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愉快学习成为教育共识

何石明

事 件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不久前在某发展论坛上主张学生应当愉快地学习,“没有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刻苦的学习”。

评析

说到读书学习,人们往往想到“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等字句,仿佛学习就是“油灯昏暗、孤身一人”苦不堪言的煎熬,这其实是对学习的误解。因为,基于兴趣的自主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也是教育可以作为的地方,变“苦学”为“乐学”,让愉快学习成为教育共识。

变“苦学”为“乐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学习是享受,无兴趣的学习如“受刑”。对家长而言,要尽早发现孩子从小就喜欢的事物,强化孩子某方面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思维力;对老师而言,要从关爱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习。法国思想家蒙田在《论对孩子的教育》中说:“我要让教室里充满快乐,洋溢着花神和美惠女神的欢乐;教室是他们收获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玩乐的地方。”

不同性格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不相同:安静的学生可能适合做研究,活泼的学生可能适合探索与合作;偏感性的学生可能对故事、语言和写作感兴趣,偏理性的学生可能对数学、物理等学科更喜爱。当然,引导学生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扩展、延伸到不同领域,启发跨学科思维。

变“苦学”为“乐学”,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追求学习的愉快,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管理、不约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规矩形成的过程,也会伴随着一定约束。在心理承受范围内,一开始就要适当要求,这需要耐心,欲速则不达。

学习的愉快还离不开获得感和成就感的强化。因为学习就是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体现,强烈的学习欲望会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甚至废寝忘食。孔子曾经赞赏弟子颜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还说:“學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实,发自内心地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要由他律走向自律,从被约束走向自觉,那些自觉学习的学生,自控能力更强,愉悦会更持久。

倡导愉快学习的意义在于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性格特点,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内在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体验,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不是以“苦”为借口,放弃自身职责。

栏目编辑 _ 张晓震

猜你喜欢 苦学感兴趣乐学 对自己感兴趣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8-06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初三的你我作文通讯·初中版(2018年5期)2018-08-11声音江苏教育(2017年19期)2017-12-25成语故事系列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10期)2017-12-11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尝试与思考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9期)2017-09-22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新高考·高二数学(2017年4期)2017-07-10“苦读”还是“乐学”湖南教育·B版(2017年5期)2017-06-05还是没及格作文·初中版(2015年11期)2015-12-02编读往来博客天下(2009年12期)2009-08-21 相关热词搜索: