include Khmu, Thai, Lamei,Miao and Yao. The ritual and custom of the Khmu people using the bronze drum repres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living” bronze drum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Laos.
Key Words:
Lao; Bronze Drums; History; Ethnicity; Culture
老撾旧称“寮国”, 位于中南半岛北部, 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 东邻越南, 西北与缅甸接壤, 西南毗连泰国,是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湄公河流经其西部1900千米。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为26℃,年降水量为1250毫米~3750毫米,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自古以来,老挝即是一个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国家。
老挝是拥有铜鼓较多的国家之一。铜鼓文化是老挝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特色,对老挝铜鼓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老挝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涵与意义。但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对老挝铜鼓的调查研究非常薄弱。严格科学意义上对老挝铜鼓的调查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两位日本学者开始的,成果包括一篇博士论文和一篇硕士论文,但至今尚未公开发表。2007年1月16日至2月1日,中国学者万辅彬、韦丹芳对老挝克木族铜鼓进行了考察,写成《老挝克木族铜鼓考察》一文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2013年8月和2018年7—8月间,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教授率领本课题组成员卫彦雄、李珍、覃芳、黄平强和吕洁等对老挝铜鼓进行了田野调查,这是至今为止就老挝铜鼓进行的规模最大、最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既采用规范的考古学方法对老挝所有的馆藏铜鼓进行了测量、描述和拍照,又结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老挝的村民和公务人员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老挝铜鼓使用的仪式与习俗,对老挝铜鼓和铜鼓文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将调查结果形成本文。
一、老挝铜鼓的类型
老挝拥有各种类型的铜鼓,虽然多寡不一,但种类齐全,而且与中国及其他相关国家的铜鼓相比,其纹饰既有共同性,又有一些地方与民族特色。
本课题组于2013年和2018年开展的两次调查基本上穷尽了老挝所有的馆藏铜鼓,计有琅勃拉邦博物馆63面、沙湾拿吉博物馆6面、占巴塞博物馆3面、琅南塔博物馆3面、老挝国家博物馆6面。这81面铜鼓囊括了黑格尔铜鼓分类①的所有类型。
(一)黑格尔Ⅰ型铜鼓
黑格尔Ⅰ型铜鼓共有6面。其中4面出土于沙湾拿吉(Savannakhet)省,现分别存放在沙湾拿吉博物馆(3面)和老挝国家博物馆(1面);1面收集于占巴塞,现存放于占巴塞(Champasak)省博物馆;1面收集于琅勃拉邦,现存放于琅勃拉邦博物馆。因无出土的科学记录及伴生器物,这些铜鼓的年代无从确定。但从形制和纹饰来看,这6面铜鼓与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铜鼓以及越南的一些东山铜鼓非常相似。如鼓面边缘常有4只单蛙塑像,鼓胸和鼓身常有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有的还有牛、马、羊、鹿、猪等纹饰。越南学者认为,东山铜鼓的年代是公元前7世纪,一直延续到中国的宋代②。中国学者李伟卿认为,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年代从中国的春秋中期到宋代③,与之大体相符。但跨越的时间过长,对于具体鼓的断代意义不大。如果按照李昆生和李安民的分类,将黑格尔Ⅰ型铜鼓分为:黑格尔Ⅰ型石寨山式、文山式和东山式的话,从老挝发现的6面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器型和纹饰来看,其与黑格尔Ⅰ型东山式铜鼓最为接近。李昆生和李安民认为,黑格尔Ⅰ型东山式铜鼓的年代是中国的战国末年至东汉④。据此推测,老挝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国汉代和汉代之后。
(二)黑格尔Ⅱ型铜鼓
黑格尔Ⅱ型铜鼓共有5面。其中4面出土于沙湾拿吉(Savannakhet)省,现分别存放于沙湾拿吉博物馆(3面)和老挝国家博物馆(1面);1面出土于占巴塞,现存放于占巴塞(Champasak)省博物馆。老挝黑格尔Ⅱ型铜鼓与越南的黑格尔Ⅱ型铜鼓极为相似。尽管老挝黑格尔Ⅱ型铜鼓较少,但器形和纹饰也有早期和晚期的不同。据越南学者研究, 越南黑格尔Ⅱ型铜鼓早期年代为公元10世纪, 晚期年代为公元10世纪至15、 16世纪①。但中国很多学者不认同。如中国学者王克荣认为,黑格尔Ⅱ型铜鼓是中国春秋战国至唐代的作品②。李伟卿认为,黑格尔Ⅱ型铜鼓的年代是中国东汉至唐代③。汪宁生认为,黑格尔Ⅱ型铜鼓的年代是中国魏晋至清代④。
(三)黑格尔Ⅲ型铜鼓
黑格尔Ⅲ型铜鼓共有69面。其中,39面原藏于琅勃拉邦皇宫,现收藏在琅勃拉邦博物馆;23面原藏于香通皇宫,现收藏在琅勃拉邦博物馆;3面收集自琅南塔省(Louangnamtha)万普卡(Viangphoukha)县克木人家,现收藏于琅南塔博物馆。3面出土于沙湾拿吉省,现藏于老挝国家博物馆;1面原为占巴塞皇宫旧藏,现藏于占巴塞历史博物馆。器型与中国西盟型铜鼓比较相似,但纹饰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如老挝黑格尔Ⅲ型铜鼓上常见有大象、田螺、稻株、蝉、变色龍和鬼针草等立体塑像,这反映了老挝稻作文化的地方和民族特点。大象是热带雨林地区常见的动物,从前老挝先民还有“象耕”;变色龙可预测雨水,若变色龙出现频繁,则可能会天旱;鬼针草是常见于稻田旁的植物,雨季以来,便疯长不止;至于田螺、蝉等都是稻田和树上常见的动物。越南学者普遍认为,黑格尔Ⅲ型铜鼓的年代是公元5世纪⑤,但中国有的学者认为是从唐到近代⑥,有的学者认为是从宋朝到现代⑦,有的学者认为是从明清到近代⑧。
(四)黑格尔Ⅳ型铜鼓
黑格尔Ⅳ型铜鼓仅有1面,出土于琅勃拉邦,现藏于老挝国家博物馆,与现藏于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的Lsb-5760号铜鼓⑨极为相似。一般认为,黑格尔Ⅳ型铜鼓的年代为中国的宋至清末。
二、老挝铜鼓的历史与族属
综观老挝铜鼓资料,我们大体可以推断,老挝人在相当于中国汉代或稍后已开始使用铜鼓。尽管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确定目前发现的最早铜鼓是在老挝铸造的还是从其他地方流传来,但此后至今天,老挝一直有人铸造和使用却是事实。那么,老挝铜鼓的主人是谁?要弄清这个问题,要从老挝的民族历史说起。
老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按照老挝的官方文件,在今天老挝的土地上生活着50个民族,这50个民族分4个族群:老泰语族系、孟—高棉语族系、苗—瑶语族系和汉—藏语族系⑩。但学术界一般将老挝民族分属老龙族系、老听族系和老松族系。
(一)老龙族系
老龙族系是老挝的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2/3。“老龙”意为“平原谷地的老挝人”,包括有泰诺(汉傣)、泰丹(黑泰)、泰登(红泰)、泰考(白泰)、普泰、泰原、泰艮、泰泐、泰样、佬(寮、老)等支系。其中佬人最多,泰泐次之。
关于老龙族的起源,长期以来有 “土著说”与“迁徙说”的争论。
所谓“土著说”,即认为老龙族的发源地本来就在中南半岛,中国汉代时中南半岛上的掸国就是泰佬族最早建立的国家。张凤歧①、尤中②、马长寿③、刘稚④、杜玉亭、陈吕范⑤等中国学者及一些泰国学者均持此说。但有些中国学者也对此提出质疑,如江应樑认为掸国不是傣泰先民建立的国家⑥;徐松石认为,掸国虽由佬泰族先民组成,但掸族是从中国迁去的⑦。
所谓“迁徙说”,最初来源于一些西方学者。他们认为,泰佬人发源于中国北方阿尔泰山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南迁,先后建立哀牢王国和南诏王国,最后在中国元朝时迁至中南半岛。可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南诏国的研究证明,建立南诏国的不是泰人,而是彝族和白族先民,史籍中保留下来的语言材料说明,南诏国的语言不是泰语,而是彝语和白语,这也已成为中外学术界的共识。至于有学者将泰佬族与中国汉代哀牢人联系起来⑧,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质疑⑨。有学者认为,老龙族是10世纪之后大量迁入老挝的。老龙族迁入老挝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发,经不同路线且数量多寡不一地逐渐迁入的。
(二)老听族系
老听(或译为“老腾”“老通”“寮听” )族系是老挝的另一重要族系。“老听”意为“丘陵高原的老挝人”,其支系有佧格、佧朴、佧拉佩、佧蒙、佧根、佧米、佧三岱、佧丹、佧鸿、佧曼朱、佧沛、佧索、佧色克、佧姆、佧隆、佧比、佧戈、巴那、西达、拉芬、拉威、景诺、景代、景南、景鹤、景波、芽欢、芽民、芽若和因低等。
老听族是很古老的民族,其语言复杂,没有文字。关于其起源,有学者认为,老听族属于印度尼西亚族系,印度尼西亚族系的来源,有人认为来源于中国,有人认为来源于印度;有的学者认为老听族应该属于孟—高棉族系,孟—高棉人的起源,有人认为起源于中国,有人认为起源于印度,还有人认为起源于印度尼西亚。不论这些观点如何不同,有一点是学术界的共识,即老听族是老挝最古老的族系。英国学者格兰特·埃文斯的《老挝史》曾明确地描述了老听族与老龙族的关系史:“‘傣(Tai)是一个宽泛的语言学分类,也曾经一度被视作一种广泛共享的文化,包括老族和泰国的泰族。傣族被认为起源于中国南部的广西”, “傣族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的某个时候开始向西南方向迁移。今天,傣族分布于整个东南亚大陆。他们散布在中国的南部边陲,越南和缅甸的北部,以及印度的东北部,当然他们还构成了老挝和泰国的大部分人口”;“在傣族开始迁移的时候,东南亚大陆被森林所覆盖,使用同属于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和孟—高棉(Mon-Khmer)语系的各种族定居于此”;“很久以前迁移到印度支那高地山谷的那些傣族人是由武士首领领导的”,“傣族武士沿着山脉河谷不断迁移,沿途征服了他们发现的多个原住民群体,这些原住民群体成了傣族村庄和政体的附属成员。被征服的民族被称为‘卡(kha),现代翻译为‘奴隶”①。
(三)老松族系
老松(又译为“老嵩”或“寮松” )族系包括花姆苏、倮倮、苗、白苗、黑苗、绿苗、瑶、贺、兰丁等民族。“老松”意为“高山地区的老挝人”,他们多住在海拔约1500米的高山上,语言分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和苗瑶语族。他们都是很晚才从中国迁到老挝的。如姆苏族,在中国称为拉祜族。唐代以前,姆苏族主要活动在今中国云南洱海地区。此后,拉祜族南迁,清代时一部分迁入到西双版纳。老挝的拉祜族就是清代从西双版纳迁入的。老挝的苗、白苗、黑苗、绿苗、瑶、兰丁在中国归为苗族和瑶族,中国学者一般认为与中国古代的“三苗”“五溪蛮”有密切的关系,起源于中国贵州、四川、湖南等省。自唐宋之后,苗族分布于湘西至贵州一带,瑶族分布于湘西南和两广地区②。大约自公元13世纪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苗族和瑶族陆续向中国西南的云南和印度支那半岛的北部迁移③。至于其迁入老挝的具体时间,有学者认为是18世纪,有的认为是在19世纪④。
结合老挝民族的历史与发现的铜鼓资料,我们认为,老挝的黑格尔Ⅰ型铜鼓和黑格尔Ⅱ型铜鼓的主人应该是老龙族先民。从现在的发现看,黑格尔的著作认为最早的Ⅰ型铜鼓大都在中国南方各省,还有一些出现于东京(今越南北部)和马来群岛,这一论述是客观的。这一区域的居民是骆越人及其后裔。因而,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制造者是骆越人,黑格尔Ⅱ型銅鼓是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延续,其最初的制造者亦是骆越人。秦汉之后, 居住在中国广西和越南北方的骆越族人不断向东南亚迁徙,其中一部分进入老挝,带去了自己的铜鼓。
关于黑格尔Ⅲ型铜鼓的主人,1902年,黑格尔在《东南亚细亚古代金属鼓》中认为是缅甸的掸族和克伦(Shan-Karen)族人;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克木人。老挝黑格尔Ⅲ型铜鼓较多,现在仍使用者主要有克木族、泰族和拉篾(Lamet)族等。
有人认为,黑格尔Ⅳ型铜鼓是倮倮(中国彝族)的传世之物,但中国的壮、瑶、苗、侗、土家族及越南的京、热依(Giay)、布标(Pu Peo)、瑶族、泰(Thai)族等也有使用。老挝黑格尔Ⅳ型铜鼓仅见1面,其族属难以确定。
总而言之,老挝最初使用铜鼓的可能是老龙系民族,开始的时间可能是在中国汉代或之后。大量使用铜鼓可能是唐代之后,主人是老听系的一些民族。后来,老松系的一些民族迁到老挝后,也加入了老挝使用铜鼓的民族之列。
三、老挝民间铜鼓的保存和使用现状
老挝现代民间依然保存有许多古代铜鼓,特别是在北方比较多。据了解,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挝全国保存有古代铜鼓1000面左右,仅北部的琅南塔省民间就有600多面铜鼓,但此后流失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琅南塔省的民间铜鼓仅有不到300面。
使用铜鼓的仪式和场合也在减少。本来,老挝的传统新年——宋干节是使用铜鼓的。直至1953年,“宋干美女”巡游时,依然敲击2面铜鼓为前导。但此后,宋干节仪式上再也见不到铜鼓的踪影。只是在老挝主体民族的记忆深处,铜鼓依然是神圣之物。1995年,在庆祝琅勃拉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时,铜鼓又出现在一些活动中。
现在,老挝还保存并使用铜鼓的民族包括克木族、泰族、拉篾族、苗族和瑶族等,但民间保存铜鼓最多且时常使用铜鼓的民族是克木族,克木族使用铜鼓的仪式和习俗等代表了当代老挝“活”的铜鼓文化的主体。
克木族人将铜鼓视为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在他们看来,哪一家收藏有铜鼓,生活必定富足,不管是种地、打猎还是打渔都会获得丰收;不管碰到什么事,必定会有邻人相助。家族也会人丁兴旺,家庭成员无病无灾、健康长寿。克木族人还认为,铜鼓一经买卖就会失去它的神性,所以,克木人至今仍较多地保存着和使用铜鼓。
对于克木族人来说,铜鼓是珍贵而神圣的,铜鼓在他们的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一直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克木人中有一个传说:
以前,克木人从葫芦里钻出来后就遍及琅勃拉邦了。后来,另外一些民族也到琅勃拉邦,逐渐把克木人的地方都占完了,克木人最后只有现属于琅勃拉邦省香银县芒努乡的富洪一地了。天神看到这种情况后觉得克木人非常可怜,便告诉他们,如遇灾难,可以敲打铜鼓,届时天神将会下凡相助。听到这一消息后,那些占领琅勃拉邦的人很害怕,于是,他们的头人派自己的儿子娶了克木族头人的女儿。这个女婿取得岳父岳母的信任后,每当有猴子和老鹰来抓鸡时,便唆使大家击鼓追赶。天神听到鼓声便下凡相助,却发现什么事也没有。这样重复多次后,天神大怒,以后任凭克木人敲打铜鼓也不再下凡相助。这个女婿做完这两件事后就逃回了琅勃拉邦,岳母疼爱女婿,便跑到琅勃拉邦想要把女婿找回来。克木人十分恨他们的头人,他们认为是因为头人将女儿嫁给外人致使天物失灵。于是,他们将头人杀死,夺了他的权。头人的妻子从琅勃拉邦回到离富洪很近的华芒,听到她丈夫被杀的噩耗后当即死去。克木人从那时起便失去了头人,因此,也失败了①。
在克木人的现实生活中,铜鼓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雨季来临、种谷子前和丰收前夕,克木人都要敲响铜鼓,举行仪式来祈求和庆祝。庆丰收时,村里的头人和受尊敬的人首先敲起铜鼓,然后由一个年纪稍长的人带领年轻人唱歌跳舞。唱的内容是:丰收了,我们就要将稻谷收入谷仓了,请天神天将把稻谷看好,以免被虫子吃掉或被损坏了。另外,若家里有人病了可敲铜鼓除病。村里有人去世了也要敲起铜鼓,向上天禀报:有人要升天了。
克木人认为,铜鼓是祖先灵魂的象征,除了节日祭祀祖先,如有病痛、灾难等不顺心的事也要祭祀祖先,在整个祭祀过程中要敲打铜鼓,意在敲醒祖先的灵魂,促进民族或家族、家庭的兴旺发达。仪式结束后,主人把铜鼓埋藏起来。因为铜鼓对于克木人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铜鼓的收藏地点都十分隐秘,一般都不会选择收藏于家中而是藏于山洞、丛林、谷仓等被当地人认为是安全、隐秘且不易被盗或被抢的地方。对于克木人来说,每年只有在种谷子、收谷子前和新年才可以击打铜鼓,其他时间则需要举行仪式后才可以击打和触摸铜鼓。
铜鼓使用前举行的仪式过程如下:
首先是拴线仪式。拴线仪式是一种祝福仪式,常在逢年过节、迎宾送客、结婚贺喜时举行,老挝语叫“巴席”。仪式上先摆好“福席”,席上有银制托盘,装饰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鲜花上挂着一束束雪白洁净的棉线。仪式开始时,宾主分别席地围坐在“福席”周围,由年高望重者或和尚念祝福词,一边念一边按照年龄或职位高低依次往客人手腕上拴线。被拴者一手举在腮边,一手伸出。拴者从“福席”上取下一根棉线,口中念着美好的祝词,用棉线先在被拴者伸出的手背上往外刮几下,然后在手心上往里刮几下,表示“祛祸来福”,接着把棉线拴结在被拴者的手腕上。被拴者把一只手举到眉梢答礼。拴线后,被拴者要双手合十道谢,说声“萨图”,意为“但愿如此”。主人拴线后,客人亦可给主人拴线致谢。拴在手上的线,至少要戴3天。
拴线仪式完成后,先是用水来擦拭铜鼓,而后,再杀两只鸡,用鸡毛和鸡血擦拭铜鼓,并用棉线拴在鼓耳和鼓面的青蛙上。经过这样的仪式后,就可以敲打铜鼓了。先由主人敲打一个小时左右,再由别人敲击。
此后的一个月内,铜鼓都可以随意敲打。期间,如果有外村人或其他外人来观看或敲击铜鼓,则被认为是吉兆,可以将主人的灾难带走。当然,若发生这样的事情,来观看或敲击铜鼓的外人是要留下一些钱或食物的。
尽管在克木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心目中,铜鼓依然是神圣的,但在当今老挝的主流社会中,铜鼓的神圣性却已逐渐受到侵蚀。铜鼓在老挝主体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消失。铜鼓的买卖多了起来,尽管老挝政府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禁止铜鼓的买卖,但非法的铜鼓买卖依然存在,一些铜鼓被卖到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挝传世铜鼓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铜鼓的制造依然在继续,所以,老挝市场上有不少铜鼓在销售,但现在制造的铜鼓在音质等方面的水准都与传世铜鼓有差距,而且作为商品的铜鼓所传递的信息与传统铜鼓文化已大不相同了。
结 语
老挝是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笔者的调查,老挝的铜鼓文化源远流长。老挝人在相当于中国汉代或稍后的时期已开始使用铜鼓。老挝最初使用铜鼓的可能是老龙系民族;大量使用铜鼓可能是在唐代之后,主人是老听系的一些民族。后来,老松系的一些民族迁到老挝后,也加入了老挝使用铜鼓的民族之列。老挝现代民间依然保存着许多古代铜鼓,现在还保存并使用铜鼓的民族包括克木族、泰族、拉篾族、苗族和瑶族等,但民间保存铜鼓最多而且时常使用铜鼓的民族是克木族。克木族使用铜鼓的仪式和习俗等代表了当代老挝“活”的铜鼓文化的主体。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163)、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AB57006)、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中国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越南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李伟卿:《中国南方铜鼓的分类和断代》,《考古》1979年第1期。
3. 李昆生、李安民:《论黑格尔Ⅰ型铜鼓的三个亚型——以中国西南为中心》,《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4. 王克荣:《古代铜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5. 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6. 张世铨:《论古代铜鼓的分式》,《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7. 张凤歧:《老挝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0年版。
8. 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9. 马长寿:《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0. 刘稚:《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东南亚》1986年第3期。
11. 杜玉亭、陈吕范:《忽必烈平大理国是否引起泰族的大量南迁》,《历史研究》1978年第2期。
12. 江应樑:《傣族史中涉及東汉掸国的商榷》,《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13. 江应樑:《南诏不是傣族建立的国家》,载江应樑:《傣族史》,《附录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14.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北京:中华书局,1939年版。
15. 龚明光:《老挝老龙族源出于哀牢夷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16. 申旭:《〈老挝老龙族源出于哀牢夷考〉质疑》,《 印度支那》1985年第4期。
17. (英国)格兰特·埃文斯著,郭继光、刘刚、王莹译:《老挝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18.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9. 景振国:《老挝各族系起源与国家沿革》,载范宏贵等主编:《老挝佬族起源研究文集》,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年版。
20. (越南)叶廷花等著,赵建国译:《老听人与铜鼓》,载《老挝历史文化探讨》,河内:越南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21.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铜鼓研究资料选译(第5辑)》,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979年版。
(责任编辑:
杨梦平)
下一篇:街道三进三帮特殊困难群体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